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5月11日开始的菲律宾大选已尘埃落定,根据国会公布的选举结果,在2690多万张有效选票中,菲反对党爱国民众战斗党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埃斯特拉达获得1070多万张选票,他的主要对手、执政党候选人、众议长德贝尔西亚只获得436万张选票,埃斯特拉达当选下届总统,并将于6月30日宣誓就职,接替现任总统拉莫斯。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 2000年 11目底 发生一起轰动全国的 绑架秦,被绑架者是菲律宾的顶级公关人物达瑟,他拥有自己的媒体,并替多位菲要人做过包装。菲总统埃斯特拉达下令警察总监48小时内破案,然而,直到今日,达瑟仍生死不明。菲政要纷纷出面对这一事件进行谴责。菲报刊杂志在头版予以报道。电视广播也将其作为头号新闻。这是一起怎样的绑架案?达瑟又是何许人? 11月24日中午,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商业区马卡地的一个繁忙十字路口。前去参加菲前总统拉莫所午宴的萨尔瓦多·巴比·达瑟乘坐的白色丰田车,突然被1辆面包车和2辆小车挡住去…  相似文献   

3.
5月11日菲律宾举行20世纪的最后一次大选。参加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共有10名。登记选民为3400多万人,实际投票率超过80%。菲选举署认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是和平和有秩序的,标志着菲民主制度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在本届大选中,埃斯特拉达获得1052多万张选票,占选票总数的40%,当选为菲总统,并于6月30日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4.
现年62岁的菲律宾现任总统埃斯特拉达曾是银幕上倾倒过无数女孩的英俊小生.他最初是作为电影演员留在菲律宾人的印象中的.这位24岁时跃上银幕的性格演员,常常饰演劫富济贫的英雄,多次获得最佳男演员称号.埃斯特拉达的演艺成就甚至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1999年4月,在埃斯特拉达生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菲律宾大学主办了一次埃斯特拉达主演的电影展,重现这位总统的昔日银幕风采.纵情一曲诉衷肠  相似文献   

5.
浩瀚太平洋中犹如一叶孤舟的岛国菲律宾,近来成了世界瞩目的社会焦点.继曾在国际社会酿成轩然大波的菲律宾绑架国际游客人质事件之后,近日,菲律宾政坛又风起云涌.总统埃斯特拉达因涉嫌收受赌博集团贿赂的"黑金"而遭到42名众议员联名提出弹劾.弹劾风暴正呈愈演愈烈之势,总统埃斯特拉达是否因此而被赶下台虽尚未明朗,但其负面影响已导致菲律宾经济日益恶化,政治危机日益严重,各界人心动荡不定.曾以"风流人物"闻名于世的埃斯特拉达,如今已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他这个"风流人物",确是难看今朝了.由演员成功竞选当上总统的埃斯特拉达,其五彩斑斓的经历曾为各种媒体津津乐道,而身陷"黑金"弹劾风暴中心的突变风云,又使他成为新闻的高度聚焦点.  相似文献   

6.
一、菲律宾2001年经济概况2001年1月20日 ,是菲律宾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菲律宾前总统马卡泊加尔之女格洛丽亚·马卡泊加尔·阿罗约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埃刹大道上 (EDSA)宣誓就任菲律宾新总统 ,以取代被罢黜的“民选”总统埃斯特拉达。阿罗约以其所得的菲律宾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得到在埃氏垮台事件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菲律宾国内经济官僚与学界精英们的拥戴。舆论界普遍认为 ,阿罗约的当选弥补了被罢黜总统国家管理水平与能力低下的缺陷。因此 ,菲律宾2001年及其之后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然而 ,2001年经…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20日,现年54岁,身高只有1.48米的阿罗约凭借其清廉形象,在菲全国反击腐败的形势下,在菲军方和人民的支持下,在数以十万计群众的欢呼声中,正式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她是继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后,第二位登上菲律宾最高权力宝座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客串艺术家熬夜又喝酒菲总统写歌出唱片 熬了几个夜晚,喝了不知多少烈酒,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终于完成了自己31年来一直没有完成的事——为他写的第一首乐曲填上歌词,并在乐队伴奏下公开演唱了自己的歌。这首新歌已被收入一张民歌专辑。 埃斯特拉达在为他举行的专辑发行礼上对数百名乐迷和商界人士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到作词的灵感。但这首歌依然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也喝了不少酒。”  相似文献   

