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见闻     
“多活了一天”应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邀请,我于2000年12月赴英国参加了“19世纪中国地方政权与社会学术研讨会”。12月17日上午11时半我从北京起飞,到达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是17日下午3时半,北京到伦敦有8800多公里,飞机平均时速为900公里/小时,实际上飞机已飞了10个小时,只因两国时差相隔8小时,所以到英国后才是当地时间17日下午3时多。后来,我和陈春声教授开玩笑说:“如此算来我多活了一天。”他说:“回国时又顶过来,还是一样的。”英国科大卫博士原来讲好要来接我,可是我出了机场竟没见到他,觉得有些纳闷,真要是无人来接,让我直接到牛津大学找他们还真有些难办,因为我不懂英语。不得已我又拉着行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3,(44)
事件 ●当地时间24日下午4时零2分到6分,3架协和超音速大型客机接连在伦敦希思罗机场降落,宣告这款曾在世界航空界显赫一时的飞机走完了它27年的光辉历程。协和飞机巡航时速达到2180公里,最快为音速的两倍,是英国和法国于上世纪60年代末合作开发的超音速大型客机。  相似文献   

3.
到底是什么给英国带来了仇恨的种子?英国该不该追随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惊魂甫定的英国人,在伦敦7月7日的连环爆炸发生整整两个星期后,又一次听到从伦敦地铁和公交车上传来的爆炸声。伦敦当地时间21日中午发生的爆炸造成1人受伤,伦敦市5条地铁线路随即被关闭,伦敦的警戒级别也被提升为黄色。  相似文献   

4.
英国简氏集团总部位于伦敦南郊的科尔斯顿小镇上,它以提供军事信息和资料而驰名世界。不久前,记者从伦敦来到这里采访。简氏集团《简氏防务周刊》的出版人保罗·比弗热情地说:“根据我的记忆,你是访问我们简氏的第一个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5.
彭迪 《瞭望》1987,(37)
6月里的英国,细雨蒙蒙,凉而不爽,偶尔遇上几个晴天,人们就格外高兴,见面相互祝贺。这同30年前的情况相比,似乎没有什么两样。那时期,我在伦敦度过了四五个春秋,从不记得有夏日炎炎之感。 此次去英国是应“英—中中心”邀请,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会后又蒙新华社伦敦分让社长于谷的感情接待,逗留了几天,使我有机会见到多年久违的许多英国老友,还抽空到30年前在伦敦时常去的大街小巷漫步怀旧一番。故地重游,不免有些今昔不同之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家信     
梁良 《侨园》2001,(2):31
爸爸、妈妈你们好: 来到英国已经快3个月了,一直没给你们写信,真对不起,有的时候,我非常忙,所以没有时间给你们写信,请谅解。刚来英国的时候,觉得很多东西都不适合我,一下飞机,就看见一片一片的三四层楼房,天一直是阴着的。在地铁上遇见一个美国人和他说了几句英语,并且我也听明白了他说的是什么,所以很高兴,觉得我比其他刚来的还是有优势的。到了家里一看,条件还不错,我住在三楼,只是屋子太小了,不过屋子里还是很暖和的,厨房也很大,并且有淋浴。靠近路边走不远的路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篮球场,每到周末我都去那里打篮球。我住的周围都是土耳其人,所以英语的环境并不好,但我有信心学好英语。我到英国的第二天就去了“中国城”。那里在伦敦的中心,很热闹,并且看  相似文献   

7.
伦敦专电 伦敦市中心繁华的牛津大街东头,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大楼。这就是英国工业联合会的所在地一伦敦的中心点。英国朋友说,它位于伦敦中心,另一方面它又是英国工业的总部。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微风和煦的仲夏夜,在繁华的伦敦城里,我正在自己的寓所里一边与两三位旅居英国的中国文学艺术家朋友聊天,一边欣赏着伦敦调频音乐台播放的音乐。突然,一首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乐曲从音响中清晰地流了出来,我们不约而同叫了起来——《梁山泊与祝英台》! “一定是陈美的作品,”我肯定地说。“她真了不起,在西方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方面没几个人能比。”一位画家朋友说。  相似文献   

9.
彭迪 《瞭望》1987,(40)
30年前我初到伦敦,在一位退休的老医生家里的楼上租了两间房住下,并开始工作。那是在伦敦西区的一条小街上。 多年难忘 夜半铃声 有一天,夜深人静,电话铃把我叫醒。 “喂!我这里是电报局,你是彭迪博士吗?”英国人很讲礼貌,猜想我可能是个有学问的人,如果是博士而叫先生就有点失礼了。 “不!我是彭迪先生”,我主动作了更正。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戴爱莲已来伦敦,我赶紧去访问她。这位著名的舞蹈艺术家今年已六十九岁,但她精神抖擞,语言铿锵,说话时还不时地做一、两个舞蹈动作,使人感到仍然挺年轻。去年七月,她刚从英国回去。十一月,作为艺术指导,她又陪同中国芭蕾舞演员参加了第一届巴黎国际舞蹈比赛,这次比赛中国演员荣获一项特别奖。接着,英国现代舞剧院又邀请她于去年十二月观摩了十几场英国芭蕾舞和现代舞,直到今年一月,才离开伦敦回国。她就是这样不知疲倦地为中英文化交流、为中国现代舞和芭蕾舞的不断发展而奔走着。  相似文献   

