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9月,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授予27军侦察营二连“先遣渡江英雄连”光荣称号,同时颁发“先遣渡江英雄连”锦旗一面。而现存的这面奖旗却是三面:一面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面存于原旅大警备区某部队;一面存于27军荣誉楼。这三面奖旗的制作时间分别是1949年、1964年和1984年。  相似文献   

2.
50年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渡江侦察记》,反映的是我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27军侦察营的侦察兵们,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发起之前奉命先遣渡江侦察敌情的真实故事.影片创作的基础——兵演兵的一部歌舞剧1949年9月,第九兵团政治部、司令部根据我们二连先遣渡江侦察和策应我军渡江中的突出表现,授予“先遣渡江英雄连”的光荣称号,并颁发奖旗一面(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我们二连指战员不仅是侦察上  相似文献   

3.
张家康 《湘潮》2021,(1):34-36
繁昌是皖南小县,位于长江南岸。渡江战役发起时,先遣渡江大队在繁昌地下党和人民的帮助下,积极策应大军渡江,从而使这个小县成为渡江战役解放的江南第一县。先遣渡江大队先期渡江渡江战役发起前,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组建了一支300余人的先遣渡江大队。  相似文献   

4.
1949年4月21日,也就是渡江战役发起的第二天清晨,我所在的27军侦察营二连,在完成了先遣渡江侦察和策应大军渡江的任务之后,奉命急速开拔,为我军解放上海展开侦察工作。而此时,我们全连同志的心里还在惦记着“掉队”的侦察连二排四班的侦察员于奎德。 提起于奎德“掉队”的事,还得从我们先遣渡江时说起。  相似文献   

5.
正1954和197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两次来到安徽省繁昌县,拍摄黑白和彩色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军事顾问是当年的参战指挥员慕思荣和高锦堂。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渡江战役发起前,华野第二十七军先遣渡江大队强渡长江天险,活跃在江南敌占区,并策应大军顺利过江。电影只是这段惊心动魄战斗经历的艺术再现,毕竟受影片时长限制,不可能是战斗经历的全记录。先遣渡江大队在江南的15天,是一段身处龙潭虎穴、一发千钧的惊险战斗经历。  相似文献   

6.
1949年5月15日晨,当一抹曙光照射铁山尖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三军4个师的战士们,飞渡长江天险,解放了闻名世界的铜铁之乡——大冶县。 1949年4月,解放军第四十三军奉令担任渡江先遣兵团的第一梯队,从东起团风,西到武汉一线展开,待机渡江。渡江前,四十三军以突然行动,提早攻占了长江北岸敌人各据点。4月7日,一二九师攻占了浠水。5月14日,一二六师攻占了团风,一二七师攻占了黄冈,一二八师攻占了兰溪,一二九师攻占了蕲春,歼灭了国民党“江防守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二六军各1个团和2个保安团,控制了长江北岸渡口,开辟了渡江的道路。解放军雄士待发,直指铁冶城下。  相似文献   

7.
45年前4月20日我军发起的渡江战役,是一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略决战。当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到来的时候,先遣渡江侦察中的历历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陈家冲借粮 突破长江天堑后的第二天清晨,我们就在狮子山上与尾随而来的国民党的地方保安团遭遇了。这天下午直到黄昏,我所在的先遣渡江侦察连二排完成了掩护其他两个  相似文献   

8.
电影《渡江侦察记》是军事题材佳作,久映不衰.其中的“吴老贵”更是给读者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修湘同志是当年“先遣渡江英雄侦察连”二排排长,“吴老贵”原型.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共13次.  相似文献   

