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姜健等44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制定法律援助法等议案,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重视弱势群体平等享受国家法律成果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法律援助作为十项重点办理的建议之一。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司法部联合一些相关的国家机关制定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和《关于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并且规范了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的管理,法律援助制度有了很大完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渐成体系,给贫弱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有效地维护了他们在人身、财产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2005年,有433965名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比2004年增长48%。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司法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司[2020]87号各市司法局、财政局:现将《辽宁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12月18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为合理确定我省各地法律援助补贴标准,调动社会律师等法律援助事项承办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法律援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辽宁省法律援助条例》及司法部财政部《关于完善法律援助补贴标准的指导意见》(司发通[2019]2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司法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监狱管理局:为贯彻实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有关法律援助的规定,加强和规范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对2005年9月28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进行了修改。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24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已经2012年2月21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吴爱英2012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主体是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由哪些人和组织,具体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承担法律援助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的有关内容及其他有关文件精神和实践中的  相似文献   

6.
<正>据《人民日报》2017年1月6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17年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此次发布的《规定》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罪名范围确定为5类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7.
法律援助的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法律援助的程序是指当事人遇到法定事由需要法律援助时,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法律援助机构依照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提供法律援助的操作过程。 通过前几期的介绍,大家已经知道,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公证、非诉讼及咨询等。不同的法律援助事项有不同的程序。如,申请刑事诉讼方面法律援助的程序与申请民事诉讼方面法律援助的程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的对象和条件是指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41条和《司法部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对法律援助的对象、条件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一、法律援助的对象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理由是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监视居住措施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监视居住是司法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依法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区域予以限制 ,并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该制度设立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刑事诉讼 ,以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其手段是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区域适当限制。它是一种强制强度界于取保候审和刑事拘留之间的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 ,这项强制措施在打击犯罪、维护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据笔者所在单位组织的调查发现 ,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执法的偏差 ,监视居住在适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已经2013年3月22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司法     
正最高检规范羁押必要性审查据人民网2月1日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下发《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根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时应当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进行公开审查。十二类人在符合"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见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凡涉及《刑事诉讼法》条文,均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追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09号《司法部关于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8年3月4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30号《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已经2014年10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部长吴爱英2014年10月11日(2003年4月2日司法部令第77号发布2014年10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  相似文献   

15.
郎曙霞 《前沿》2004,(11):189-19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之一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对待和使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从分析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内容入手 ,试着阐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征 ,提出如何在刑事诉讼中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30号《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已经2014年10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部长吴爱英2014年10月11日(2003年4月2日司法部令第77号发布2014年10月10日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  相似文献   

17.
司法     
《人民政坛》2013,(9):5-5
最高法出台办理自赔案件新规 据人民网北京8月12日电,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12日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自赔案件程序的规定》,新规于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应当全面审查案件,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调取原审判、执行案卷,  相似文献   

18.
《司法部关于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联营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08年3月4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禁止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中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入选择适用的禁止性规定,其在取保候审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前提条件为被决定取保候审;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实质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特定行为存在着诱发社会危险性及妨害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37号《关于反对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已经1995年1月13日司法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部长萧扬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