11.
伦敦专电 初春的伦敦仍是寒风凛冽,冷气袭人。著名的皇家兰开斯特饭店门口聚集着一群来自英国各地的抗议者,他们手中举起的大牌子上写着——“这是英国工业的敦刻尔克!”这是3月15日发生在伦敦的一件令英国人伤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正1947年,英国整个煤炭工业实现了国有化。当1952年冬天采暖季开始时,全国煤炭管理局积极提倡家庭采暖使用"含有碎块的煤屑"。它大张旗鼓地宣布,含有碎块的煤屑将从1952年12月1日起被免于定量配给。四天后,12月5日,灾难降临了。伦敦每周死亡人数持续升高。然而,这一次灾难并非来自敌人的轰炸机,而是来自伦敦自身。逆温、低温、缺风这些气象条件罕见地  相似文献   

13.
林海 《瞭望》1984,(14)
一些英国朋友最近在谈到英国社会犯罪日增的现象时,深感忧虑和不安。一位在报馆工作的女打字员说,她每次上完夜班回家都提心吊胆。她拿出一个像唇膏一样的小筒告诉我,这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防身警笛,她随身携带蓿,至少可以壮壮胆。她甚至十分认真地劝我也去买一个。一位家住伦敦城南的英国朋友向我抱怨,他家已经失盗两次,连电视机也被偷走了。另外一对老年知识分子夫妇则感慨万分地说,如今的英国是礼仪日衰,世风益下,罪案渐增。  相似文献   

14.
于谷 《瞭望》1985,(24)
伦敦专电 日程紧凑的七天,转眼便过去了。赵紫阳总理已于八日乘专机离开了海峡这边的英国,风尘仆仆地飞往欧洲大陆,继续他的西欧三国之行——对联邦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对英国的七天访问,为时虽短,但当人们回顾这些天时;中国人也好,英国人也好,大概都会同  相似文献   

15.
彭迪 《瞭望》1987,(38)
“你过去在英国待过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常有人这样问我。 不假思索,我的答复是“伦敦大雾”。 像伦敦这样的大雾确是世界少见。降雾之时,不仅抬头不见天日,甚至伸手不见五指。空中、海上、地面交通停顿。大雾逼人,呼吸都感到吃力。那时期,钱行和我或上夜班,或傍晚应约外出,看朋友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开车出门的时候天气还比较晴朗,夜深返回的时候遇到过几场弥天大雾,不用说驾驶汽车,步行也相当困难。怎么办?待在马路边过夜  相似文献   

16.
滑落井底2010年10月28日,两天后就是万灵节了,在英国,这是个最重要的节日。19岁的我,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灵节。我刚到爱丁堡的家,母亲却不在家,我想用手机与母亲联系,可手机没电了,我就接上充电器插在客厅电源的接口处。然后,我决定去看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它坐落在  相似文献   

17.
杨翊 《瞭望》1984,(16)
伦敦专电今春以来英国外交出现的新动向,特别是它对苏联政策的变化,是近来伦敦新闻界人士见面时的一个经常性话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匈牙利后,接着亲赴莫斯科参加安德罗波夫葬礼。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斯德哥尔摩会晤葛罗米柯之后,又宣布订于七月初访苏。苏联第一副外长科尔尼延科三月底访问了伦敦,同豪等英国高级  相似文献   

18.
江红 《瞭望》1988,(13)
位于伦敦金融城以东、泰晤士河北岸马克街的国际石油交易所,是目前欧洲唯一的石油期货交易所,主要从事柴油、汽油和燃料油等交易。最近,我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的两位同志趁参加英国石油学会活动周之机,前去交易所参观。  相似文献   

19.
杨利伟 《党政论坛》2013,(18):22-23
1992年,我在新疆飞行的时候,我的飞机在超低空飞行时,遇到了空中的停车。大家知道,飞机的空中停车跟地面不一样,不能把飞机停在那儿,说我们下来了。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飞行员,不会想到你自己的安危,你想到的肯定是你的任务和飞机。当我经过一番的应急处理,把飞机又安稳地降落到跑道上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责任,更多的是一个职业的责任。因为你是飞行员,飞机是你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伦敦专电 8月是英国传统的休假季节,但在从事对华贸易的英国48家集团的总部办公室里,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在为中英贸易史上最大的英国贸易代表团10月访华进行紧张的组织筹备工作。48家集团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家民间贸易团体,总部设在伦敦金融城罗兹伯里大街上一幢三层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