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选:宁愿错过不可买错 收藏古玩艺术品,可以从古玩市场、店铺、藏家家个人、拍卖会、收藏会所等地方挑选、购买,可以说槊道还是比较丰富的.对于藏友来说,不同的槊道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梅国强 《检察风云》2011,(12):92-93
自小学开始,胡国喜(上海市闵行区收藏研究会会员)就特别喜好收藏。从糖纸到烟标、邮票和钱币,他都曾收集把玩过。但真正进入古玩收藏领域,是在1989年。那一年,他家不幸遭窃,花费了几十年心血收集成套的十多本民国以来的邮票全部落入歹人囊中。一阵伤痛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逐渐改变了收藏方向,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与经济》2010,(11):52-52
自古以来古玩市场都是鱼目混珠的多,古玩市场所卖之物并非全是古玩,要想买到真品,关键是要看买者的眼力。古玩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即使是行家、专家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在古玩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误假为真和误真为假的事例不计其数,层出不穷。记者走访了文物店、拍卖行以及资深藏家,帮助收藏爱好者们尽量多淘宝。  相似文献   

4.
时逢盛世,古玩风行。虽说民间古玩交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风险巨大,但古玩市场具有的巨大投机性和豪赌性,让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该领域。殊不知,古玩收藏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似文献   

5.
从股市到楼市到收藏,当人们发现收藏古玩、艺术品等具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时,收藏已然不是小众人群雅玩的兴趣爱好。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收藏队伍已接近70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而又活跃的队伍,无疑使得收藏市场风生水起,生机勃勃。与此同时,市场也不再是从前那个货真价实的摊儿了。“1990年以前收的大部分都是真货,这以后,尤其是2000年之后,市场上99.9%都是假货。”这几乎是所有有经验的藏家的大实话。  相似文献   

6.
一件不明身份的瓷器,经由民间瓷器鉴定专家毛晓沪、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组组长杨静荣鉴定为宋代汝窑钵真品后,又经毛晓沪“自购”、杨静荣与下落不明女子转手,落入了古玩收藏爱好者刘健的手中,其价格也从毛晓沪自购时的80万元飙升到387万元。  相似文献   

7.
丛林 《检察风云》2014,(15):62-63
大量的古董珍宝隐于民间,国宝级文物也不在少数,因此民间古玩文物交易也十分活跃。一件民间收藏的文物在拍卖前展出时意外摔坏引发了纠纷。古玩收藏爱好者签订了委托拍卖协议,委托三家单位对收藏的一级文物藏品进行宣传、保管和拍卖。谁知,文物在拍卖前的布展期间,被拍照的人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坏了,文物收藏者遂向三家单位提出数百万元的天价索赔。  相似文献   

8.
初涉古玩市场对很多收藏爱好者而言是一件很兴奋的事,但也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弄不好会上当受骗,从而影响自己的收藏信心、弱化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上海民间收藏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上海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层次,阳春四月,本刊《鉴赏家》专栏专家鉴定组在城隍庙汲古斋为广大读者和收藏爱好者举行“古玩义务鉴定”活动,受到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欢迎。本次活动出场的专家有(以姓氏笔画为序):朱力、刘超、李剑敏、陈克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的长三角收藏研究会组织我们到扬州做市场调研,参观了扬州博物馆、中国雕印博物馆和坐落在广储门外街6号的扬州玉器厂以及古玩市场等,调研的内容安排得很丰富.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铜镜爱好者,我也是通过古玩收藏才认识到收藏铜镜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而且可以了解各地域和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春,我们到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淘宝,从绍兴来沪的朋友手中获得一面东汉神人龙虎画像镜.曾有一位古玩商要以高价争求,被谢绝而收藏至今. 铜镜圆形,系青铜铸造,呈黑漆古包浆,镜体已经修整.镜直径19厘米,缘厚0.6厘米.传由浙江绍兴地区出土.  相似文献   

13.
元喊 《检察风云》2011,(1):92-93
逛“鬼市”是说,星期六早上去古玩地摊“淘宝”。搞收藏时间长了,一般都知道,每周六早上古玩市场摆有地摊,是设临时摊位的那种。上海是在方浜中路藏宝楼的周围,凌晨两三点钟就散在马路上。  相似文献   

14.
今年又是热腾腾的收藏大年,不管是古玩抑或是字画,但凡是藏友喜欢的收藏品,便会钻研进去,一探究竟。2011年的书展在沸腾中画上了句号,在收藏类签售现场看到,喜爱收藏的粉丝欣喜的神态和屡屡交通堵塞的签售现场,吸  相似文献   

15.
声金增  王芳 《检察风云》2014,(12):46-47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时下.古玩收藏与交易已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后,最为热门和时髦的投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一种“雅嗜”大加追捧。殊不知,在诡谲而神秘的古玩行当中,时时上演着鱼目混珠的欺诈诡计。特别是一些“眼力”不高却出手阔绰的新入门玩家。很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目标。在山东淄博,精明的广东籍商人李应平,就是这样一步步陷进了骗子精心编制的“连环套”中。  相似文献   

16.
失窃的邮票     
《江淮法治》2010,(18):34-35
某地住着3个兄弟,这3个兄弟都有收藏东西的爱好。老大喜欢收藏书籍,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古玩。他们3个有一个大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互相欣赏。这个柜子的钥匙放在一个很精致的小钱箱中。有一天,老二带了一个老同学回家,准备让他欣赏自己最新收藏的一张稀有的邮票。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记者应港澳收藏界朋友之盛邀,到香港、澳门作了为期一周的访问和交流活动.我们在澳门大三巴旁边的花王堂古玩一条街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里欣赏了各式古玩,并在一家名为"唐艺馆"的古玩店里与老板和澳门收藏家丁圆女士进行了交流.随后,丁圆女士邀请我到她家里看看她的藏品,在澳门市中心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丁圆的家中,记者不仅获得了她写的书,还看到了她丰富的藏品,更为其中的精品所吸引.如记者欣赏到的那只清乾隆年间的茶叶末墨床,就让记者细细端详了好一会.……  相似文献   

18.
"不法分子"对你了如指掌 "是周先生吗?我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参展中心的马主任……"四川广元一家砖厂的老板周某平时喜欢收藏古玩字画,在国内各大收藏协会都注册过会员,接到这样一个邀请参展的电话并不意外.  相似文献   

19.
古陶瓷与古书画,是传统收藏艺术品中存世量最多的两个门类。相比较而言,现在去民间的古玩市场淘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陶瓷,如果收藏者当真的买来了,那么这些所谓的仿古瓷器就真成了赝品;转而去到艺术品拍卖现场竞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书画。  相似文献   

20.
案例1"买错"导致档口关门 去古玩市场购物需要眼力,在古玩市场做生意同样需要眼力,如果屡次收错东西,则很容易亏本,甚至导致档口无法维系,这里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收藏爱好者在广州西关开了一个古玩档口,一次他买了一个民国粉彩大缸,花了将近6万元.买州后发现买错了,去找别人退货时,对方已经跑了.另外一次他买了100多块墓碑,结果又买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