9.
“渡江杀敌第一功”4月20日夜,在第15军渡江作战的同时,第13军37师109团(红军团)也积极行动起来了。109团首要攻占的敌江心阵地八宝洲,系由8块小洲组成。正面宽30华里,纵深15华里,洲与洲之间有浅水隔阻。洲南是长江主流,水流湍急,漩涡翻滚。洲北边至江北岸相距约1200米,北岸与江水平行有一道2至4米高的江堤,便于我军隐蔽行动。下游约10华里就是第15军的突破地段。洲西5000米的临江北岸,矗立着一座峥嵘陡峭的小孤山,与南岸彭朗矶夹江对峙,这里便是第13军主力渡江的起渡点。根据兵团通报与109团现地侦察判定,我军渡江正面为敌6…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渡江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就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6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我爷爷尹之本作为当时的黄桥政府秘书,不仅目睹了解放军从八圩到江阴的渡江过程,而且负责了其中的部分支前工作。爷爷过去经常向我讲起他的经历。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给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一1949年4月2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决定国民党政府命运的最后一次大搏斗已经不可避免。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以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00万兵  相似文献   

12.
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5月舟山群岛解放,台湾当局惶惶不安。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使蒋介石看到了摆脱困境的希望,决心派他最精锐的五十二军赴朝参战。作者以该军参谋长身份被派人先遣参谋团飞赴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是由身经百战、愈战愈勇的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发展而来。渡江战役时,该军完成了解放南京、彻底结束国民党反动政权统治的重大而神圣的任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谱写了光辉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许平  李亚白 《党史纵览》2004,(10):44-47
55年前,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二十五军的一员,有幸参加了伟大的渡江战役.当年我们所在的部队--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军是渡江中路集团第一梯队之一.在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我们二十五军于4月20日晚21时发起总攻,只用了30分钟,就将敌人"长江天堑防线"撕开了一条长达10公里宽的裂口,登上南岸,勇猛地向敌纵深插了进去,并连续追击作战,取得丰硕战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作为参加过渡江作战的老兵,回首那段峥嵘岁月,不禁心潮澎湃,热泪横流.  相似文献   

15.
福州战役,是继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之后,二十九军参加的又一次大战役。据地下党提供的情报,福建全境的敌军有15万之众,其中龟缩在福州地区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1950年10月,昌都解放。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并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十八军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为首的军党委,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指示,组成了由300多名藏、汉族同志参加的进藏先遣支队,由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陈竞波任参谋长,顾草萍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看了《渡江侦察记》影片后,对那位机智干练而又风趣幽默的老侦察班长吴老贵佩服得可说是五体投地。真没想到今年8月我有幸采访了他的原型——修湘: 高大而略显清瘦的身材,一张几乎爬满皱纹的长方脸,一身退了色的旧军装,丝毫遮不住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侦察英雄的风采。 1983年,修湘从部队师职领导岗位上离休。刚离休那阵子,他也想钓钓鱼,下下棋,轻松轻松。但不久,一位老首长下今将他召回军区,承担“先遣渡江英雄连”连史的撰写任务。接受任务后,他自费去胶东,用3个月时间走访了8个县、1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9,(4):56-56
伟大的"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直下钟山,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预示了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到南京、杭州、上海直至6月2日崇明岛解放都是渡江战役范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战役,弘扬渡江精神,在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即  相似文献   

19.
血染登步岛     
我军一次登陆作战失利始未 1 1949年夏渡江战役结束后,我第3野战军第7兵团挟胜利之威,继续向浙东和浙南大陆挺进,一路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8月中旬到11月初,第7兵团又以22军全  相似文献   

20.
1948年11月,我东北野战军四纵队、十一纵队于辽沈战役后,奉中央军委和东野首长命令,组成先遣兵团,昼夜兼程,先行人关。傅作义发现东野主力突然出现在北平,惊恐万状,急命35军由张家口向北平收缩,104军在怀来接应,可惜为时已晚。35军被华野主力牢牢围困在新保安,104军被阻隔在怀来,不能向35军靠拢。当104军军长安春山发现我东野主力已进抵延庆、永宁一带,16军一个师在康庄被歼时,便不顾35军死活,于12月8日下午率军直属队、250师、269师(258师被围在张家口)从怀来弃城东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