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推动了五四精神的传播.五四纪念的文本方式、会议方式、社会实践方式以及纪念设施等是五四精神的传播途径;五四纪念的周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政治性特征使得五四精神影响深远;同时,五四纪念使得五四运动得到阐释、五四符号得到传播、五四精神得到弘扬,而五四纪念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提升了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了五四以新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宠惠是一位在五四时期十分活跃的历史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前,他是和平统一、宪政救亡、国民外交等诸多社会思潮的积极鼓倡者;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发挥个人在政学两界的影响,参与并组织领导了国民外交协会、欧美同学会等社团营救被捕学生、拒签对德和约的斗争;五四运动后,他作为全权代表之一参加了华盛顿会议,为五四遗留的外交悬案山东问题的最终解决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黎海波 《学习月刊》2013,(19):25-2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和以及中国所奉行的外交理念与战略。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对比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在外交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如新型大国关系、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设国家关系的社会基础以及公共和人文外交等。“合作共赢”精神构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和主题.报告全文提及“共赢”(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互利共赢;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互利共赢)达5次之多.  相似文献   

4.
《湘潮》2007,(4)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外交,依据参与外交的行为体的不同,将目前中国外交系统划分为政府行为、社会集团行为和公众行为三个子系统。同时选取大众传媒作为研究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新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新视野》2013,(1):121-124
“网络外交”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实施的外交新举措.通过制定战略规划、完善组织架构、升级服务方式以及推广信息网络技术,美国政府的网络外交政策日趋完善,已经并将继续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外交收益.从长远来看,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网络外交,加强对网络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逐步改变过去完全由政府承担所有外交事务的局面,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在外交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力量,分层次、有重点地推动我国外交事业迈向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西行漫记》是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开端。它适应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需要:成功地向西方公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貌,拉近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公众的距离;激励和指引了一批国际友人同情和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利益在本质上属于国家利益,它与社会公共利益构成了一对矛盾统一体.从社会结构上看,政府与公众、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恰当地维护政府利益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如何看待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是一次席卷全国、有着社会各阶层民众参加、具有巨大声势和威力的群众运动.它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并长时期持续而影响深远,与当时中国社会已经形成并逐渐扩大的信息网络密切相关.五四运动从孕育、发生到发展,学生与商会等信息组织网络、信息媒介网络(报纸杂志)以及交通与邮电等信息网络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我党周边外交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周边国家最多、处理周边外交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周边国际环境状况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际地位等方面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周边外交历来在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睦邻友好、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化解障碍的周边外交思想,并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面向国外公众的外交形式,其形成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公共外交在表达方式上不同于政府之间外交所具有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最能打动人的是通过文化沟通的方式来增进彼此相互理解。政府在公共外交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广大公众的言行也具有公共外交的意义,发挥着文化沟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务信息是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指令、密码等讯号的总称。信息网络是政府运作的神经系统。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必须随时了解广大公众的意愿和需求 ,及时捕捉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趋势 ,制定出符合广大公众利益的决策和实施方案 ;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调控者 ,需要敏锐地掌握社会问题的萌发和消极影响 ,采取矫正和控制的方案 ;政府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 ,需要根据国际环境的态势和变化 ,制定协调各国关系的外交方略。所有这些都依赖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传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政务信息的传播方式亦产生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一贯非常重视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外交理论体系;在民主革命时期,成功地宣传了自己,实现了由封闭走向世界的转变;1950-1970年代,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成功地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孤立、包围和封锁,与世界上绝大多数主权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1970年代以来,民间外交坚持以官带民、相互促进的方针,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面向未来,由于民间社会的日益成熟,民间外交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3,(32):59-59
高铁外交,是中国在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借款外交之后,启动的一种新的外交形式。近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去,通过陆路延伸以及技术和资金参与等形式,向周边以及其他大陆的国家和地区扩展,被外媒称为中国的“高铁外交”。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影响的日益显现,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中国政府积极开展气候外交以维护多项国家利益,如:确保经济发展空间、获取技术和资金援助,保障能源安全、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维护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地位等.在此基础上,中国形成了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合作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气候外交政策.就中国气候外交的行动而言,包括全球性的多边气候外交,区域性多边气候和双边气候外交三部分.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动公共外交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以其历史和文化、语言优势及英联邦资源为载体,形成了以认知理解为内在、以对话互动为形式的公共外交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但也由于英美关系过密、政党理念分殊和金融危机影响而受到限制.因而,我国要借鉴英国公共外交的经验,合理、恰当的定位公共外交并保持公共外交开放性的同时,也要吸取英国公共外交失当的教训,处理好公共外交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般地讲,外交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因此,为了尽可能多地增进国家利益,一国必须拥有良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20世纪20年代中期,魏玛共和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冷静地分析了魏玛共和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推行了一条理智而务实的外交政策.其目的在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手段在于实现与法国的和解,加强与巩固同苏联的关系以及调整与美、英两国的手段.本文从势、术、技三个层次探析斯特莱斯曼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 在许多历史论著、争论文章以及在“五四”纪念的文章中,“五四运动”已成为固定的名词.“五四”精神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在某种意义上始终起着开创作用.几十年来,无论国内或是海外,人们一次次地对“五四”运动这一概念进行争论与解释,然而却没有一致的认同.或许这正是“五四”本身所造成的历史“悬念”,给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外交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政治或外交目的,或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体育交往,它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体育外交在中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新中国的对外体育交往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一、体育外交初露端倪,中国通过体育拓展外交空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49年,由解放区学生组成的中国学生篮球队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和第十届世  相似文献   

19.
正周策纵,著名历史学家,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领域。《五四运动史》是其代表作,是一本"想要说真话的书"。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20.
王生才 《唯实》2007,(3):78-81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