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私人侦探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但市场对其有着广泛的需求,所以变相的经营业务早已存在,且市场秩序相对混乱。构建私人侦探制度是规范私人侦探行业,保障其有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阶段,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具有一定积极意义:1.能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有助于将刑事司法改革引向深入;2.有利于实现司法正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3.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因此,应允许其介入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4,(8):10-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新行业、新职业也随之不断萌生。到目前为止,“私人侦探”虽未取得合法地位,但它却已经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私人侦探公司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搜集证据提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私人侦探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及其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私人侦探应否以及如何介入刑事诉讼中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中有利于维系控辩平衡、保障被追诉方的辩护权、提高被害人的举证责任能力并监督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节约诉讼资源.目前,侦查学界对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的异议及其理由要么可以从法理上得到解决,要么可以通过立法进行规范.目前私人侦探在执业过程中完全处于混乱无序的境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制定专门规范私人侦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私人侦探行业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在现实社会又有发展的必要,但其合法性地位至今未被国家认可,而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国情。本文就私人侦探存在的利与弊做了初步的分析,主张应尽快规范私人侦探行业,我国对私人侦探不应再持排斥态度,应顺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立法,尽快将私人侦探行业纳入法制轨道,使其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6.
私人侦探业在中国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在对司法进行改革的呼声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学者提出在我国建立私人侦探事务所的设想。私人侦探作为一种职业早在19世纪中叶,在欧美等地区就已发展起来,目前在世界各地已被广泛采用,并且已和律师等行业一样,成为一种热门的职业。但在我国至今却未被得到认可。那么今后私人侦探会不会在中国得到发展呢?回答应是肯定的。首先,我国现行法律不与私人探业的活动相悖,而且我们的法律从来是鼓励公民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在一些法律规定中还强调私力行为和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规定。当前严峻的社会现实却…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社会》2004,(8):4-7
几年前,中国“私人侦探”们名不正言不顺,大多数还只能在街头的电线杆和居民楼的墙壁上张贴一些传单。如今在许多大众媒体、甚至不乏一些颇有影响的媒体上,已充斥着“私人侦探”们公然招揽业务的广告。在搜索引擎键人“私人侦探”的关键词,会闪现出众多的网站。侦探公司在网站上对自己的业务有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王晓 《法制与社会》2011,(16):263-264
私人侦探一称呼起源于西方,是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在我国现有法律体制下,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私人侦探这一行业进行规范,也就是说,私人侦探虽然在我国长期存在并且有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它目前是不被我国法律所认可的。然而,私人侦探却一直行走在法律边缘,即使被打压也顽强存活了下来,那到底私人侦探是否应该合法化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阐述支持私人侦探的合法化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肯定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对于反对私人侦探介入刑事诉讼的种种理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这些难题均可以得到解决;要真正发挥私人侦探的积极作用,必须立足国情,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和行业规则。在明确私人侦探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对私人侦探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主管机关和准入制度以及受案范围和收费标准等问题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私人侦探业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并且在发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与管理上缺乏明确、必要的规范具有一定联系.为了保证私人侦探业健康发展,必须对其强化管理、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墨镜、礼帽、烟斗、风衣,这样的穿着打扮会让您想起谁来?是柯南道尔笔下的名侦探福尔摩斯,还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出的大侦探波洛?不管是谁,都跳脱不了一个带有些神秘色彩的职业--私人侦探.而私人侦探也早已走出了书籍、影视剧等虚拟世界,走进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只是,他们似乎生存在一个灰色的边缘地带,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本文指出如何给他们一个定位,给他们一个在法律上得以认可的身份,去规范和保护这类从业者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2.
私人侦探事务所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几年,在我国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在兴起——私人侦探事务所。这些侦探事务所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其工作的任务和内容都大致相同:代理民事事务的调查访问,收集相关的资料,为当事人提供调查、查询服务。这种私人侦在国外早已有之,柯南道尔的著名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就是描写的一位私人侦探。这是几百年前的事了,至今私人侦探在西方仍然方兴未艾。然而,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国体与国情都与西方有不同之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西方盛行的私人侦探,是否也适合我国?在1999年10月24日的中央电视台《今  相似文献   

13.
私人侦探制度是加强律师调查取证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已经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被法律所承认,但是实践的巨大需要推动其迅速发展,刑事诉讼中在不久将来肯定将会大规模的出现。本文指出有必要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且对一些有关私人侦探制度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应具有“私人侦探”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保护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人类生存的轨迹实质上就是一条不断地进行自我保护,竭力排除各种风险,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轨迹。律师与私人侦探业,就是由于人们为了从法律上寻求保护,从。G理上得到平衡,但又不熟悉法律,缺乏调查取证的能力等原因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中国,虽然私人侦探业目前尚未被认可发展,但私人侦探行为自远古以来就已存在了。士。遇到私有财物遗失,亲友被他人杀害等案件,除报告官方以求保护外,人的本能总是促使自身或求助他人设法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这种自身或求助他人寻找失物、追踪杀人犯的本能…  相似文献   

15.
1992年,上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侦探机构1993年,公安部下发的<关于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通知>中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各种形式的"民事事务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同时禁止公安机关、武警部队的任何单位(包括公安、武警的院校、协会、学会)和个人(包括离退休人员)组织或参与"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提起私人侦探,您的脑海里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福尔摩斯和波洛等传奇式的人物,他们瘦削的脸庞、干练的身材、睿智的神情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身怀绝技、足智多谋一定让您钦羡不已,他们的来去无影、行踪不定一定让您颇感神秘.……  相似文献   

17.
德国刑事诉讼法证据禁止制度分为证据提出的禁止和证据使用的禁止,在其中又有更加详细的2级分类。其中独立性的证据使用禁止,由于侵害了公民的宪法权利而导致实践中争议频出。实践中,通过目记,录音磁带.秘密拍照,录像以及私人侦探所获得的证明材料以及“二手证据”是否在诉讼程序中能够合法地使用,我们要着重关注。  相似文献   

18.
偷拍性光碟敲诈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检察风云》2007,(3):48-49
打工者陈跃高婚姻遭遇不幸后,办起了婚姻调查所,当上私人侦探,专门处理第三者插足纠纷.不想,这位自以为聪明的私人侦探,为了快速致富,一念之差竟干出了荒唐之举:在洗浴中心安装摄像头,偷拍他人的风流韵事,制作成性光碟进行敲诈勒索.……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4,(8):5-7
两三年前,名不正言不顺的"私人侦探"们,大多数还只能在街头的电线杆和居民楼的墙壁上张贴一些传单,可如今在许多大众媒体、甚至不乏一些颇有影响的媒体上,已充斥着"私人侦探"们公然招揽业务的广告,许多广告还刊登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幽灵炸机犯     
彼德兔 《江淮法治》2012,(18):48-50
五年前,一名叫鲍勃·巴里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特工,在赴伊朗进行私人侦探工作时神秘失踪,FBI悬赏100万美元寻找线索。2012年1月,巴里被解救回美国,惊魂未定的他向媒体披露了一个惊人消息:“是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