9.
致力扶贫的菲律宾总统强调,将专注改善民生,让人民居者有其屋,扫荡贪贿及进一步吸引外资。他谴责排华言论,并认为菲股市的风波是成长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自1998年高票当选总统以来,埃斯特拉达这位“贫民总统” 正处于民望最低点,面临经济振兴乏力、股市鬼闻、澳门赌王何鸿燊投资引发争议及出现排华言论等问题的困扰。亚洲周刊日前为此独家专访埃斯特拉达,以下是访谈摘要: 一些菲律宾政客、红衣主教辛海棉及报章对澳门赌王何鸿燊的批评引发争议,您对此有何看法?仍然欢迎何为菲律宾投资? 菲律宾是奉行民主原则的国家,因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与其他投资者一样,只要何先生遵守做生意的规章制度,他来菲律宾投资是受欢迎的。 另一项争议是最近对最佳世界股价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0日,菲律宾举行首次“自动化选举”,自由党候选人、参议员贝尼格诺·西米恩·许寰戈·阿基诺三世(Benigno Simeon Cojuangco Aquino Ⅲ)战胜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前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等9位候选人,成功当选菲律宾第15任总统。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总统收受赌博贿金遭弹劾 电影明星出身的总统埃斯特拉达最近被他的密友南伊罗戈省省长辛森揭了他收受非法赌博业主贿赂的老底.辛森本是菲律宾民间非法赌博的幕后老板,而埃斯特拉达总统转而支持另一位密友发展一种合法的赌博彩票,导致肥水自辛森处流入他人田.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1日,菲律宾举行了自1986年“二月革命”以来的第二次全国大选。这也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全国选举。全国3414万登记选民有约2700万选民参加了投票,超过了选民总数的80%。到5月11目投票正式开始为止,共计有10名总统候选人,9名副总统候选人,另外还有约200名众参议员候选人。这些数字都是创纪录的。在总统选举中,上届副总统埃斯特拉达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菲律宾独立以来的第9位总统。一、竞选力量强弱分明这次大选与前几届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较早就出现了政党力量强弱对比明显的情况。虽然创纪录地出…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纵横》2009,(9):112-112
1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因病去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全国哀悼10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阿基诺夫人逝世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31日)●1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因病去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全国哀悼10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阿基诺夫人逝世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慰问。●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北京会见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00年第11期曾报道菲律宾反政府的阿布沙耶夫武装劫持人质事件情况,时隔一年,2001年5月24日凌晨4时,24名全副武装的阿布沙耶夫分子又突袭了位于菲律宾西北部巴拉望省的度假胜地道斯·帕尔马岛,包括13名菲律宾华人和3名美国人在内的20名游客成了绑匪人质。菲律宾动用重兵解救人质,6月2日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军方当天在南部巴西兰省拉米坦镇共营救出了6名上月底被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绑架的人质。就在菲军刚救出6名人质的同时,阿布沙耶夫匪徒又袭击了在南部巴西兰省的一所医院,将医护人员和病人…  相似文献   

16.
●12月2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据报道 ,此次阿罗约总统访日主要就正在进行的菲日自由贸易协定 (FTA)谈判等综合经济合作协定 (EPA)问题与日方进行磋商。她表示 ,鉴于日本劳动人口逐年减少 ,菲律宾希望通过谈判 ,督促日方进一步扩大接受菲律宾劳动力的领域。●12月2日 ,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在河内会见了中国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他率领的中国政府卫生代表团 ,宾主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12月5日 ,据《人民日报》报道 ,菲律宾军方和警方近日联合成立“外交官安全特别部队…  相似文献   

17.
6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案,称这一法案将帮助菲安全部门加大打击恐怖活动的力度。阿罗约表示,颁布反恐法案是菲律宾“与邪恶势力斗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9.
巴基斯坦 1月1日,第9任总统拉菲克·塔拉尔在伊斯兰堡宣誓就职。朝鲜 9月5日,金正日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同日,前外交部长金永南当选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原代总理洪成南被正式任命为政府总理。菲律宾 5月11日举行总统大选,5月20日在任副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当选为共和国总  相似文献   

20.
埃斯特拉达:菲律宾特色民主的产物与替罪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被罢黜总统埃斯特拉达(以下称埃氏)是菲律宾历届当选总统中得票率最高的“民选”总统,曾被菲律宾人评价为继50年代马克赛赛总统之后最受群众欢迎的总统。然而,在执政后仅一年多便遭致来自各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并成为亚洲第一位遭受弹劾的总统,最终在民变、政变、军变的压力下黯然交出了政权。埃氏作为民选总统,政治生涯在任期仅二年半期间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其中缘由值得深思。本文试图从菲律宾特色民主为出发点,探索埃氏这位民选总统倒台的原因,并对菲律宾特色民主“EDSA第二次人民力量”的后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