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着悠久深厚文化积淀的库伦旗,曾是水清林茂草丰,山秀沙绿的家园,被清朝皇家辟为天然猎场,游牧民族在这里聚居繁衍,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经久不衰的安代。世事沧桑。后来由于战火频繁,人口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垦耕,过度樵采,山川秀美的库伦水浊了,林稀了,草枯了,4700多平方公里的库伦大地,山沙两区各占一半。南部山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有大小侵蚀沟13700多条,水土流失面积2303郾1平方公里,年均流失地表土1560万吨,相当全旗表土被剥蚀0郾5cm,是柳河重要的泥沙源。北部沙区,沙丘连绵,坨甸交错,风起沙扬,…  相似文献   

2.
一九九八年夏季,柳河流域电闪雷鸣.大雨频降。而地处柳河源头的内蒙古库伦旗境内却波澜不惊,人心安定,山乡沙区一派郁郁葱葱。这是库伦人民南治山北治沙,长期对柳河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及生态建设的结果。不信东风唤不回库伦旗15个苏木乡镇中,有13个处在柳河重点治理区,流域面积为2860平方公里,占重点治理区总面积的71%。治理前,库伦旗山秃沟荒,风沙弥漫。旗南部点缀着720座光溜溜的山头,13000条浸蚀沟纵横交错;旗北部蔓延着360万亩荒沙地,风沙肆虐,内涝严重。粮食亩产只有4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百元。恶…  相似文献   

3.
在九曲柳河上游,燕山余脉与科尔沁沙地环抱着一块 4716平方公里的版图,这里就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库伦旗。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全旗有大小山头 720座, 20米长以上侵蚀沟 13730多条,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 97%。每年流出境外的泥沙达 1842万吨,相当于每年流失熟土层一厘米,流域面积占柳河流域面积的 70 6%,是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   流失区内无雨一片旱,落雨扒地皮,无风沙遍地,风起沙满天。“拼命干一年,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外地人到库伦旗走一遍说:“荒山秃岭云悠悠,有女不…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0)
<正>来到库伦旗,所到之处一片葱绿,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因缺少植被而满目枯黄。"如今的巨变,李洪源功不可没!"同行的人介绍道。今年59岁的李洪源,是库伦旗水务局水利水保站的总工程师。1980年,李洪源被分配到库伦旗林业系统工作。1982年,库伦旗被列为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八大地区之一,他被调到水利战线治理水土流失,一干就是33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全部献给了水土保持事业,库伦旗境内的700多座山头、1万多条侵蚀沟及河川沙海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如今,荒山荒沟绿了,  相似文献   

5.
库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全旗共有大小山头720座,长200米以上侵蚀沟达13730多条,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7%。每年流出境外的泥沙达1842万吨,相当于每年流失熟土层一厘米,是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1982年,在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库伦旗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区,库伦人民以此为契机,把小流域治理当做脱贫致富、振兴山区经济的根本。从那时起,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全旗每天出动上万名劳动力,上千台辆各种机械、农用畜力车,日出而战,日落而息。大张旗鼓地进行南治沟、北治沙、中治坡大会战。在这场持久的生态建设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  相似文献   

6.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属国家贫困旗 (县 )之一,全旗总面积 769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92 5%,被国内外专家喻之为“地球癌症”的严重裸露砒砂岩区占总面积的 15 8%,境内有大小支毛沟 24000余条,土地破碎,沟壑纵横,是典型的丘陵土石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制约全旗 26万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八十年代以来,准旗党委、政府始终把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群众脱贫致富工程做为全旗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在国家、自治区及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开展了皇…  相似文献   

7.
李海江 《实践》2009,(2):37-37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库伦旗委、政府带领全旗18万干部群众,连续26年奋战在4315平方公里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累计治理小流域75条、综合治理荒山沙地2374平方公里,使库伦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相似文献   

8.
戚效忠 《实践》2007,(4):27-27
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干旱、缺水、寒冷、风沙大是这个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在全旗62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就占97.7%,严重制约着全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全旗水利规划、水土治理工作重任的正镶白旗水务局,几年来为实现人  相似文献   

