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华 《学理论》2009,(1):61-63
2008年夏天,我们享受了两场精神盛宴:一是融高雅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第29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夏”,不仅展示了哈尔滨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实力,更彰显了素有“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美誉的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市上下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邹庆国 《学理论》2009,(21):67-68
特色文化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风貌与文化品格,是城市发展与参与竞争的重要方面。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包括:冰雪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历史遗存文化,市民文化等方面。弘扬哈尔滨特色文化具有时代价值,我们要采取必要手段培育和弘扬哈尔滨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3.
黄澄 《学理论》2013,(13):155-156
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地区曾经辉煌文明的代表,是哈尔滨历史的骄傲。保护、开发、利用好金源文化,对深入挖掘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弘扬哈尔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吸引力,形成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哈尔滨文化名城的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深入分析了金源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澄 《学理论》2012,(10):140-141
按照原哈尔滨市市委书记盖如垠关于《挖掘金源文化,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一文的批示,我们加强对金源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就一些专题设立科研项目,本文是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地区曾经辉煌的文明历史的代表,是哈尔滨历史的骄傲。金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源多流而一体的特色。本文研究了金源文化的起源和内涵、金源文化所包含的文化遗存、金源文化与现代哈尔滨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并在金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鲍海春 《学理论》2008,(9):81-82
2008年3月l8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主办,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承办的“哈尔滨三五文化现象研讨会”在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冰城的社科理论专家、书画名人、媒体记者等20余人集聚一堂,畅所欲言,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三五文化现象的历史成因和其对本埠企业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王军先生倡导的三五文化的核心——金源文化、将军文化无疑为哈尔滨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势必引起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为繁荣边疆文化大省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代丽 《学理论》2008,(9):34-34
每年春夏之交,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便悄悄地开了。紫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幽香,沁人心脾,陶醉着生活在“东方巴黎”、“东方莫斯科”的人们。  相似文献   

7.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的称号,标志着世界上对于哈尔滨音乐文化事业、音乐生活的认同、赞扬和肯定。  相似文献   

8.
贺然 《理论导刊》2005,28(9):34-36
马克思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来研究东方法律文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古代东方社会所特有的生产方式,东方法律文化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东方法律文化主要有三个特征:个体依附于共同体的法律价值形态;习惯是主要的社会关系调整方式;村社司法体系与国家司法体系并存。在未来东方法律文化发展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存在一条统一的发展道路,但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邓斌 《理论探索》2006,19(4):44-46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肯定了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跨越”之后的难题,从而把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程红泽 《学理论》2013,(7):132-134
犹太文化有着鲜明的流散特色,在固守传统特质的同时,受聚居地环境及文化影响,往往文化表达与诉求带有浓郁的时代特质与地域性。犹太人在哈尔滨聚居期间,犹太文化亦表现出这种特性,哈尔滨犹太族群凸现牢固的民族同一性之际,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作用中也呈现出无以克服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姜佩峰 《学理论》2015,(7):202-203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正视当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力建设具有历史传统和时代气息相结合的哈尔滨石化特色企业文化体系,用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和铸魂育人。  相似文献   

12.
冯驰 《学理论》2008,(3):I0001-I0001
近日,《哈尔滨日报》连续报道了本埠优秀企业家王军探索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弘扬金源文化与将军文化的典型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哈尔滨电视台》“新闻观察”节目也做了专题报道,并冠之以“三五文化现象探秘”。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辟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三五文化现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那剑波 《学理论》2012,(7):155-156
哈尔滨开埠设置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可却积淀了厚重的历史。"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共和国的脊梁"、"冰城夏都"、"音乐之都"等美誉诠释了哈尔滨这座魅力独特的文化名城。在宣传城市历史文化中,哈尔滨《新晚报》的《老哈尔滨》在省城独树一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冰城的老百姓打造了一桌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奥莱 《学理论》2008,(7):66-67
哈尔滨,祖国北方的明珠,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这里的人们永远都在追求着时尚和潮流。而2006年随着哈尔滨燕莎奥特莱斯的盛装开业,为哈尔滨商业市场带来了国际流行、国内新兴的“奥特莱斯”业态,更让这里的人们可以足不出市便享受到与欧美同步的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15.
刘宽忍 《民主》2013,(3):13-14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章阐述,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一条道路、一个关键、四项任务”。“一个中心”就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条道路”就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就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6.
李阎 《学理论》2024,(1):14-1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彰显“融通四方、传达善意”的文化情怀、倡导“和“”德”的文化态度、秉持“人民性”的文化价值标准,为建构民胞物与、追本溯源的中华文化体系提供了准则和方向,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起到了理论定向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晶 《学理论》2008,(12):72-73
三五味业企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已形成了以将军文化为精髓的企业文化——三五文化。三五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性、品牌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其生产的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销售。因此,对“三五文化”旅游品牌要制定一个较为详尽的旅游开发规划,坚持高标准、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开发,丰富哈尔滨企业文化旅游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6)
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成长性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但也存在诸如体制机制等问题和不足。综合分析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和优势,提出以文化旅居生活综合体和泛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为主的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同时还指出了适宜哈尔滨文化旅游发展的五个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冯驰 《学理论》2008,(7):I0002-I0003
特别关注 2008年3月18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主办,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承办的“哈尔滨三五文化现象研讨会”在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冰城的社科理论专家、书画名人、媒体记者等20余人集聚一堂,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要以国内自身建设为前提基础,以党风、政风建设为重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塑造东方古国文明和谐的新形象;要依靠教育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内驱力和人才保障;价值观念是文化“走出去”的源泉,要注重挖掘和阐发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并融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之中;世界矛盾冲突需要文化的力量去化解,文化“走出去”要顺应有识之士的呼唤,顺应时代的需要,以促进世界和谐、人类进步为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