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因,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园,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党校是新时期党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根据党校的办学要求和目前的发展状况,要构建和谐党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在学科建设上求和谐;二是在职能机构运作上求和谐;三是在三支队伍的工作上求和谐;四是在人际关系上求和谐;五是在教员与学员之间求和谐;六是在人自身发展上求和谐;七是在外部环境上求和谐;八是在领导班子建设上求和谐。  相似文献   

4.
高云星 《世纪桥》2008,(7):53-53,58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建设和谐校园,以发展求和谐,以服务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治校能力求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社区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以治理求和谐,是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现实路径。以治理求和谐,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与社区和谐之间有着内在的亲缘关系;以治理求和谐,充分考虑到我国社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创新空间;以治理求和谐,必须从内源性上培育社区公共领域,扩大公民参与,从外源性上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作为传承知识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高校要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理想目标,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明确思路,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明确"以发展求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廉政保和谐,以文化创和谐,以本领谋和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国徽 《理论研究》2006,(4):63-64,F0003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作为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和谐企业,要加快企业发展,以发展求和谐;维护职工利益,以人为本促和谐;以身作则,以干部的廉政、勤政保和谐;深化管理,以管理谋和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创和谐;坚持企业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金昌因镍而兴、因企设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的重大决策,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在发展中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走出了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党校是新时期党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构建和谐党校要在学科建设上、职能机构运作上、三支队伍的工作上、人际关系上、教员与学员之间、人自身发展上、外部环境上和领导班子上求和谐.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校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党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我校今年开展"增强‘走在前面’意识,争创一流副省级城市党校"主题实践活动,正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我们必须把努力构建"和谐党校"作为创建一流党校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党内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内和谐,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思想统一加强党内和谐;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组织团结加强党内和谐;树正气压邪风,以作风正派加强党内和谐;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制度建设加强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13.
李宁 《党史文苑》2010,(7):59-60
农村和谐是社会扣谐的基础,农村和谐的前提是农民的思想和谐。强化思想建设,构建和谐农村,就是要以和谐思想建设统领经济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和谐思想建设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实现干部与群众的和睦融洽;以和谐思想建设规范农村公共道德体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和谐思想建设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党内和谐最主要的是思想和谐和组织和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促进党内团结与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关键所在.要发展党内民主,营造健康持久党内和谐,必须培育党内浓厚的民主氛围;创新和完善保证和谐的党内民主机制;以改革的精神探索发展和推进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5.
党务公开是促进党内和谐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究竟怎样实现党内的和谐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发扬党内民主来达到党的团结统一,这是一个基本的途径.而党内民主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努力实现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来促进党内和谐.因为党务公开有利于密切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务公开的发展和深化;有利于大多数党员群众直接参与政治生活,并且为党员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化通道;有利于强化党内监督,遏制党内腐败的蔓延,促进党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郴州既存在物质基础相对薄弱的困难,又存在着解决种种社会不和谐问题的迫切需要;既有发展过程中遗留的老问题,又有加快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推进和谐郴州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促进和谐,以改革推动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道德支撑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促进经济又快…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根本保证。绩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保障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继元 《学习论坛》2007,23(6):22-26
“党内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和命题。其理论价值和功能意义在于拓宽了和谐思想研究的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推进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互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保证;赋予党的建设新的理念和时代内涵,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构建党内和谐,一要正确理解党内和谐的主旨与要义;二要推进党内和谐理念、和谐文化建设,营造党内和谐氛围;三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组织制度层面构建党内和谐;四要从现实出发,努力消除党内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六中全会提出的崭新课题.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没有党内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从现实来看,我们党在自身建设上还存在大量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协调的现象,这就需要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推动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舒平 《理论学刊》2007,1(9):28-31
"党内和谐"作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主要包含党的理想信念的科学合理与一致,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生机盎然以及党在化解矛盾后达到的和谐与统一等内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先进性本质、执政地位以及新形势下的党情等各方面情况都要求实现党内和谐,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和保证党内和谐,就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发展党内民主,严肃党的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构筑和谐的党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