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要目标。政治文明的实质是民主和法治,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制度文明,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则 是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这是在中国法治化道路从"建设法治"到"实现法治"之际,将法治理想模式与中国现实的政治基础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推动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推进行政决策法治化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科学执政的重要内容,同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行政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关键,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以“三个代表”为根本标准和行动指南。具体来说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体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优势;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李煜兴 《求实》2003,(3):57-60
从十五大“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提出 ,到十六大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标志着我党治国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法治是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政治文明本质的根本体现 ;是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限度 ;是政治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 ;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这一重要思想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取向上,即要在实践中把切实推进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透明化、廉洁化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舒克龙 《唯实》2003,(12):48-5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的实践看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首先应从改革党内民主、强化法治建设、健全人大制度这三个主要方面去突破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的实践看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先应从改革党内民主、强化法治建设、健全人大制度、创新监督机制这四个主要方面去突破、改革、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建设途径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的全新概念 ,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现阶段政治文明建设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 ,努力探索和发展实现政治文明的新形式、新机制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傅箭星 《求实》2003,2(10):46-4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明执政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法治德治相结合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也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领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执政党必须率先做到文明执政。研究探索文明执政的有效途径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民主政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法治型政治运行机制来保证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追求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和基本特征,建设政治文明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设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民更为广泛的自由和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共产党率先实现自身现代化、完善民主法治机制和完善舆论强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和基本特征,建设政治文明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建设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民更为广泛的自由和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战略重点应当是共产党率先实现自身现代化、完善民主法治机制和完善舆论强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法治的作用下,社会主义民主走向法制化,权利政治逐步取代权力政治的倾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探索》2016,(2)
建设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党内治理法治化,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体现和检验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提高党内治理的法治含量,务实推进法治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党内治理法治化,有利于使法治型政党与法治型国家、党内治理法治化与国家治理法治化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入宪"10周年.回顾新中国法治探索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可以更加确信: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建设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目标.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应该明确目标、认清趋势,在法治建设的大众化、均衡化、扩散化、知识化和权威化等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5,(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治理领域的法治建设亟待推进和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对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期确保公民合法权利,实现社会依法自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 改革开放30年,与经济飞速发展相伴随的重要方面是法治建设的巨大进步。30年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日趋完善……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表明我们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