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剑美 《法制博览》2009,(12):28-29
话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着民族主义者发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痛杀“洋毛子”乃至于与“洋毛子”打交道的“二毛子”“三毛子”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我中华杰出女首领慈禧太后审时度势,察觉到帝国主义在一天天地坏下去,而我大清帝国在一天天地好起来,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  相似文献   

2.
屈维英 《法制博览》2008,(11):49-51
大清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1年溥仪逊位,共有12位皇帝,历时296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后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世称“宫荒”,或谓“国统三绝”。其实,这三位晚清皇帝中,同治又是中国皇宫中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和宣统虽为皇帝,但都是从宫外“抱”进来的,光绪甚至是非皇室血统的皇帝。这种罕见的“宫荒”现象,预示着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相似文献   

3.
一、皇帝的老师也下岗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自从进入这一年后,老北京城就风波不断,新闻迭出。这不,4月11日刚死了恭亲王,4月27日,整个北京城就又哄传起了又一个天字号新闻:曾经给皇帝当过老师的军机大臣翁同龢“下岗”了。  相似文献   

4.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光绪一手开创了北大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相似文献   

6.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49-49
摄影技术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鸦片战争后传人中国。光绪十二年(1885年),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将自己请来的德国人来兴克为他拍照的相片,呈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慈禧看后大开眼界,便跃跃欲试,也想见一见这西洋景。可是在一些昏聩的老臣看来,摄影不过是洋人的“奇技淫巧”罢了,甚至他们认为所拍摄的照片,“非目睛之水,即人心之血”,愚昧地以为拍照就是摄取人的魂魄。  相似文献   

7.
陈桦 《法制博览》2009,(13):76-76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死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年仅38岁。 次日午后,慈僖太后在紫禁城仪鸾殿病逝,终年73岁。  相似文献   

8.
周英杰 《法制博览》2010,(19):44-45
应该说,从做太监的起点来看,寇连材的牌运并不算差。他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自阉人宫,一进宫门就获得了和当年的李莲英一样的好差事——给慈禧做梳头太监。能够直接为这位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服务,决定了寇连材在宫中的命运不会差到哪里去。果然,由于“侍西后久,颇得力”,其后,寇连材一度充任奏事处太监。  相似文献   

9.
聚庄 《法制博览》2010,(5):23-23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病死于西苑的仪鸾殿。在办理慈禧太后的丧仪之后,离慈禧太后死日还不到一百天,李莲英就于宣统元年(1909)的二月初二日离开了皇宫,这时他在皇宫内已生活了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已于今年5月20日宣布就职,其所发表的“就职演说”,总体上是好的,各方对于他充满期待。自1949年以来,两蒋主政台湾近40年,李扁主政20年。从“两蒋”到李扁,这是一个转折点,两岸由“争天下”到“分天下”,即由“正统”之争转向“主权”之争,由“一个中国”之争,转向“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会否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两岸将由“两个主权实体”之争,再转向“一个主权实体”之争,并进而转向一个新的统一的中国呢?这是大家非常关注和期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39-39
1934年,为了“围剿”红军,蒋介石要亲自去视察和慰问川滇黔将领。陈立夫决定让一个“替身”随蒋去贵州一线,以防不测。 陈立夫提出好几个人选,蒋介石都不满意。最后,蒋介石想到了结拜兄弟何云。陈立夫立即调来何云的照片,觉得此人果然形象与蒋极为相似。于是立即连夜派车到杭州接何云。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2010,(7):18-19
1937年“八一三”战事起来后,蒋百里正处于代理陆军大学校长时期。当时部队撤离上海,他也到了南京。蒋介石一见面就急切地问,此次中日战争,英美会否卷入漩涡?蒋百里答,可能,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又问,  相似文献   

13.
刘嵩 《法制博览》2010,(17):19-21
据考证,郑发系河南省许昌县河街乡(当时称灵沟镇)后郑庄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4月23日,兄弟排行老二,因按祖谱“魁”字排行,大名郑绍魁,因小名叫发,后叫郑绍发,亦称郑二发。哥哥郑大发早年夭折;弟弟小名合成,又名三发子,比郑发小3岁,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农历九月。郑发父亲郑福安,约在1891年于贫困中去世。母亲王采凤(与奉化蒋介石之母王采玉只一字之差),河街半坡铺人(一说是小王庄人,因民国初年王家家败无人,已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14.
水银河 《法制博览》2009,(19):43-43
在清代的诸位皇帝中,光绪帝是最具悲情色彩的一个。他倡导变法维新.振兴中华,但以失败被因告终,与珍妃的爱情又以珍妃被投井而终结,甚至连他自己都不能善终。1908年11月14日,73岁的慈禧弥留之际还不忘“关照”这位年仅38岁的外甥。更为可悲的是,在被毒死时(一说病死),光绪连自己死后的栖息之所还没有确定。这对于封建社会的皇帝而言是多么的可悲!  相似文献   

15.
清代福建科举的地位在全国已相对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科举大省的地位,乡试举额位于全国各省前列。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台湾成为福建的一个府,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为止。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台湾的科举考试完全按照福建省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6.
黄波 《法制博览》2011,(9):62-63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1905年9月24日),在北京的正阳门火车站发生了一件震动中外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廖述江 《法制博览》2011,(17):17-19
吴佩孚(1873—1939)直系军阀首领。字子玉,蓬莱人。清末秀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天津武卫前军当兵。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历任北洋第三镇参谋、营管带、炮兵第三标标统等职。  相似文献   

18.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月间,甲午战争爆发前几个月,光绪皇帝的宠妃珍妃得了好处为玉铭搞定四川盐法道一职,光绪帝禁不住枕边风,也就答应了。不过按照惯例,这一级别的新官放任,总要由皇帝召见一下,没想到,岔子就出在这召对上。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10,(20):80-80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和谈。有人向毛泽东提了一个尖锐而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  相似文献   

20.
1957年,作家徐光耀因受“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冤案的牵连,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地方劳动改造。他强忍着痛苦、委屈,在195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