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他本是明朝崇祯年间的副榜贡生,清朝同治18年谒选为广西罗城知县,走上仕途时,他已45岁了.  相似文献   

2.
钱玄同(1887——1939),浙江吴兴县人。父亲钱振常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哥哥钱恂是清末的一位外交官,是当今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自幼读经。十八岁那年,他借来梁启超编辑的《新民丛报》,一下打开了思想的窗子,十分向往变法维新的主张。1906年,钱玄同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1908年,在东京  相似文献   

3.
劝学篇     
《湘潮》1987,(2)
就从今日学起徐特立赴法留学时已经四十三岁,有人说,“四十几岁的人,还学得什么”?徐老说:我今年四十三岁,不觉得一混就六十岁来了。“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一十七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到了六十岁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一天学一字(指学法语—编者注),一年可学三百六十五字,七年可学二千五百五十五字,到了五十岁时,岂不是一个通了的人吗?”  相似文献   

4.
平凉有书院始于明初.在明清两代,平凉境内先后创办了13所书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7所. 阿阳书院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知州祝祥在静宁州城隍庙西创建陇干书院,不久即废.至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静宁知州黄廷钰复建陇干书院于州署东侧,即今静宁县委所在地.院门向南,有“正谊堂”“托素轩”“洗心亭”等建筑.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知州王烜捐资置学田,重修陇干书院.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知州王赐均用700重金买田数十亩,建“亦乐园”,改陇干书院为“亦乐园书院”.他亲自教授,又捐资以供膏火,一时间,士子云集,文风大变.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知州余泽春补修后,更名为阿阳书院.  相似文献   

5.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25岁时离川漫游各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令李白任供奉翰林一年余.后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六盘水...  相似文献   

6.
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同胞弟弟,他生于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廿三(1904年4月8日),名恩寿,字同宇,也叫过桐宇.由于周恩来投身革命,长期遭敌人通缉,要求受他牵连的主要亲属改名回避;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又要求他的亲属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以免受到特殊照顾,因而,周恩寿从1928年起即一直以"同宇"为名.  相似文献   

7.
最年轻的"富豪"是怎样发家的   周益明,男,浙江省慈溪市人,大专文化.2002年12月31日组建深圳市明伦集团(简称明伦集团),2003年3月收购明星电力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入主上市公司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星电力),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8.
少年聪慧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3岁时,随父母从上海迁居北京.小学先后就读于北京女子师大附小(北京实验二小)和北师大附小(北京市实验一小),中学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  相似文献   

9.
罗登贤     
罗登贤(1905-1932),原名罗光,化名光生、达平、何永生。广东南海县(今佛山市)人。1905年出生于南庄区紫洞乡隔巷村一个贫苦人家,3岁丧父,只读过两年私塾。母亲去世后,他同弟弟一起,被姐姐接到香港,读了两年小学。1915年,罗登贤因生活所迫停学,到香港太古造船厂当学徒工。学徒期满后又当了6年钳工。这期间他饱尝帝国主义压迫和资本家剥削之苦。1922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张学良90华诞大庆之后,曾给刘鸣久回过电报,问候刘及东北军其他将领.刘在青年时代,同张将军结下了相敬的深厚情谊.1刘鸣久先生和张学良将军都是海城人.刘先生生于1900年11月20日,在海城一直长到了19岁,经人介绍到了奉天(今沈阳)辽宁省实业厅,当上了一名自谋生路的小职员.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12,(7):23
陈默(1913--1949),又名冰思,上海奉贤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上海法政学院毕业,后参加革命.1932年被捕,入狱四年.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敌后活动.上海解放前夕,因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事泄被捕,1949年4月27日就义,时年36岁.  相似文献   

12.
萧华(1916-1985),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时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誉为“娃娃司令”.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  相似文献   

