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广东民政杂志社网站正式开通。广东民政杂志社网站是我社宣传贯彻国家民政工作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传播现代社会管理理论知识,报道广东省民政工作状况和实践经验的重要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9,(4):F0003-F0003
昆明市贴近群众切身利益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自觉做表率,把关心民政工作、支持民政工作当作关注民生的大事,经常讲,深入抓。民政部门把保障民生、服务民众的事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发展、抓促进、抓落实。  相似文献   

3.
王然 《中国民政》2010,(5):14-19
<正>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民生是贯穿民政现代化建设始终的核心主题。解决民生问题将成为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因此,准确认识和全面理解民生概念,深刻把握民生民政的基本特点,着力创新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制度,对推进民政管理科学化、构建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体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杜清平 《中国民政》2010,(1):F0003-F0003
近年来,重庆市开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立足民生干民政、干好民政保民生,着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着力提高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盘大做强民政事业。创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三连冠,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市民政工作创新奖等。  相似文献   

5.
刘洪 《广东民政》2010,(12):4-5
加强民政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要求.也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民政法制建设关系到改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民政立法是党和国家爱民之心、为民之策、利民之举的法律体现。全省民政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加强民政法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民政民生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民政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对于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己任的民政部门而言,必须进一步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强化责任担当,以"提升底线民生、夯实基础民生、发展品质民生"为重点,加快民政"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均等化、标  相似文献   

7.
吴洪彪 《中国民政》2012,(10):38-39
民政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民政工作做好了,得益的是百姓、推进的是和谐。全面贯彻落实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和江苏省民政会议精神,必须增进民生幸福、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颖  李颖耀 《广东民政》2009,(5):F0003-F0003
4月16日,《广东民政》杂志社在省厅办公楼会议室召开厅各处室(局)及直属单位通讯员会议,会议由省厅政策法规处潘正钦副处长主持,会议主要商讨《广东民政》杂志如何在厅各处室(局)及直属单位的密切配合下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提高办刊质量、拓宽发展空间,继续发挥好民政宣传主渠道作用,更好履行“为民政、民生鼓与呼”职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2013,(10):F0002-F0002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围绕服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把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与推进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试行”政社互动”,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率先建立“民生自然灾害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率先实施全民普惠殡葬服务和绿色殡葬政策:率先建立优抚对象补助、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长胜 《广东民政》2009,(10):5-6,1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广东民政》杂志第六届笔会。这是广东民政宣传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今年以来的全省民政宣传工作及《广东民政》杂志办刊经验,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民政宣传任务及《广东民政》杂志发行工作,以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创造性劳动推动全省民政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相似文献   

11.
任新华 《中国民政》2011,(8):41-41,46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实施"六五"普法工作。民政部门承担着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建设、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等重要职责,做好民政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健全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政系统“六五”普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民政职业教育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民政事关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民生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民政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指明了方向。一、党的十九大对民生工作的重视为民政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民政职业教育起步于民政干部教育。针对全国民政干部队伍存在的学历低、年龄偏大等问题,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要积极开展民政干部教育。为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近期,长沙市民政改革注重突出问题导向、民生导向、需求导向,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力争今后三年内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区治理、殡葬管理"五位一体"的民政改革,推动民政事业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民政工作的本质决定了民政部门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民政部门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正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愁,才能使民政事业永葆发展生机和活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基在基层一线,只有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位,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广大民政干部只有牢牢把握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深入群众中间,以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政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民政为民的核心价值取向,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时代性的民政科学理论、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经费保障等体系,满足现代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民生基本需求的民政。现代民政职能是解决民生疾苦的重要载体,落实民权发展的有效平台,维护民利公平的社会杠杆,推进民德风尚的强大驱力,畅达民意诉求的直通渠道。  相似文献   

16.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最近,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密集印发了疫情防控期间关于民政服务机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等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和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关心关怀,进一步凸显了民政在疫情防控全局中的作用,为全国民政系统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吉安市各级民政部门勇担重任,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全面提升了吉安民政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坚持保障扶贫"三抓好",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抓好"救急难"。依托"救急难"工作机制,在乡镇民政所、街道办事大厅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为每村配备1名村级民政专干,构建起覆盖广泛的社会救助服务网。二是抓好"两衔接"。积极做好农村低保和扶贫两项制度衔接,扶贫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9,(3):F0004-F0004
江苏省宜兴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已任,致力改善民政对象生活条件,社会救助、慈善募捐、社区建设,双拥优抚、居家养老等民政工作在创新中发展。近几年,被评为江苏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先进集体,无锡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正>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河北省曲阳县实施"五项举措",全面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一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县级层面,成立县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全县民政民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乡镇、  相似文献   

20.
日前,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在第十一次全市民政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政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民政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