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婷 《前沿》2013,(20):43-44
自奥巴马上台后,美国便开始调整对中亚地区的政策,以遏制中、俄、伊为战略目的,提出了一系列在其撤出阿富汗后在中亚地区实现继续存在的具体政策,包括“新丝绸之路愿景”计划、“北方配送网络”等.但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许多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地缘劣势、“新丝绸之路愿景”实施的困难及来自俄罗斯的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继“9·11”事件美国对塔利班开战后,中亚地区逐渐成为美对阿采取军事行动的“前沿阵地”。目前,塔利班军事力量虽已覆灭,但阿富汗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继续增强。美俄在中、南亚的新一轮争夺已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5,(6):31-39
自去年以来,中亚地区先后发生了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吉尔吉新斯坦的“黄色革命”,而且,“颜色革命”大有在俄罗斯周边继续蔓延之势,探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根由,既有这些国家的内部因素,更有外部因素,“颜色革命”带给世界的影响与启示是深刻的,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4.
楚丰翼 《传承》2010,(33):108-109
吉尔吉斯是中亚五国中唯一发生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巴基耶夫早前经由美国扶持上台,此次政权更迭被看作是吉国政坛的又一轮回。通过从国内因素即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政治派系斗争、民族矛盾尖锐和国际因素即俄罗斯的传统"战略后院"、美国中亚战略的一枚棋子、中国西部边境安全的重要保障者这两个维度、六个层面来透视吉政局更迭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探讨吉新政府维持国内稳定的三大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感觉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比较软。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决反对北约东扩,不再强调独联体为俄特殊领地,容忍美军事影响进入其“后院”,在美国退出《反导条约》问题上反应平静,甚至对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里海——中亚能源进入国际市场及其能源安全,以及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垄断性影响,美国通过投资开发、建设多元化油气管道和支持划分里海主权的方式参与到对中亚能源的博弈中。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和自身实力有限,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7.
谢瓦尔德纳泽被迫辞职后格鲁 吉亚仍然处于混乱之中,2003年12 月初,立陶宛也面临总统被弹劾危 机。谢瓦尔德纳泽认为,美国方面 的支持是其被赶下台的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1997年,美国曾明确提出 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是美国的重要 利益地区,强烈反对任何国家控制 这一地区。此后,无论在中亚外高 加索还是在波罗的海沿岸,美国都 加大了蚕食这一地区的速度和力度。 “9·11”事件后,美国轻松地 敲开了中亚的大门,实现了军事介 入中亚的战略梦想。美军先后进驻 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在此建立了准军事 …  相似文献   

8.
9月27日,格鲁吉亚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逮捕了5名驻扎在格的俄罗斯军人。俄方立即采取外交和经济制裁等多方面的强硬措施加以回击。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称格为“强盗国家”,普京总统警告格“不要挑衅勒索俄罗斯”!看来,俄国人真是被惹火了。面积不足7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万的格鲁吉亚,在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只是一个“小不点”。那么,这个“小不点”为什么主动向“大块头”的俄罗斯发起挑战呢?格鲁吉亚背后有美国的支持。这是格鲁吉亚敢于主动出击,向俄罗斯挑战的最大资本。有了美国的支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大小、强弱对比就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时事报告》2006,(6):7-7
今年3月以来,针对俄罗斯的崛起,美国单方面频频抛出针对俄罗斯的抨击。攻击主要有4个方向: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外交问题。对于美国发动的攻势,俄反击力度也很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7日说,美国散布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向萨达姆政权提供情报的消息是“出于政治动机”。俄主流媒体也不甘示弱,对美国进行了反击。由此观之,战略上互不信任甚至彼此互视为核打击敌人的“新冷战”特征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0.
文苑荟萃     
美国的梦魇岁末年终之时,美国媒体报道了几则关于伊朗事态的消息。其一,《洛杉矶时报》报道,伊朗向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提供了至少50万美元作为竞选之用,许多伊朗圣战者组织和革命卫队成员加入了波黑军队和情报机构。位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众议院有关人士的说法,伊泽特贝戈维奇已经“被伊朗人收买”,“他们(伊朗)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大”。其二,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与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去年底会晤,双方决定要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处理从中亚到高加索直至波斯湾地区的热点问题。此前一天,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访问了土耳其,双方就巨额…  相似文献   

