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上海支部生活》2012,(5):10-10
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12年上海市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目前63.9%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42.8%的受访者每年阅读量为1到6本书,20;2%的受访者阅读支出比上年度增长。调查显示,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比例大致对等,61.2%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调查所3月2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67.4%的受访者认为医生的声望在下降。至于声望下降的原因,30.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3月26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3,(4):46-47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364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觉得陌生人间的信任度降低了吗?”的调查显示,82.6%的受访者认同“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这一说法。69.2%的受访者表示,“欺骗造假,使社会整体诚信度降低”是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67.2%的受访者表示,在当下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提倡学雷锋更有现实意义。受访者中,90后占12.0%,80后占51.3%,70后占25.4%。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12,(9):63-63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3.0%的受访者认为叶诗文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给国人带来了“惊喜”,70.1%的受访者在持续关注叶诗文遭受无端质疑这一事件。80.3%的受访者相信,叶诗文在经过这些无端质疑后会变得更加成熟,今后她会游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徐娟 《人民政坛》2012,(3):38-39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027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9.1%的受访者直言我国当前公务接待问题严重,其中93.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受访者中,64.5%的人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当代青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认可度高,81.6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会激发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八成多受访者认为,青年是引领社会生活方式革新浪潮的创新力量,七成多受访者认为,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人力资本支撑;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各类思潮侵袭,容易陷入西方理论陷阱”是青年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选择“网络中泛娱乐化、伪治愈系内容诱发青年非理性情绪”这一选项的受访者更是超过七成;在针对“参与中国式现代化,青年面临哪些困难”的调查中,有80.25%的受访者选择“面临的压力大,在‘内卷’与‘躺平’中摇摆”;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增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对于青年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当被问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您有哪些期盼和需求”时,80.45%的受访者选择“关注社会心态变化,缓解青年焦虑问题”,不少受访者期盼在现代化过程中及时“破解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央行调查:个人消费仍难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第四季度对50个大中城市2万名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34%的受访者更热衷于储蓄,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季度上升。储蓄存款仍然是中国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资产,多达67%的受访者持有存款的金额大于其他投资资产。入世后中国一直处在通缩水平,但愿意消费的家庭却愈来愈少,仅有33%的人认为“花多点钱才划算”,这一比例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1.4%。调查还显示,受访者对未来收入的增长比较乐观,有更多的储户认为未来物价将上升。这一影响个人消费意愿的结果显示,有8.5%的受访者拟在3个月内购买汽车,计划买房的人近21%。不知道是否忧虑房地产泡沫,拟置业的人数比  相似文献   

8.
声音     
《小康》2010,(5):18-18
2009年中国国家形象“小幅回升”——来源于一份由英国广播公司赞助的民意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受访的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人中,41%对中国有积极观感,比上年小增两个百分点。3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负面影响大干正面影响,比去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人民论坛杂志社“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同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看来,干部不读书,还真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党员干部阅读状况调查”,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读书时间仅为0—3小时。其实时间无处不在,关键是有无挤劲。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1,(1):50-50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据《人民论坛》杂志随机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2,(8):18-18
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8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受访者中,“80后”占46.3%,“70后”占36.3%。宣泄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如今一些网友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重视公共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到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演讲,英国学生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他们关心“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实力?”“中国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观点在西方比较有代表性。一项民调显示,80%的欧洲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和政治人物在美国人眼里,是最不诚实的两种人。英国人认为,记者比政治人物的可信度还要低。这份统计意在调查出1000多名英国人心目中,各行各业信赖度的排行榜。高达79%的受访者认为不能相信记者,72%的人则觉得政治人物最不诚实。统计更显示,英国人认为十个内阁大臣当中,七个会说谎。值得“庆幸”的也许是,这个数字比起1997年5月工党执政前,下滑了一成。在这份信赖度排行榜上,医师。教师、牧师名列前茅。61%的受访者认为,警察的可信度不错。然而,设计这份调查问卷的单位也得小心因为只有49%的受访者…  相似文献   

15.
张彤 《中国妇运》2011,(1):25-27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据今年5月15日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回答“您的家庭最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时,受访者选择集中度最高的首先是“子女家庭教育咨询”,占54.1%。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2,(24):60-60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调查显示。60.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幸福”,相较于去年高出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郭文婧的文章,文中提及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84.1%的人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相似文献   

18.
记者5月8日从广州祉情民意研究中心了解到,今年5月起,该中心在全国(港澳台除外)范围内,随机抽样3000位城镇受访者进行电话访问。调查覆盖25个省和4个直辖市,调查抽样695个城市和县城。调查结果显示,对本地党风政风,认为与半年前相比“有改善”的受访者超过一半,比例达52%。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等公职就职者认为“有改善”的比例更高,达65%,多出其他就业者11个百分点。而在不同城市类型中,县城居民认为“有改善”的比例最高,为56%。(5月9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16)
<正>"2017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适合居住在城镇,20.8%的受访者心仪二线城市,16.5%的受访者青睐乡村,12.7%的受访者喜欢三线城市,8.3%的受访者打算移居国外,只有16.7%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适合一线城市。  相似文献   

20.
陌生人是“大灰狼”? 上海有个调查,上海居民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