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并不具有强制收看的要求,但百家讲坛却成了众多中国百姓被自发吸引在电视机前凝神贯注收看,甚至纷纷走进书店热买相关书籍的一道精神大餐。而反观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群众心里多少总是有着那么一点被动感、不情愿,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这一回我品《百家讲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中天 《学理论》2008,(4):86-88
看《百家讲坛》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主讲人?或者说,一个主讲人受到观众欢迎,靠的是什么?依我看是三条:学问、见解、个性。《百家讲坛》毕竞是“讲坛”,一点学问都没有的讲不了。当然,学问大得像陈寅恪、钱钟书.也不必。究竞多少合适,就靠各人掌握了,这是第一点。第二就是要有见解。《百家讲坛》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草根与精英为学术是否走向低俗而展开舌战时,超级电视传媒已是盆盈钵满易中天、于丹之后,读《史记》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新捧的人物。尽管近期诸如“文化奶妈”之类的“封号”,让这个节目的编导们感到有些尴尬,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个“百家讲坛”式明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庶人 《各界》2010,(5):75-77
2009年4月30日,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宣讲历史,说到秦始皇,多有褒奖之词。譬如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修长城,是为了“帝国的安定”,不是坏事,是正义之举。“帝国的安定”这句话,重复了两遍。在王立群教授看来,“帝国的安定”似乎是一种很伟大的至高无上的事情,是比千千万万人的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廉政文化研究》2010,(1):96-96
2010年4月17日,由南通市纪委、南通大学、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和南通电视台共同主办的江海廉政大讲坛第三讲在南通大学主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开讲。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担纲主讲,解读开元盛世与廉政之道,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6.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7.
《民主》2023,(3):56-60
<正>【领读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领导干部学国学组委会主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中宣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宣讲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读嘉宾。【共读】民进永州市委会经典论述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窦应泰 《各界》2013,(4):9-10
1975年4月5日,清明节。从当日凌晨时分开始,台湾岛上的千家万户,凡是正在收看“华视”电视节目的民众,都忽然发现在正常的广告节目中,彩色艳丽的屏幕之上,忽然变成了漆黑一片。那是电视台有意加入了一个黑色的插播卡。片刻,一排赫然醒目的白色大字从黑色的画面上跳了出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沉痛宣布: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总裁蒋公介石先生,因心脏病猝发,于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经抢救无效,不幸崩殂。终寿八十九岁……”  相似文献   

9.
郑亲波 《党政论坛》2009,(10):50-50
每个晚上,无数人收看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一幅全景彩色卫星云图,将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天气趋势直观反映出来,这其中饱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几代科研人员的奋斗心血。17年里,7个研究室200多位科技人员协同攻关,给卫星研制安装“千里眼”——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才有了我国第一张清晰准确的彩色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10.
姜斌 《瞭望》1997,(43)
有感于“学了报告好种田”●江苏姜斌10月上旬,笔者到启东市通兴乡采访几个种田大户,发现这些种植能手忙里抽闲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阅读有关报纸,已对江总书记的十五大报告有了较深理解。问农民何以对十五大精神如此关心,一位姓陈的种植户告诉笔者,学了报告领会...  相似文献   

11.
最投入孙丹林孙丹林是渤海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历史也成为孙丹林教授的爱好。孙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讲坛》之所以得到众多观众的青睐的原因:《百家讲坛》充当了桥梁,真切地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专家学者的灵活讲述,加上电视手段的运用,让《百家讲坛》这个安静的节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26)
著名交响乐作曲家王西城目前因版权问题正与中央电视台发生争执。6月9--’日晚7点32分,中央台第三套《音乐厅》栏目《全国交响乐团电视展演》播出了王西膜的“交响序曲”和“第一交响曲”两部交响乐作品。就在这个节目播出前半小时,王西城给记者的呼机留言:“这是我不同意播出的,请留意收看,可以录下来。”此前两天,记者曾经到王西域家中采访,就著作权法修改请他谈谈作为作曲家的心态。作为第四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王西鲜自称是“以生命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以表现人类灵魂为特证而具有深邂的内涵和宏伟的气势。1991年3月10日首次…  相似文献   

13.
近来,随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播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以他独特的讲授风格和演讲技巧,“俘虏”了亿万电视观众。“讲坛”上那个学识渊博、侃侃而谈的智者形象,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紧接着,他的著作《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也在图书市场掀起了畅销浪潮。“易中天现象”对于我们搞好部队基层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平起平坐搞教育”——教育中必须突出官兵的主体地位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在中央电视台刚一推出,就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视线。有些喜欢他的观众还专门在网上建立了“易中天吧”,有1480…  相似文献   

14.
唐毅 《学理论》2012,(28):174-175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传统文化精品节目,具有文本的切割与连贯相结合、学术性与大众性相结合、丰富的史料与主讲人的解读相结合等特点,在"毛概论"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特点,借鉴百家讲坛的教学方式,必将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传发 《民主》2011,(6):52-52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曾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钱文忠说:“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2011年1月1日《山东商报》——复旦教授称按《三字经》等标准培养孩子90%要吃亏)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中国教育电视”利用国际通信卫星向全国正式播出了。李鹏副总理在祝辞中指出:“卫星电视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人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只要能坚持收看教育节目,就会有所收益。它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培养各种专门人材的现代化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揭开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左右 《民主》2009,(12):53-53
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省从实际出发.依托已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以广播和点播两种方式,传输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成为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和文化惠民服务的创新工程。目前,全省226万农户可通过电视收看文化信息.6万个基层服务点和近50万农户可通过多种点播方式收看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杨葳 《民主》2007,(4):3-5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应人民网之约,作客强国论坛.以“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为主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张怀西结合主管过省市县三级教育工作的经历和民进中央多年来围绕这一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认真翔实地回答了主持人与网友们提出的问题,并坦陈了自己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对实现教育公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看法,引起网友的广泛共鸣。视频开播后不到10分钟,就有13万网友收看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王文华  陆华祥 《民主》2008,(2):43-43
通过《百家讲坛》讲座《焦裕禄》我们发现,过去我们对焦裕禄同志的了解还不够全面。还仅仅停留在不畏艰难、奋不顾身、舍己为民的革命精神上。而他临危受命时所表现卓越的领导艺术.更值得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20.
宁宗一 《民主》2007,(6):34-35
当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已是家喻户晓,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个别听众却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