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4月郭孝信被徽县农牧局招聘为农民技术员,并分配到大河乡农技站工作.十多年来,他立足于生产第一线,长期开展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新技术的推广、作物新品种的引进、科技培训及经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县的南溪县,在全县建成了全方位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并在大观、长兴、罗龙、南溪等12个镇建立了高新农业科技培训推广点.近年来,县里从财政和有关部门的经费中无偿拿出近千万元资金,支持农村科技重点项目的示范和推广;建成了标准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每亩产值5万元,年纯收入1万元,辐射面达1000亩.前两年,县里从蔬菜、水果、南溪白鹅、蚕桑等九大项目中,选出了最具优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无公害优质蔬菜、种草养鹅、优质水果三大农民增收项目作为重点来发展,狠抓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开拓、基地建设和机制创新等工作.这三大科技型支柱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1979年9月马述成被临潭县农林局招聘为农民技术员,并分配到总寨乡负责农技推广工作.他立足生产第一线,长期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宣传及农资配套供应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发展。但当前仍存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对此,应协同域内种业创新力量全面打造“北繁硅谷”,加速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长春市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发挥本地产业资源优势,不断为农业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强化政策支撑,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农高区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政策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现行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政府职能错位;支持体系欠缺、经费渠道不畅;队伍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不活、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要求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体系、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素质、加大对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扶持、依法保护农技推广部门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存在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服务机构设置单一、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扶持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创新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实行双向互动的推广模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努力构建全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因此,建立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的农业推广体系势在必行.在多年的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中,四川省农科院在总结"专家加试验区"和"专家加基地"模式的基础上,创造了"专家加协会"的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解决了我国农技推广难的问题,提高了科技成果对农民增收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粮食高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也是我们基层农技人员的职责所在。1991年大学毕业后,我在生产一线从事了21年的农技推广工作,品尝了各种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9.
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我们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推进现代农业科技与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分别赴武穴、红安、公安、监利、广水5个县市进行了认真调研。在调查研究中,与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部门座谈.还选择有代表性的8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乡镇干部和20多个农民进行交谈.查阅和分析了大量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制度变迁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是中央财政支持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大政策突破.它强化了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夯实了农技推广服务的物质基础.但仍面临着体制机制、经费投入、队伍条件建设等方面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才能增强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2,(3):22-24,19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本刊第2期对《意见》前半部分进行了解读,为了给干部、群众提供《意见》完整的学习资料,本期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第三、四部分进行解读,供干部、群众学习时参考。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彭阳县科技局坚持科技创新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把科技工作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发展县域经济的切入点,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和农民需求,组织旱作农业和生态修复科技攻关,狠抓食用菌产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突出科技示范引领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作  相似文献   

13.
周晓兵 《奋斗》2005,(5):31-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骨干,农民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面对农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我省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对吉林省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分析,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同先进发达地区农民差距,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5.
杨继军 《党的建设》2010,(12):47-47
天水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人多地少,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致富增收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始终把服务群众、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胆实践,整合阵地资源、培训资  相似文献   

16.
为科技兴农提供组织保证——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农技推广的主体,是农民和基层干部了解农业新技术的主要渠道,是各级农  相似文献   

17.
刘维国 《奋斗》2014,(5):43-43
几年来,汤原县全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技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培训方式再度创新,水稻、玉米两大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85万亩;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育秧基地达到7个、大棚12 150栋;规模以上水稻示范园区达到5个,玉米示范园区达到5个。粮食总产达20.5亿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 408元,同比增长15%。  相似文献   

18.
李静  宋阳 《世纪桥》2013,(7):89-90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等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各项优势,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短缺,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耕地的整治与保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科技培训,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超 《学习论坛》2004,20(4):14-1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发展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出发点和归宿放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按照对农民素质的最新理解、对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新把握,要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下工夫;农村文化建设要在应对农村文化的现实问题、内容与形式、文化体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泰安市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但乡镇层面的公益性农技体系还处在起步阶段,广大农民依然缺乏完善的技术服务和生产指导。机构小、牌子多、人员少、能力弱2009年机构改革后,乡镇在整合涉农站所的基础上,统一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牧防疫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又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