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当前 ,在依法行政的实践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不利于依法行政的积极推进。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问题既是其中之一。本文仅就加强依法行政过程中行政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浅的表述。一、行政道德在行政权力运行中的功能行政权力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力量 ,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行政权力运行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运行和行使行政权力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因此,研究和探讨依法行政的有关问题,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治化,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行政管理中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时要在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 ,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按法律规定的具体规范处理行政管理事务。依法行政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人民意志的基本制度 ,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本文拟就依法行政问题进行探讨。一、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 ,要求享…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江泽民同志1996年2月8日在中央举办的法律知识讲座上强调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他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会议上又说:“我历来主张,抓普法,既要重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更要重视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干部依法行政应当树立以下十大法制观念:一、行政权源于法的观念。依法行政,其基本含义是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依法治市工作,尽快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城市,1997年深圳市委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的“一切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提出了尽快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的要求。市委认为,为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内容和要求,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是十分必要的。为科学、合理地开展这项工作,深圳市法制局论证、起草了《关于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若干意见》,同年9月,深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若干意见》,决定在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这是对政府机关行政执法的要求,也是对政府机关行政决策的要求。按照美国管理学家西蒙的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可见,政府的行政决策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是从根本上实现依法行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试就深圳市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实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提出一些建议。一、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法律制度,是指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内容是依法行政。这是因为:与司法机关相比,行政机关管理的领域最广泛;与人大和司法机关相比,行政机关所管理和服务的事务最繁杂而且其中许多事务具有专门性、技术性强的特点;最重要的是行政管理最经常、最直接、最具体地关系人民的权益,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也最多。所以,立法方面,关于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最多;执法方面,行政执法任务最繁重,也最容易发生违法行为;裁判方面,由行政机关复议和解决的纠纷数量最多。由于这些因素就使依法行政成了依法治国的关键内容。为此本文就依法行政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是一个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其中,各级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则成为依法治国能否全面实现的关键。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法行政的中心含义是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必须有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的规定。法律之所以成为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是源于法律的特性、功能以及行政管理的性质。 从法律的特性和功能看,第一,法律具有形式上的合理性、客观性和普遍性,它能比较…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这在我党的纲领性文件上是第一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般认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要求国家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其基本点就是依照法律切实保护公民的权利和严格控制国家权力。其中,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与行政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要求行政公开,把行政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因此,行政公开是实现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1.
坚持依法行政是推行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的关键。而依法行政必须转变行政机关人员的传统观念 ,树立起与依法行政相适应的四种理念 :树立现代法治理念 ,摒弃“人治” ,崇尚“法治” ,坚持法律至上 ;树立民主理念 ,实现民主法治化 ;树立平等理念 ,平等行政、公正执法 ;树立“德”、“法”并举理念 ,既要有强烈的法治观念 ,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依法行政的现实制约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坚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依法治国的难点所在。依法行政,或称行政法治,它是依法治国原则在行政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3.
张振勇 《求知》2015,(1):46-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建设法治机关,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各级行政机关一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机关,在依法治国中担负着最大量、最重要的执法任务,没有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治国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支柱。所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而这一重要环节的保障,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且需要厚实的民主法制思想作根基。行政法治化的基本目标和效果,就是达到行政的合法化,只有合法的行政,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合法有效是行政法治化的实质要件。国家的行政活动只有同时具备合法有效的条件,整个国家行政法治化的实现才会有希望。 一、树…  相似文献   

15.
7月上旬,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就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召开全国性的专门会议,这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由此可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这是由行政机关在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决定的。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许多规定主要是靠行政机关来贯彻执行的,有专家说,依法治国80%以上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必然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  相似文献   

16.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两者都需要严格的程序制度予以保障。“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1]随着我国政府加入WTO和依法治国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更应该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理性、参与和效率等价值要求。通过一些具体制度的设定,如行政公开制度、听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回避制度、不单方接触制度、告知制度、时效制度等,以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和保护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实现依程序行政、依法行政,使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真正走上法治的轨道,更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7.
袁杰 《学理论》2013,(19):43-44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目标。法治原则在行政机关的体现是依法行政,我国有"行政优越"的历史传统,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但从实践上看,部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无视公民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依法行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观念日益明确,依法行政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内容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才能自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更好地发挥依宪行政职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执政党和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和目标 ,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一、要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法治 ,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原则和方法 ,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早在 1978年 12月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对于依法治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确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是运用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并从制度上保证“法治”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实施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任务,尤其是行政机关,大量的法律、法规,包括经济方面的以及和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许多法律、法规,都要靠行政机关去实施、去落实。因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程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