13.
宋星辉 《世纪桥》2005,(12):70-71
宋希濂(1907-1993),湖南湘乡县(今叙峰县)人。他 7岁始读私塾,1921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受进步思想影 响,多次参加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的游行示威活动,与同 年级同学曾三创办《雷声》墙报,撰写了多篇猛烈抨击湖 南军阀赵恒惕的文章。1923年,又转入育才中学。这年冬 天的一个上午,长沙市育才中学一考场内,并排坐着两个 湖南青年,一个叫陈赓,一个叫宋希濂。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字泉甫,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晚年又自号随庵.他祖籍江西南昌,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生于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宛平),一生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公元1898年3月6日),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活了80岁.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高寿.  相似文献   

15.
1950年,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那年我16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高炮一团卫生队的护士.7月,部队奉命从雷州半岛乘火车抵达安东(今丹东),准备秘密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16.
毕占云(1903-1977),原名毕隆兴,四川省广安县(今华蓥市禄市镇)人.9岁时,父母双亡,靠帮别人放牛割草维持自己与弟弟的生活.后随伯父到禄市镇面馆做水面糊口.16岁时入禄市乡民团练当差,后投身绿林,劫富济贫.1922年他到成都加入川军向成杰部.后又随唐生智部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营长.  相似文献   

17.
散木 《党史博览》2012,(5):41-44
徐名鸿(1897~1934),字翱翔,广东丰顺县人.早年在家乡读书,1912年随父亲赴广州,在广东师范专科学校附中求学.此后,他又随父赴北京,在20岁时考入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即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1919年8月毕业. 读书期间,徐名鸿不仅刻苦学习,而且思想敏锐,积极探索救亡和振兴国家的道路.他迅速接受进步思想,投入新文化运动,进而广泛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刊,成为当时北高师学生爱国运动的领袖人物.他曾发起和参加了五四青年进步社团之一的工学会,并随会员一起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不久,又与北高师的同学匡日休、周予同、董鲁安等将以“半工半读、泛劳动主义”为宗旨的工学会改组为以“普及教育、改造社会、救国自强”为宗旨的平民教育社,并创办了《平民教育》杂志及讲演社等.毕业后,他因表现出色而留校担任国文系助教兼师大附中主任.  相似文献   

18.
洪梦 《党史文汇》2012,(6):34-41
1942年5月25日,为掩护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和人民群众突围转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十字岭指挥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他是我党我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于是,悼赋将军英名的诗词、歌曲或联对纷纷颂唱于天地之间,经久不衰.这些咏唱作品情挚语切,激昂奋进,鼓舞斗志(尤其是战火硝烟中老一辈革命家一方面指挥着千军万马同强敌作殊死斗争,一方面题联赋诗鼓舞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战),闪耀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久远的现实意义的光辉.适逢左权将军牺牲70周年,特撰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正1902年冬,年仅13岁的李大钊到城北井家坨宋举人家求学,直至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堂,三年的学习生活,在他人生经历中留下了珍贵的印迹。一、宋家谱系及学馆宋举人家位于乐亭城北五里井家坨村(又称景坨,现行政区划归乐亭县乐亭镇),因同胞三兄弟皆中举人,故被称为宋举人家。宋氏家族是乐亭县的名门望族,民国版《乐亭县志》  相似文献   

20.
1928年8月,年仅17岁的康克清,离开生养她的亲人、朝夕相处的伙伴,跟随陈毅从万安上了井冈山,踏上漫漫的革命征程.从此,她紧随朱德转战南北,从井冈山到延安,从瑞金到北京.万安乡亲们没有忘记从这块红土地走上革命道路的桂秀(在家的名字),更不会忘记她1931年初、1933年秋、1951年夏、1962年春四探乡亲.(一)1930年12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万安失陷,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迁往泰和黄山、桃花洞,一部分革命群众也离家同奔.康克清的养父罗奇圭是共产党员.担任罗塘区农协会长,携妻转移于此.“齐心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红军反“围剿”胜利后,朱德听说康克清养父母躲在黄山,因军务繁忙,就建议康克清看望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