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自己最初喜欢荷,是在孩提玩"问荷花,几时开"游戏的时候。当时,我对荷的概念很抽象,只知荷花到了六月才开,怒放的时候不但很美,而且很有张力,除此并没有具体物象的概念,我只是很喜欢荷花仙子这一角色。随着年龄的递增,我的认知面也在成正比递进,知道了能  相似文献   

2.
雨中的荷     
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雨中,当是何等的风姿呢?  相似文献   

3.
向往安详     
王蒙 《党政论坛》2013,(24):42-42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愤愤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着有定的时候少。  相似文献   

4.
正1981年我到师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系里没有开儿童文学课。大约是大三的时候,有一天,邻班一个女生对我说,83级开了一门儿童文学选修课,她想去旁听,问我愿不愿意跟她一起去。我小时候没有接触过"儿童读物",当然也没有听说过"儿童文学"。我觉得很新鲜,便跟她一起去了。大概因为是选修课,而且又是"儿童文学",同学们对这门课很陌  相似文献   

5.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6.
雨中的荷     
参加南戴河举办的荷花节,看惯了映日荷花的我忽然心有闪念:这满园盛荷在一片风雨中,当是何等的风姿呢?几天后的一日,天还没亮,我被窗外的一片雨声吵醒了。走到湖边,我的心一下子被强烈地震撼了:只见湖中那一丛丛荷花儿,仿  相似文献   

7.
杨绛 《党政论坛》2014,(8):41-41
听雨:无论在乡间还是城区,我喜欢听雨的声音,或者雷雨时分,或者小雨淅沥,雨让我有一种被包围的安全感与乐感,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夜晚时分,那种听雨几乎让我迷醉。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平是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的一个伟大目标,然而社会为什么应该是公平的,却无人能够证明,而且似乎是无需证明的,犹如平面几何中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是“公理”一样,无人能够证明而又无需证明。与社会公平同样重要的概念平均主义,至今在人们头脑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存在主义哲学的眼光来看,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平均主义恐怕也不是最坏的东西,否则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孜孜以求?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来分析,平均主义概念的出现,恐怕还要先于社会公平的概念。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狩猎和采集水平的生产力,人…  相似文献   

9.
无论世界变得如何奢华,我还是喜欢俭省。这已经变得和金钱没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是一个习惯。我这样说,实在是因为俭省的机会其实很廉价,俯拾即是遍地滋生。比如不论牙膏管子多么丰满,但你只能在牙刷毛上挤出1.5到2厘米的膏条,而不是1尺长。因为你用不了那么多,你不能把自己的嘴巴变成螃蟹聚会的洞穴。再比如无论你坐拥多少橱柜的衣服,当暑气蒸人的时候,你只能穿一件纯棉的T恤衫。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4,(6):11-11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地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公司的发展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开了很多次会议,智囊们也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好办法来。看到我每天忧心忡忡的样子,家人很是着急。一日,晚饭后,父亲过来和我闲聊,向我问明了原由。  相似文献   

12.
家庭 周恩来和邓颖超都很喜欢孩子,在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天真得象孩子。有时得知某个孩子和他们夭折的孩子是同年出生时,周恩来也会颇有感慨地和邓颖超说:我到上海参加领导三次武装起义,失败了;你在广州难产,我们的孩子夭折了。我如果不离开广州,我们的孩子可能活下来了。在  相似文献   

13.
石岩  北风 《侨园》2013,(9):42-42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句。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不论是水彩画还是中国画,荷花都以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阐释。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叶、蕾、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别有韵味的雅致、  相似文献   

14.
王宝文 《侨园》2014,(6):39-39
我曾有过抄书的经历,而生涯中的这—幕,却是从父亲为我伏案抄书开女的……那是在"文革"时期,刚转业到地方基层单位工作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靠边站了。由于受父亲的株连,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遭到人们的欺辱和冷落,同学们不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更为可气的是学校不发给我书本。这使父亲很伤感,只好在他下放的地方,向农家学生借来课本,晚上回到家,不顾蚊蝇叮咬,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抄写书本,白天还给人家,晚上再借来抄。经过几个晚上的鏖战,我终于有了书本,虽不像同学们的那样规整,但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15.
杨银禄 《各界》2010,(11):10-15
江青与李讷 李讷1940年8月3日生于延安(为江青所生)。江青不止一次跟工作人员说:“共产党员只有工作、工作,不应该生孩子,生孩子是党外人士的事。我生下李讷就是一个失误。我怀她的时候就不想要她,可是主席喜欢小孩子,我也只好生下她了。”  相似文献   

16.
陪县长喝酒     
我和县长是很好的朋友,现在我不得不承认,陪县长喝酒是件很累的活儿,这不是说我喝酒不行,恰恰相反,我酒量很好,能喝二斤白酒没事。问题是县长老喜欢让我讲笑话,我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专门收集笑话。那天喝酒.县长又让我讲笑话,县长说,“王作家,你讲个笑话。”大伙说,“王作家.县长都点名让你讲了,快讲个吧!”  相似文献   

17.
我去日本时候学习的一,是在去年4月就联系好的,一切费用由日方承担。由于那段时间北京很  相似文献   

18.
壹·声音     
《侨园》2013,(6):7-7
<正>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早上醒来的时候、每当坐下来的时候、在等信号灯的时候、在等车的时候、在走路的时候、在聚会的时候……你都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看手机?如果是,那么你就是"手机低头族"的一员了,但小心,这是一种病。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认为,智能手机越来越智能,但是使用它们的我们却未必如此。以下就是我们用智能手机干的十大愚蠢至极的事:1.没完没了地拍食品照片并进行图片分享。2.试图通过发短信来解决争论。3.在音乐会上将智能手机用作打火机。4.没完没了地自拍(包括对着镜头撅嘴照)。5.在公共场  相似文献   

19.
曾彦修 《各界》2013,(11):13-16
我的材料“六十一人案”平反柳暗花明 1978年8月,那个时候我们在很偏僻的东城,东城很偏僻的,走出去不远就是农田,几间小平房,大百科全书筹备小组在那里工作,我也在那里。那么有一天上午,大概9点钟左右吧,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猪圈里出现了这么一头猪:它很聪明。它知道自己的归宿,所以它彻夜难眠。终于有一天,它想到了一个办法——人类都是喜欢猎奇,那么,我何不做一头直立行走的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