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定的制度环境,孕育了辩诉交易在美国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辩诉交易在各种异议中能够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同时也造就了美国式辩诉交易的独特之处。关注辩诉交易制度赖以运行的各项配套措施,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实践的具体条件,为我国引入辩诉交易制度构筑坚实的制度平台,这是分析辩诉交易制度环境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辩诉交易制度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和内在价值,但始终没有在立法层面得到相应的支持。为了保障司法实践中的辩诉交易制度能够"光明正大"地被使用,而不是作为"潜规则"而存在,有必要使中国式"辩诉交易"立法化。为促进辩诉交易制度的有序运行,立法中应结合国外辩诉交易制度具体运作模式及我国具体国情,来规范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行使界限和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3.
从被害人角度看辩诉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衡平、对犯罪重在预防、公正与效率相协调、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是构建辩诉交易应有的理念。被害人应作为辩诉交易的主体享有广泛的辩诉交易权。国外辩诉交易存在对被害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中国引入辩诉交易应强化被害人作为辩诉交易主体的地位,扩充其辩诉交易权。有被害人的案件,非经被害人同意辩诉交易无效。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结案方式,已被许多国家所接受。笔者在本文中对辩诉交易优点及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阶段不宜实行辩诉交易,并对我国制约辩诉交易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契约观念是辩诉交易制度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基础,是这一制度在争议不断的责难声中仍然弥久不衰的内在动力。只有在弘扬契约精神、尊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国度,才能培育和支持辩诉交易制度的运行。从契约观的视角不难看出,辩诉交易中国化应予缓行;其在中国的移植与引进,当须诸方面促就国人契约观念之积淀。  相似文献   

6.
中国引入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诉交易作为一个典型的舶来制度能否中国化的问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缜密考察。司法制度之树生长的土壤、环境不同,移植就应当慎之又慎,否则,其效果可能是南橘北枳,食洋不化。辩诉交易制度的运行环境、文化基础和配套措施都和中国的法律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引进辩诉交易制度是不理智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7.
国际刑事法庭中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明确反对对最严重的国际罪行适用辩诉交易到辩诉交易合法化并广泛适用,到如今已鲜有适用辩诉交易的案件。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将辩诉交易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国际刑事法院则坚持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适用辩诉交易的前提。随着国际刑事法庭中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国际刑事法庭对待辩诉交易的态度已经从工具主义法律观为主导转变为以综合的法律观为主导,这种法律观念上的转变必将影响国际刑事法院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辩诉交易发展史来看,指控交易始终伴随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作为辩诉交易中重要的内容,指控交易广泛运用于美国刑事司法运行过程中。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借鉴辩诉交易合理元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完善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将该制度上升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也是对原有刑事司法制度和司法理念的突破。认罪认罚制度中新增的特殊不起诉,与美国指控交易有些类似,可能对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产生结构性影响。特殊不起诉制度蕴含着控辩双方进行罪数协商的内容。现阶段我国存在协商成本过高等问题会影响检察机关对特殊不起诉的适用,需要依赖突出控辩双方的主体地位、提高控辩双方决策能力等配套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司法所特有的,是英美等国家处理大量刑事案件,提高诉讼效率的一项重要制度。分析辩诉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和适用条件,有利于讨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适用的可行性,提出构建我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辩诉交易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动因、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司法环境与辩诉交易制度要求间的差距等问题的论述,阐明我国引进辩诉交易应注意的问题,进而对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的程序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长期受到我国法学界的关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确立,为我们重新审视辩诉交易制度提供了契机。我国法学界尽管已经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现状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但对其具体发展的历程和制约因素认识不足。乔治·费希尔教授的著作《辩诉交易的胜利——美国辩诉交易史》揭示了,辩诉交易制度经历了兴起、发展和彻底胜利三个发展阶段,是多方主体长期共同塑造的结果,而非顶层设计的产物。“激励机制”和“权力选择”共同作用,使得各方诉讼主体深入参与到辩诉交易之中,为该制度提供了持久的生命力。费希尔教授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审慎地看待刑事协商制度,更加深入地分析诉讼制度对诉讼主体的影响,产生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与美国辩诉交易相类似的制度,究其原因在于辩诉交易的实践价值.各主要国家普遍存在着辩诉交易的相关制度,对于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案件在程序上予以简化,并在实体上从轻处理.我国不宜全面移植辩诉交易.应当借鉴其合理内核,打破现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划分,重构我国的认罪案件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13.
源于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是否应该引进我国法律一直是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在争论的话题。本文在考察了辩诉交易的概念之后 ,认为应从广义上理解辩诉交易。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在起诉和审判阶段没有必要规定辩诉交易制度 ,因为根据我国法律原则及相关规定 ,已贯彻了辩诉交易的精神 ,且适合我国的国情 ,没有必要再去修改已有的原则及规定。但在侦查阶段有必要引入辩诉交易制度 ,在节约侦查资源的同时缩短破案周期 ,从快打击日益严重的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4.
浅析辩诉交易制度及其在我国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诉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高效、实用、民主等特色。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社会犯罪压力巨大和司法资源有限的两难处境,众多国家,包括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转而借鉴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并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具备了适用辩诉交易制度的司法环境,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辩诉交易制度以抗辩式审判方式、法官居中裁判为制度基础,辩诉交易是控诉方与辩护方出于理性作出的行为,通过博弈论对辩诉交易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辩诉交易在审理取证困难的疑难案件时,虽然不理想但却十分必要,是退而求其次的在公正与效率间寻求博弈均衡,是提高诉讼效益之必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诉讼实践的发展,辩诉交易的借鉴成为我国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讨论较多的是如何借鉴和适用辩诉交易。而辩诉交易的关键是控辩双方达成协议,被告人作出有罪答辩,即被告人自认其罪。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被告人的诉讼权利问题,本文对辩诉交易下的被告人权利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普通法的刑事司法经历了司法不鼓励自白、辩诉交易在实践中广泛开展并最终获得合法性地位的历史过程.当事人主义模糊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界限,辩诉交易的盛行与对抗制诉讼的低效率、不可预测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国的辩诉交易因其导致司法腐败而备受争议.在我国,由于并不存在实行这一制度的内在机制和压力,辩诉交易应当缓行.  相似文献   

18.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存废之争及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存废之争及其评析祝二军一、辩诉交易透视辩诉交易(pleabargaining),又称辩诉谈判(pleanegotiation)、辩诉协商(pleaagreement),是美国刑事诉讼制度之一,诞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辩诉交易第一案"的发生引发了中国法学界对"辩诉交易制度"这一外来法律制度的热烈探讨。这些年从未间断,并在研讨中不断深化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涉及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与中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比较。从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存在诸多不足,可以通过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优点,来促进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辩诉交易制度及在我国公诉中的适用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辩诉交易权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应有之义 ,辩诉交易制度在英美法系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的德国都获得了长足发展。起诉便宜主义及检察机关依法拥有撤回和变更起诉的权利在我国刑诉法上的确认 ,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中也有适用辩诉交易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