9.
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区,隶属通化市。全县辖11个镇11个乡,幅员3349平方公里,人口38万。柳河1902年建县,距今已百余年。 连绵起伏的长白山为柳河人民的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野生动植物资源达700多种,被誉为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说,中国自然生态失衡有7大"赤字":1.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和水蚀达3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2.北方沙漠化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每年新增2460平方公里。3.南方石漠化面积346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2000多亩。4.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20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1.
库伦沟,九千九百九十九。曾几何时,它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贮满了凄凉与辛酸。库伦人一代又一代,汗流如注地劳作,房诚地乞求,沧海桑田的奇迹却始终没有出现……公元一九九二年。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这一年,全旗粮食产量仅1.2亿公斤,农牧民人均占有粮食680公斤,人均收入只有530元,有5万6千余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也正是这一年,一纸公文在16万库伦人的心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库伦旗被列为全国贫困旗!好似冷水浇头,库伦人彻底清醒了:库伦还远没有走出贫穷的沼泽!库伦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责任和紧迫时光。不承认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我爱大柳河     
我爱大柳河□爱群在我的家乡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条童叟皆知的河——大柳河。家乡的人民一提起大柳河就联想到奋斗、丰收、希望……我从小在大柳河边生活,童年时代幼小的心灵里就深深地爱上了大柳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大柳河的爱也与日俱增,爱得热烈,爱得深切,爱得...  相似文献   

13.
"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的惨淡景象,曾一度是赤水一些农村地区因盲目毁林开荒、造成水土严重流失的真实写照.据统计,全市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土流失面积曾一度达到965.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3.6%,年均侵蚀土壤626.54万吨,侵蚀模数每年3478吨/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五月,从遥远的内罗毕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内蒙古敖汉旗以其卓越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就,同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市一起,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2002年度全球500佳”称号。这无疑给敖汉人注入一支兴奋剂,也是敖汉人“不干不行,干就干好;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精神的最好印证。敖汉旗是半丘岭半沙漠地区。50年代初,全旗8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荒漠化面积达630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76%。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000-8000吨/平方公里;北部沙地的沙漠化使这里几成生命的禁区,沙进人退,沙漠吞蚀了农田,赶走了村庄。土地的荒漠化使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马兰察布盟地处我国北部.西伯利亚高压寒流前沿,风多雨少,生态环境恶化,90%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全盟2100万亩耕地,就有800万亩风蚀沙化,森林覆盖率只有7.23%。境内已经形成一条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风蚀沙化带,剧烈沙化面积占60%以上,有些地方沙进入退,不得不整村外迁。1994年以来,乌兰察布人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创造了一种治理风蚀沙化农业的成功经验──乌兰察布模式,其核心内容是“进一退二还三”发展战略。即每建成一亩水浇地或旱作稳产田,就退下二亩风蚀沙化旱坡地,还林、还草、还牧。实施“进一退…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8,(7):I0004-I0004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交界。全旗土地总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镇。总人口7.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7.
杨文新 《实践》2009,(3):28-29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南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历史上的"多伦诺尔"是个水淖密布、草木丰盛的好地方。进入上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的增多、过垦放牧、滥垦滥伐及对土地掠夺式的开发,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使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土地草场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据2000年卫星遥感调查显示,全县风蚀、水蚀、沙化面积  相似文献   

18.
山头绿树环绕,山腰梯田层层,山脚水波粼粼,绿色的山梁连绵起伏伸向远方─—站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福生号流域的制高点,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在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的地区,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把15万亩的福生号流域治理成今天的模样,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宇宙地人自豪地告诉笔者。近几年来,全旗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 600平方公里,其中 2条流域通过水利部、财政部制定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工程”科技成果鉴定,评定为一千条示范小流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经过建国5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2001年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荒漠化土地面积达到2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3%;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0世纪50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80年代达到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扩大到246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扩展速度则高达3436平方公里。建国以来,我们已经有1000多万亩耕地和3525万亩草地成为流动沙地,有24000个村庄被侵吞、埋没,…  相似文献   

20.
鄂托克旗位于伊克昭盟西部,是一个以牧为主的牧业大旗,全旗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牲畜总头数139万头(只)。旗内有干旱硬梁地区1.5万平方公里,生息着约3万人、102万头只牲畜,分别占全旗总面积、从牧人口和牲畜总头数的65%、60%、73%,是全旗畜牧业生产的主战场。但是,由于该区地下水位深不易开采,加之年平均降雨量仅有270毫米左右,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大都集中在7-9月份),从而造成了人畜饮水十分困难。长期以来,每进入暑季,随着旱情的延续和蒸发的加剧,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大部分筒井缺水或干涸,牧民们不得不排队等候或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到几十公里外的基本供水井上靠拉运来解决人畜生存之水。据统计,干旱硬梁缺水地区的牧民每户每年花费的人畜饮水直接费用达3000-5000元左右,尽管如此,由于缺水牲畜只能隔天或隔两天饮一次水,牲畜质量没有保证,牲畜时常会因饥渴或突然暴饮而死亡,令人痛心不已,同时也有碍于安居乐业的稳定局面,干旱和极度缺水严重影响着硬梁地区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