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私权领域日益引起法学界的关注.与公权相对应的私权是法治的重要内容: 充分确认公民私权是法治的前提,充分保障公民私权的实现是法治的基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确认和保障公民私权正是法治的内在要求.考察我国公民的私权现状,绝大多数公民私权得到了基本保障,但尚未得到充分的保障,公权直接侵犯公民权利的事情时有发生,公权间接侵犯公民权利的实例屡见不鲜,公权“正当”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比较普通.我国要进行法治建设以保障公民私权,关键在于健全和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对私权奉行惩罚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2.
私权是公权的来源,公权是私权的保障,二者在冲突中走向均衡,在对立中趋于统一。虚拟社会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语境下公权与私权冲突的异化,客观阻碍了虚拟社会治理乃至现实社会治理的绩效彰显。公权与私权在虚拟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冲突形式,可以总结为相互质疑、相互侵扰、相互博弈、相互制衡,营造出了一种有别现实社会的共存图景。应通过培育公权与私权的现代治理意识,完善公权与私权的法治保障体系,建立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缓冲机制,规范公权与私权的网络监督行为等途径,合理调适两权关系,促使公权与私权在冲突中均衡发展、走向和谐,推动虚拟社会朝着现代化治理目标加速前行。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贪污受贿是公开的、体制外的公权私用,那么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将部门利益制度化,则是一种隐秘的、体制内的公权私用.我们在坚决打击体制外公权私用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体制内的公权私用,并且通过完善宪法制度,制定科学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杜绝这一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官吏行政权力的滥用,在私权制度高度发达的宋代,法律对官吏的权利进行了系列限制,具体表现在购买权、贩鬻权、借贷权、婚娶权等私权的限制上。其私权的限制具有范围广泛性、职权相关性,违规处罚严重性等特征。宋代对官吏私权的法律限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强化公权、保护国家利益,保障民众私权、缓和社会矛盾,保护商人利益、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民告官"困境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诞生及其全面确立的"民告官"制度,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行诉法对"民不可告官"传统观念的转变,对依法行政的倒逼,以及对政府与公民、公权与私权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激起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变革,成为推进民主法治的一个重要拐点。迄今为止,行政诉讼已波及70多个行政管理领域,公安、工商、交通、城建、计生、社保等热点部  相似文献   

6.
当前警察执法活动中存在着侵犯公民私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者不能准确区分执法权的边界,造成越界执法,导致侵权。建设和谐社会与法制国家必须进一步规范和限制执法权力的运用,实现公权和私权的平衡与协调,在执法中树立以权利为本位的执法理念,明确公权与私权的边界,规范公权力行使,保障私人权益。  相似文献   

7.
王黎黎 《求索》2011,(11):146-148
私权的体系划分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私权体系以罗马法之原权一救济权(原权一诉权)为基础,融入请求权制度,最后形成新的私权立体层次性,即私权由原权、辅助性请求权与救济权所组成。本文以这种私权体系为法理基础,为隐私权的保护与完善提出制度上的建议:首先将隐私权规定在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之中,确立隐私权为原权;其次确认人格权请求权的独立性,使得隐私权的保护,不再以诉讼为中心,而是以人格权请求权为媒介,形成私权体系内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8.
刘树桥 《前沿》2010,(12):90-93
在和谐社会图景下探寻公、私权关系的理论,意味着公、私权关系的理性构建要以和谐社会理论为研究基点。和谐社会是以人性关怀为本质的,公、私权关系的理论设计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方法指引为不同法律部门对公、私权关系体系的合理安排提供了路径:宪法完成公、私权的基本范围和行使原则的勾勒;行政法要保证政府行政行为是以个人的利益为归宿来谨慎地确定公权力;民法必须能更好地实现对民事主体个人权益的保障。当公、私权发生冲突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解决公、私权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06,(7):54-54
陈敏在近期的《领导文萃》上撰文说,法学家江平把利益冲突分为三个层面:私权跟私权的冲突、公权跟公权的冲突、公权跟私权的冲突。江平认为,私权跟私权的冲突不可怕,只要有一个公正的法院就足以解决。公权跟公权的冲突后果很严重,但在中国这种冲突不可怕,因为有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只有公权跟私权的冲突才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冲突,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方文 《桂海论丛》2005,(Z1):11-1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要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愿望,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公权与私权的矛盾关系,谨防"公权私用",做到公权与私权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