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司法机关主体的法官,是司法机关的细胞,法官的司法能力直接体现了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80%以上的案件均由基层法院处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法官准入条件不高.特别是基层法院,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法官司法能力欠缺是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这与法院加强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度存在着差异。如何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司法能力已经成为基层法院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是专门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并具有一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特定职业和职业群体。法官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按照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说法:“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笔者拟就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法官职业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途径谈一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吴家友 《政策》2003,(7):32-33
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法院的重要工作。法官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司法丈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开展法官职业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  相似文献   

4.
法官员额制改革催动着我国法院内设机构的优化调整,而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作为配套措施具有显著作用。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是构建以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的新型审判权运行模式。其不仅旨在解决层级管理制度影响审判独立性、案件呈报审批制度致使责任主体不明、传统审判庭不利于审判团体作用发挥的三大表征问题,还蕴含着内部去行政化、缓和人案矛盾和加快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价值取向。团队人员匮乏、基本定位与权责划分不清、现有法官考核模式不匹配是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的三重困境,可通过探索多层次的审判团队模式、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完善法院绩效考核模式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是执法的基本要求,而恪守司法礼仪,狠抓法官队伍建设,是提高法院司法信誉、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院全面倡导恪守司法礼仪,着力塑造法官良好职业形象、提高法院权威,取得了较好效果。简阳法院是四川省的基层法院,曾在维护和促进简阳地方的稳定、发展,取得过突出的业绩。但在实际过程中仍有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审判工作的要求,两庭建设和物质装备严重不适应审判工作需要,法院各项改革明显滞后。尤其是个别法官特权思想严重,对人对事冷、硬、横、推,加之因地方财政拨款严重不足,造成一些法官因利益…  相似文献   

6.
张毓富 《人民论坛》2014,(8):122-124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审判公正。文章认为保障审判公正必须实现审判现代化。审判现代化包括:法院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院去利益部门化、法官去裁量"自由化"、法官考核规范化、审判流程公开化和三审终审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2002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命题,作出了大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大报告则更加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而且专门对司法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改革要具体抓好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涉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必须坚持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应当着重从制度上予以设计和保障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法官职业化建设,就是要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诉讼案件的逐年增加,仅有24名员额法官的基层法院,如何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审判,提升审判质效?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创新探索"智慧法院"内核建设,将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法院-基层"对接互通的"网络法庭",开辟了诉讼便民利民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3,(15):32-33
1.强化司法权威,为公正司法增强社会效应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实观“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我的建议是:1.推进法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法官是法院运行体制的最核心部分,是公正司法的最关键因素,法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司法公正。国家应严把法官的准入关,加大法官的培训力度,健全法官的考核机制,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法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毓富 《人民论坛》2014,(3):122-124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审判公正.文章认为保障审判公正必须实现审判现代化.审判现代化包括:法院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院去利益部门化、法官去裁量“自由化”、法官考核规范化、审判流程公开化和三审终审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改革中打破长期存在的法院审判工作行政化模式,强化法官职责,突出法官地位,提高法官待遇,树立法官威信,逐步淡化传统的“官本位”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2,(1):267
为顺应重庆法院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石柱法院提出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市先进基层法院"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晰了"1234"工作总体思路。即瞄准争创全市先进基层法院"一个目标",抓住审判质效、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点",突出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保障公平"三大重点",提升把握服务大局、审判工作实务操作、应对处理复杂局面、自重自持廉洁司法"四  相似文献   

13.
司法迁就转向法治治理:基层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社会属于熟人社会,在调整人们关系中民间法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由此便引致了基层法院审判职能困惑、司法方式随意、审判依据虚无及审判权威缺失等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乡村司法法治化条件业已成熟,如持续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法治意识及诉讼能力;变动的乡村社会规范结构,改变了礼法等思想的支配地位和影响范围;转变的乡村社会矛盾,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民间争端;优化的基层法官队伍,彰显出优良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不过,坚守法治之路并不代表着绝对垄断司法专业化、绝对运用审判技术、完全排斥诉讼契约、全盘放弃调解方式,村司法法治化道路必然是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法官,在我国是对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的称谓,包括从最高法院到基层法院、专门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审判庭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按照有关考证,"审判员"的称谓最早来自1943年3月的《陕甘宁边区司法条例草案》,1948年东北解放区行政委员会通令各级司法机关一律改称"人民法院",旧称"推事"的法官一律改称"审判员"。1995年,颁布《法官法》,人民法院的审判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恪守"司法为民"的宗旨,践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加强审判工作、积极推进法院各项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走在了全省基层法院的前列,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思想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黑小兵 《人民论坛》2013,(8):152-154
当前司法缺乏公信力的原因包括司法体制现状无法满足群众期待等多方面。司法公信力主要包括维护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既判力,提高法官作出权威性判断的能力等。提升司法公信力,要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要强化司法终局性,减少生效裁判的不稳定性;增强司法独立性,保障司法公正;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法官员额制是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施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基于经验研究与逻辑思辨之方法,透析改革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法官离职现象""案多人少状况""司法效率低下""法院行政化""模糊职责定位"等,挖掘改革本身不完善之处,如"传统行政化体制""资源配置不协调""选任标准固化"等,剖析制度异化的根本问题,如"改革限制与逻辑悖论""重构秩序的杂乱困境""改革过程障碍""改革程序非实质性""改革制度滞后性与不确定性"等,最终确定适合我国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基本向度,包括加强审判独立理念、优化法院资源配置、迈向精英司法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8.
黎慈 《桂海论丛》2011,27(5):103-107
以河南、陕西法院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法院为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创新司法审判模式,吸纳公民参与司法,接连引发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阵阵争议。司法职业化是实现司法独立的有效保障,理所当然应当是司法审判模式创新的主导方向。但司法职业化固有的一些弊端阻碍司法改革进程也不容忽视,公民对司法审判的有序参与则正好可以起到弥补作用。因此,改进公民参与模式,实现公民参与与司法职业化的辩证统一,应当成为中国司法审判模式创新乃至整个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法官的职能与各类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能交错杂糅,不能根据法院审判活动的特点和性质确立法官在法院的核心地位,影响了我国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我国司法改革向纵深发展,法院人员序列化管理必将成为发展的趋势。目前,虽有部分法院在实践中探索了法官职业化改革之路,但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我国法院人员的职能和职责,以便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案多人少"等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矛盾显现,探索建立"繁简分流"的法院速裁机制成为提高司法效率和优化资源的重要路径。为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区法院推进民商事诉讼案件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改革工作。今年7月19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正式被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定为改革试点法院。而在此之前,兴宁区法院早将改革视角重点投向构建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法院精细化管理机制,最大限度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有效率的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