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本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结合我市改革和建设的实际,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坚持生产力标准,必然涉及到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赵紫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查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个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么,生产力标准问题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坚持生产力标准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标准”,是人们对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一种概括。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报告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基础,并制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又是以生产力标准作为理论支柱的。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认识生产力标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对生产力标准含义的层次性和确立、坚持这一标准的意义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熟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现在,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又提出生产力标准的观点,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样就有了两个标准,也产生了关于这两个标准的问题:为什么有了实践标准还要提出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什么关系?与实践标准相比,生产力标准有什么特殊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生产力观点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来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从而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准。1992年初,邓小平又进一步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之所以会产生诸多失误,究其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往往超阶段地盲目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长时期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产生这种错误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标准是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主体、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尺度。它是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标准是划分社会经济时代(又称生产时代)的决定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因此,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在研究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的过  相似文献   

7.
六、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 对生产力标准哲学研究的思考,也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所谓“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检验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至于这里的“一切”包含着什么内容,则有不同看法。一些论者认为,这里的“一切”包含三个层次:从宏观上看,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准:从纵观上看,生产力是衡量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准。成熟的社会主义其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中最富创新性的一个理论贡献,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文章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生产力标准是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是非标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阐明了这一理论贡献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应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在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制度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生产力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搞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邓小平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他的著作中,他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最根本任务的著名论断,深刻阐明了坚持生产力根本标准的系列问题;明确地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手段。他的这三个基本观点即“根本任务观”、“根本标准观”和“根本途径和  相似文献   

11.
雷云 《求是》1994,(15)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确认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论及生产力标准问题的,当推毛泽东同志。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页)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经常地反复地阐述发展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全党把这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早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他在一次谈话中就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基本价值观的要求。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以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其最基本的要求:一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富强中国;二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根本力量;三是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四是走民主法治之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在这个基础上,爱国主义价值观就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价值准绳,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在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中去实现自我的价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以集体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一切行为都应当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起来。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无疑凝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改革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我国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尚处在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现阶段全部工作的中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脱离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照搬书本,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对衡量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标准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产生了一系列论述,集中起来主要有:“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怎样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根本判断标准,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地运用根本判断标准,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一个达到自觉程度的飞跃性认识,是一个划时代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主产力”,不仅是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手段,而且内在地包涵在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之中,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进一步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思想,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认识科学技术的里程利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是客观存在和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然而人…  相似文献   

16.
宗寒 《求是》1994,(10)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上书,第111页)“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同上书,第149页)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速度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强调这个问题。在《邓选》第三卷中,他从宏观战略的高度,把发展速度看作是我们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和“关键”。他指出:“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和思想,联系中福公司10年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 邓小平同志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他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始终以坚持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还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性,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它既是一个政治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它的实质是以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社会主义首要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生产力本质是人民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实际是人民国家的综合国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目的。他的这一思想是从价值观上阐明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新的思维座标——历史必然,现实要求 所谓建立新的思维座标,也就是确立生产力标准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具体说:“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个新的思维座标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江泽民总书记的建党80周年的重要讲话,在深刻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科学地总结了党的80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着眼于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机活动,完整而明确地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义。学习贯彻代表中国先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就应当准确的把握“发展要求”这个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