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党史》2011,(4):I0001-I0001
张太雷(1898—1927),男,汉族,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共党员。张太雷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  相似文献   

2.
<正>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还是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创作了40多首诗歌,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实描写了普通民众的苦难,大声呼唤人民奋起斗争推翻旧世界。邓中夏的“红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他在觉醒年代觉醒。1920年3月,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中夏参加了李大钊领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他又参加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在逆境中王文珍邓中夏,这位我党早期杰出的-人运动领袖,在王明宗派集团的打击迫害下,默默地度过了他短暂一生的最后岁月。然而,正是在这段蒙冤受屈的日子里、他那坚强的党性和崇高的品德,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种祸莫斯科1928年4月,邓中夏怀着激...  相似文献   

4.
正1924年11月,中共中央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刊物《中国工人》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称赞一位刚刚出狱的同志是"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他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李启汉。李启汉是湖南江华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结识了毛泽东、邓中夏等人,并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7.
正李启汉(1898—1927),曾用名李森,乳名志生,湖南江华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著名工人运动领导者。1920年四五月,与邓中夏一起来到上海。8月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最早的一批团员之一。随后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主任、  相似文献   

8.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党58名早期党员之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了早期工人运动,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被著名共产党人邓中夏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李启汉,又名李森,1898年出生于湖南江华码市镇李家村的一个贫穷家庭。1917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上高中。  相似文献   

9.
1931年,邓中夏遭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打击迫害,被撤销了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等所有职务。这年冬天,他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调回上海,“接受审查,听候处理”。他虽身处逆境,依然对党无限忠诚。一年后,组织上派他担任全国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互济总会是党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来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一个革命的群众组织,需要与多方面打交道。而邓中夏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务长,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同敌人进行过面对面的斗争,是国民党反动派悬赏缉拿的对象。邓中夏出面领导互…  相似文献   

10.
湘籍革命烈士邓中夏曾说:“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我们是开呢,还是不开呢?”邓中夏用宝贵的生命、不屈的奋斗、满腔的热血、英勇的胆识,给出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最坚定的答案,义无反顾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践行了信念追求和远大理想,实现了人生最大的觉悟和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邓中夏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秋水含落辉,彩霞如赤柱。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这是邓中夏1920年9月到湖南宣传马克思主义,经过洞庭湖时写下的《过洞庭》一诗中的著名诗句。当中国共产党还处于襁褓中的时候,这位北京大学学生已抱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了。作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早期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党的理论家,邓中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贡献。邓中夏,1894年10月出生在宜章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过旧学教育,1915年考入湖南省高等师范中文专修科,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他一心攻读古书,幻想通“古”入仕。但是北京大学蓬勃兴起的新文化、新思想,使邓中夏顿时觉醒过来。他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18年春,在俄国十月革  相似文献   

12.
周达文,俄文名邱贡诺夫,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人。1920年考入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即专修馆)就读。同年10月在李大钊同志指导下,与邓中夏、高尚德等一起在北京大学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而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周达文入党后,与邓中夏一起在北京从事工运工作,成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领导骨干之一;而后随邓中夏赴上海大学(于右任办)任教并担任国民通讯社记者,暗中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及我党与共产国际来往的文件和信件。  相似文献   

13.
张太雷     
《兵团工运》2011,(6):22
张太雷(1898-1927)男,汉族,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共党员。张太雷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  相似文献   

14.
邓中夏与少年中国学会余三乐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进步青年的组织,从1919年到1924年间,邓中夏不仅是该学会的热心参与者,而且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他曾是学会第一届(1919──1920年)的庶务主任,第二届(1920──1921年)的执行部主任,...  相似文献   

15.
墨铃 《新湘评论》2020,(7):54-55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工运建伟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兄长牵线 喜结良缘 1919年底,20岁刚出头的长沙学子李启汉,随毛泽东领导的驱逐军阀张敬尧请愿团来到北京.在湖南同乡、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的帮助下,李启汉进入北大旁听.邓中夏比李启汉大4岁,像兄长一样关照他,1920年5月又推荐他到上海华俄通讯社工作.在这里,李启汉与陈独秀、李达等结识,随后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邓...  相似文献   

17.
《兵团工运》2011,(4):24
<正>邓中夏邓中夏(1894-1933)男,汉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党员。邓中夏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3年参加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参与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8.
邓中夏退“委任状”: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  相似文献   

19.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20.
邓中夏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曾领导过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在中共二大上就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在八七会议上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