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践》2014,(8)
<正>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在推进围封禁牧及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牧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从而避免发生一些较为突出和尖锐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影响牧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对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8)
正"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游学营"是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的牧民为主体,在民间组织的协助下,以多样化群体为服务对象的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实践。游学营在深入分析草原牧区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让游客体验式游玩和学习,达到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传播和传承,实现了草原文化在原产地的低成本转化,为牧业社区带来了经济效益,开辟了一个兼顾草原生态、牧区社会和牧民生计的新路径,是新时代由牧民在草原地区实践的草原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3.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扩大牧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稳定增加牧民收入 ,增强牧民消费信心 ;逐步建立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草原牧区的政策体系目标要具有战略性 ;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外部要素输入 ,进一步解决牧区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1,(7)
正"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是当地牧民心中的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离开城市来到牧区,扎根草原,成为一名普通牧民。近50年来,他怀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将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带领牧民通过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科学养殖、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条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好政策,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自治区农牧业厅高度重视政策落实,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牧民增收、草原增绿、畜牧业增效的政策取向,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6,(6)
正草原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直是个难题。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创新边境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载体,从警地联创联建上找到了破题法宝,探索形成了"党员中心户+警务室"的牧区党组织建设模式,让草原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被牧民们形象地称为身边的"红色堡垒"。党员牧民的连心桥2015年10月21日上午,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镇赛音  相似文献   

9.
禁牧草原每亩补助6元 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农四师七十八团牧区库什台草原上,牧民额孜万古丽正在放养她的300只生态鹅,这些鹅将为她家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七十八团库什台牧区河水四  相似文献   

11.
草地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面对草地承载能力下降与牲畜头数迅速膨胀的矛盾,如何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当前急需研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矛盾与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09,(2):I0004-I0004
包头市达茂旗为了保护草原生态和恢复退化草场植被,根据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2008年1月1日起,对牧区2357万亩草场,6620户、19698名牧民实施全面禁牧,禁牧期10年。达茂旗畜牧业局承担着包头市政府为民办“十四件实事”工作当中“实施达茂旗草场生态恢复工程”重任。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8)
<正>草原文化到底应该如何传承?针对这一问题,《草原精神文化研究》一书中指出:脱离创造的主体,与传承者的现实生活脱节,离开动态的传承,草原文化生命的源泉将枯竭,草原文化也必将成为历史的记忆。这段话明确指出了草原文化的传承不能离开文化主体的现实生活。这个主体是游牧牧民的后代也好,是今天的草原牧民也好,他们在现阶段都有着两种处境:一种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在各种不同政策的推动下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草原,不再从事牧业;另一种是依然在草原上从事牧业生产。对于离开草原的牧民来说,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8,(11)
正"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组建了第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一直活跃在草原上的牧民中间,他们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在为牧民们提供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把党的政策传播到牧区,深受牧民的喜爱。这61年来,乌兰牧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常年扎根草原,坚持为农牧民服务。"在今年10月11日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作为全国第一支  相似文献   

15.
圆梦大草原     
醇香的奶茶飘溢着草原的芬芳,幸福的微笑写满了鄂温克族老牧民那仁哈吉德饱经风霜的面庞。回首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这位七旬老人把万千感慨化成了一句肺腑之言:是共产党,是新中国,是改革开放,圆了我们牧民祖祖辈辈的梦想。1929年,那仁哈吉德生在鄂温克草原深处的嘎鲁吐嘎查,这片草原是他永远的家。大自然赐予这里丰美的水草,然而,在旧社会,牧民们住着低矮的蒙古包,过着贫穷的游牧生活。“勒勒车”(牛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牧民们常年吃着稷子米、黑面汤,没有大米白面,更没有蔬菜。草原上没有一家医院,牧民们生了病。只…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的广大牧区。草原畜牧业历来是牧区的主体产业。同其他地区的畜牧业生产相比,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利用天然草场为主,以饲养草食牲畜为主,以放牧经营为主。解放以来,特别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来,牧区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二化,草原畜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无论是从增加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繁荣牧区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角度来看,都要求草原畜牧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因此,总结40多年来我国草原畜牧…  相似文献   

17.
正自从党的好政策走进了草原,牧民群众兜里便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运输快捷,物流发达了,昔日静默的草原也能购买到丰富的生活用品。有人生产、居住的地方就会产生垃圾,草原也不例外,曾经令人神往的草原也逐渐改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取而代之的是随风飞舞的纸屑和白色的"塑料花"。在珍秦牧区,发生过这样的事,有牧民家的牛羊不肯进食、日渐消瘦,牛羊死后,牧民剖开其肚皮时发现,牛的胃  相似文献   

18.
阿拉善牧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六大转化新趋势──边远牧区群众转变观念参与市场经济的调查孙兴凯一、由单一的亩牧业向多种经营转化阿拉善是传统的畜牧业地区,重牧轻商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严重束缚着牧民群众的思想和手脚,致使这里的牧民群众长期处于贫穷——温饱阶段。近...  相似文献   

19.
“每斤只有70元,快没利润了”。鄂尔多斯60岁的牧民杨凤英抱怨道。在她眼中,羊绒只有价格高低。可是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命运正被变化万千的羊绒市场和大草原的生态环境牵系着——因为羊绒大战导致价格下降,鄂尔多斯的牧民们开始更多地养羊,想以数量提高收入,但过度的放牧,让脆弱的草原生态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  相似文献   

20.
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和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看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相对缓慢,面临的困难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