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奋飞 《学理论》2013,(16):136-137
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近年来,商品房市场持续升温、价格暴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低收入者住有所居,显得尤为重要。中共十七大明确要求,要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着重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稳定、多元的公共住房保障,从而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2.
在实践中厘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瞭望》2007,(24)
政府介入住房问题,除了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防止市场房价大起大落外,还要根据国情制定住房政策并进行相应监管近日,建设部召集专家学者商讨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内容包括廉租房的资金来源、供应方式、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等。据悉,  相似文献   

3.
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新推出的保障性住房形式,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住房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机制对提高我国保障性住房实施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昆明市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审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运行现状,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公共租赁住房准入资格审核方面的政策措施,探析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准入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所作出的制度安排。保障住房是由政府提供的适合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在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实现公民住房权、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着管理效益低下、供给不足、受益主体错位等问题,必须在拓展房源渠道、完善分配制度、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廉租房制度与住房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恒聚 《学理论》2008,(10):57-60
廉租住房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议。研究对比国外廉租住房制度的经验,总结我国的廉租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健全中国廉租住房制度.发挥廉租住房的廉租效用。建立起保障性的住房机制,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排斥是社会不平等的一种新形式,在欧洲,社会排斥问题的实证研究重点一直是劳动力市场,但近年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住房市场的社会排斥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为我国城市住房问题以及城市化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市场机制配置住房资源失灵有碍社会公平,现有住房保障体系无法完全涵盖住房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公租房制度是政府服务行政在社会保障领域的重要尝试,是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该制度的准入机制关系到申请人能否公平获得住房保障机会,以及权力寻租的防范,通过分析目前各地立法文本中保障范围、准入条件和准入程序等内容的利弊有利于下一步公租房制度的完善,以提高准入环节的工作效率,保证准入结果的公正,达到“应保尽保”制度预设目标,从而改善和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8.
潘燕 《瞭望》2007,(24)
近十年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实践,使政府对自身所承载的住房责任日渐明晰:一是提供一个供求基本平衡的住房市场体系,二是针对低收入群体建立一个“居者有其屋”的保障体系。如果说在市场体系中政府还主要扮演间接调控角色的话,那么在住房保障领域,政府则是不折不扣的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也因此,政府自身的施政伦理和制度建设,成为住房保障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廉租住房保障之实物配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府住房保障基础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房源短缺、资金不足、保障方式不尽合理、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保障对象退出难等问题,这就难以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为切实改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迫切需要加大有关实物配租的法律调控力度,以消解困境,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0.
廉租住房制度是国家对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实施的一种社会救助,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制度通过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等多种方式,提高保障对象的住房支付能力和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住有所居,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孙兴玲 《理论探索》2005,(5):118-12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具有矛盾心理特征:在政治方面,低收入群体由于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以及生活质量的满意度较低,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落感;在经济利益方面,低收入群体对现行政策有某些抵触情绪;在思想观念方面,低收入群体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公平问题与社会激励机制失范是影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的重要原因。促进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向积极方面转化应从社会分配理念、社会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种政策过程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政策过程的视角论述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国家政策层面的可行性,可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提供政策方向。本文从杜布林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型出发,建构“黑匣子”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政府分权理论等,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检验政策方案。通过政策输入过程分析,识别形成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实质因素,并分析农民工住房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的实践约束条件。通过对政策执行约束条件的分析得出:农民工住房政策的逻辑起点不是农民工住房质量,而是附加在户籍制上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研究认为农民工住房问题本身无法作为良好的政策问题纳入中央政府决策范围。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并允许农民工有条件地享受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或直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都不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最优政策,但前者作为渐进的决策途径,还是有助于缓解社会转型矛盾的;政府应当制定改革户籍制的长远目标,并在此框架下坚持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住房公积金的制度设计,既要保障群众住房需求,还要注意分配公平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转变住房分配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还存在着覆盖率低、缴存比例不规范、差距扩大、保障功能单一等问题,且容易造成新的分配不公,急需进行改革。为3000万职工改善居住条件住房公积金是我国社会受益面最大的住房保障制度,其目的是帮助普通工薪阶层弥补购买力的不足,能够较早、较快地  相似文献   

14.
当前住房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80%的人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房价虚高,住房投资居高不下,供需严重失衡等房市顽症,让人们质疑,到底是“住房制度本身的问题,还是仅为执行过程中的问题”?1998年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中,  相似文献   

15.
住房问题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在建设住房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尚面临着地方政府对住房保障的认识不到位、全国性的住房底数不清、缺乏多样化的住房保障融资渠道、保障性住房开发指标体系建设滞后以及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堪忧等问题。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中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促进房地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并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加快形成省地节能环保的住宅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低收入群体问题的"政治基尼系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峰 《理论探索》2006,(1):10-13
就我国的低收入群体问题看,国际通用的经济学基尼系数说明了很重要的问题,但不能说明社会政治的全部问题,为此应允许探讨“政治基尼系数”。一条简便的思路是,将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划分为四种类型,同时确定其六项指标体系,通过社会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类型、指标及具体问题的差别和比例关系,由此判断该群体问题程度和政治稳定程度。而其中的关键,是从质的规定性上界定各项指标和具体问题的轻重档次,制定全面、准确、有效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总体发展、富裕群体心态和有关研究强度及社会舆情。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住房年”。目前,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还没有解决住房问题,即使在象美国这样一些发达国家中,仍有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或生活在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很差的贫民窟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住房问题更为尖锐,成为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联合国发起住房年活动,其宗旨在于呼吁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重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划,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解决住房问题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长期努力的目标。我国政府对解决人民住房问题十分关注。在“六五”计划期间,城乡共建造住宅三十八亿多平方米,近二亿居民住进了新居。我国计划到二○○○年基本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八平方米,农村居民每户有一所适用、卫生、紧凑的宅院。我国经济还不发达,而人口众多,要根本解决我国的住房问题,还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作出很大的努力。但愿通过“国际住房年”的活动,能推动各国更加重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解决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一个生活遭受挫折后无信心希望、无法纪意识、无精神信仰的“失意群体”,这类人群极易走向极端,危害社会。我们应该及时将“失意群体”的生存状况问题提到日程上来,采取综合性措施,全面打造、完善失意群体“心理疏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四位一体的保障平台,全面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水平。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加强对“失意群似的情感教育,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心理疏导机制,来逐步实现对这个群体的消融。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汲取财富能力较差的弱势群体要给予适当的扶持,构建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机制,重点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07,(3):44-44
美国:数百亿美元资助低收入家庭 美国连续几年的低息政策和股市低迷使得游资大量进入房地产业寻求高额回报,拉动了住房市场的繁荣并造成房价不断上涨。尽管美联储自2004年6月开始已经多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在逐渐上升,但住房的销售量和价格并没有降下来,原因在于提升后的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足以使住房市场降温。面对高扬的房价,低收入者只能求助于政府。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为低收入阶层支出几百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的住房。据统计,在过去35年中美国政府的这类支出大约是1万亿美元,主要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