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两部分,把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连接起来。他认为废除统治阶层的财产和家庭、对公民的教育则是实现正义的主要途径。正义观是柏拉图早期哲学思想中统摄一切的原则。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尤其是其关于正义的思想,构成了他最为重要的著作——《理想国》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忠国 《学习论坛》2004,2(11):17-19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特性 ,体现了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确立的伦理内含 ,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和防止两极分化的社会目标提供了价值取向与政策导向。现代国家制度中的再分配机制是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最重要的实践形式 ,建立和完善再分配机制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尔斯认为,正义即公平,分配正义的主题是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制度安排.在罗尔斯看来,所有的财富和收入都应该平等地分配,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据此,他提出差别原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在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时才是正义的,并强调市场和政府在实现分配正义过程中的各自作用.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思想反映了当代市场经济社会的某些一般特征,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的分配正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分配正义的思想蕴含在他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伟大构思之中。他以对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正义性批判为起点和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视角,以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设想了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阐述了分配正义的价值旨归,形成了自己的分配正义观。沿着马克思探究分配正义的基本逻辑和思想观点,结合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现实问题,需要从坚持"共享"发展思想为指引,注重调节生产关系层面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促进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结合,建构覆盖全面、发展均衡、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实现社会主义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5.
冷鹤琴 《求实》2006,3(Z1):3-4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不是对经济单方面增长的关注,而是有着深远的政治寄托。邓小平主张“开放促进内源性”发展。显示出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新发展观”思想。邓小平把主要精力投注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对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等发展目标都有所关注。在对中国发展的思考中,邓小平显然十分关注经济发展问题,但如果深入考察他的发展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面临发展经济巨大任务的同时,邓小平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综合全面的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观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和价值结构。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现,有着对人民…  相似文献   

6.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极端重要性。他独创性地为我国设计出了一个“寓稳定于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社会稳定模式,为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径。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习邓小平的稳定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毕生追求就是实现真实的正义。在马克思看来,正义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关于正义本质的探求,需要以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探析为基础。不管是罗尔斯、休谟还是马克思,他们都在对关于怎样达到社会正义道德道路进行探究,认为最有用的方式是成立社会制度与构造。马克思追求的正义需要在全社会中实现,不存在压榨与剥削。他将共产主义社会当作自身的最高憧憬,进而体现出实际真实的正义。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社会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全面发展思想 ,其基本轮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为此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 ,确立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并指出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研究邓小平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对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 ,对应用科学的发展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雅典民主政治濒临崩溃、极端个人主义衰败的形势下,柏拉图从正义原则出发,将正义理解为“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他的共同体——理想国。而这种建构对我们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追求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中重要的观念和思想。公平和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实现社会和谐,必须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放在突出的位置,没有公平和正义,就没有和谐。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围绕"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改革思想。2003年以来,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想体系的构成、具体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比较研究。研究工作的不足体现为:笼统研究过多,具体研究较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成果少;基础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的成果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对邓小平改革战略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炼"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阐发邓小平"杀开一条血路"的改革创新思想;进一步探讨邓小平人格风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和弘扬邓小平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环境正义"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环境运动,其核心是指如何处理生态资源分配的正义问题。"环境民生论"则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西方"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由于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其理论缺乏环境正义的维度,其价值归宿或者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资本的利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制度建设看成是协调人们之间生态利益矛盾的关键,包含了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并强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把环境看作是最大的民生,秉承一种"环境民生论"的价值立场。"环境正义论"和"环境民生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是手段和目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与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一致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中有着丰富的全面发展思想,其基本轮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为此,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确立了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指出了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研究邓小平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对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对应用科学的发展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十分丰富,他对社会冲突有着精确的认识和恰当的把握,对管理社会冲突的策略、途径、方法等有着精湛的论述。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冲突管理思想。发掘其精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方法、途径和策略,对当前社会冲突的管理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社会创造和积累的积极的政治成果和政治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且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又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上,虽然邓小平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并形成了思想体系,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谁为本的问题,是价值体系的核心问题,决定着社会的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具有根本的意义。邓小平人民为本的价值思想是他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既继承了唯物史观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又在理论上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为我们研究人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邓小平人民为本的价值思想,对于我们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霍秀荣 《求实》2013,(Z1):6-7
<正>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公平"一词鲜有被直接提及。然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对邓小平这样一位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的政治领袖和拥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中国人来说,他的思想中不可能不渗透着"公平"的思想痕迹。同时,必须看到,人们对公平的追求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历史条件,公平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对分配起支配作用这一思想在《导言》中突显;分配与生产领域不可分割;生产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话语体系中,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等都没有从生产的源头说明分配正义的实质,只在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存在的情况下抽象地谈论分配正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当代政治哲学分配正义的"祛魅"路径,为我们揭露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阿基琉斯之踵,重新认识社会的分配问题,进而分析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公正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中国实现了治理结构和社会领域的根本转型,在其逝世的同年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181318个。虽然他并未针对"什么是社会组织,怎样建设社会组织"这个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进行专门论述,但是,他遵循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思想,在宏观上从新型社会体制的视角,设想了社会组织的基本架构形式。这些丰富的社会组织建设思想蕴藏在《邓小平文集》《邓小平年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中,社会建设的分量越来越重,因为社会建设的好坏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然而社会建设的关键又在于民生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的民生建设思想需要我们去探讨并且吸取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后来的民生建设。本文从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出发,论述了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使我们更加了解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