11.
普京的“俄式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2月10日,由俄罗斯政府斥资设立的“今日俄罗斯”英语电视台正式开播。新开播的电视节目被称为“俄罗斯版CNN”,向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全天24小时播出时政新闻、经济报道、纪录片等节目,反映俄罗斯在世界主要政治事务中的立场,告诉人们俄罗斯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办“今日俄罗斯”的深层目的被认为是宣传“俄式民主”,以对抗“美式民主”。普京所倡导的“俄式民主”是以民主为框架、集权为内核的“可控民主”,这种民主形式在俄罗斯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受到俄民众的普遍欢迎。但普京搞“俄式民主”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民主…  相似文献   

12.
中亚:英俄争夺之地 中亚地区,一般指在前苏联的原中亚加盟共和国基础上建立的5个独立国家所处的地理区域。这5国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它们的总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5600万。中亚地区北部毗邻俄罗斯,南接伊朗和阿富汗,西与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东则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新疆地区接壤。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尽管中亚各国有不同的发展诉求,但是"一带一路"战略为中亚各国的发展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当然,"一带一路"战略也会在中亚地区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大突厥主义,中国威胁论和俄罗斯大国主义等的影响。面临挑战,中国只要妥善应对,"一带一路"战略就能够在中亚地区很好的实施下去。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期,李登辉表示希望美国继续向台提供“防御性”武器;台“国防部”公布了重新修订的“军品采购办法”;与法国秘密签订“整体后勤支援协定”,以确保台对外军购武器的维修。在台不久前通过的下年度“国防预算”中,用于向美国和欧洲国家采购先进武器的经费又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至今年4月,海南东方菊花继续走俏国际市场,陆续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出口鲜切菊花3000万枝,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余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菊花出口基地。花卉产业成为东方新兴起的特色农业产业,并创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李中海 《时事报告》2013,(10):46-46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了访问,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主席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对中亚地区对外政策的新议程。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加强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有力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苏联解体后,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成为影响中亚地区稳定的毒瘤,中亚各国同中国接壤,中亚地区稳定与否,将对中国新疆地区甚至整个中国的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 ,美国利用所谓“战略机遇期” ,继续大力推行企图控制欧亚大陆的“两洋战略”。在欧洲 ,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制定北约战略新概念和对南联盟发动侵略战争 ,进一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与此同时 ,欧盟为争当世界一极 ,通过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制定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等一系列举措 ,增强了与美国分享利益的资本。欧洲与美国在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依赖、经济上的竞争关系 ,目前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今后欧洲的离美倾向将会继续发展 ,欧美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会层出不穷 ,但由于美国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8.
姜毅 《同舟共进》2010,(7):15-16
冷战结束、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独立,欧亚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19世纪以来沙俄和苏联治下的统一战略空间已不复存在。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世界中心岛”说(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在20世纪初提出,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世界的心脏”,谁统治了这块“世界中心岛”,谁将支配全球)再次浮出水面,并成为许多人解读中亚的重要理论。而中亚地区近20年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又为了解这个地区涂上了重重的下划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石油就是拳头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大打石油牌,在亚洲,到底是修建取向日本的“安纳线”,还是通往中国的“安大线”?俄罗斯不紧不慢,作壁上观,并不断向两国要价。石油也是俄美关系的“稳定剂”。美国利用俄罗斯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希望俄帮助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欧洲,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说,欧盟未来的石油需求,只有俄罗斯才能满足。俄罗斯还利用石油加强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的联系,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美国能源问题专家菲奥纳·希尔女士…  相似文献   

20.
7月底8月初,新一轮多国联合反恐的迹象明显。美国与包括阿根廷、智利等国在内的16个拉美国家联合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反恐演习,美英为打击“基地”组织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俄罗斯积极参加中亚多国联合反恐演习,中国与巴基斯坦反恐合作方面也是成果颇丰。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反恐形势,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军事问题专家韩旭东教授。记者:为何会有一系列多国联合反恐行动?韩旭东:“基地”组织仍在遍地开花,恐怖主义正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威胁着各国的安全。在美国,“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威胁对纽约的花旗银行、纽约证券交易所、华盛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