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阳小说中的平民世界徐学*(一)论及高阳,学者总注意到高阳的世家气质及由此衍生的小说中圣君、贤相、良将、名士才子、国色天香。这本无可非议,高阳确有以贵族为荣的思想。贵族世界也是高阳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与同样出身晚清名宦巨族的当代小说家相比,高阳这种世家...  相似文献   

2.
在和高阳公主上床之前,唐太宗时的著名高僧辩机的履历可谓清白;岂止是清白,辩机简直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的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3.
刘邦年轻的时候虽然有些无赖习性,但是,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善于采纳他人的计策。在他一生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刘邦采纳了许多人的计策,有张良、陈平、萧何、郦食其、叔孙通等高级谋士的计策,也有普通士卒的计策。下边就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等史书的记载,选取其中较为著名或重要的计策,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犯傻之人     
侯会 《法制博览》2011,(16):8-9
宋襄公的那点事儿,大家早就耳熟能详:公元前638年,宋楚争霸,战于泓水。宋军在河边摆好阵势,而兵力占优的楚军还有一半在河对岸。宋军要发动进攻,襄公不准。待楚军全部过河,尚未排阵,宋军再请战,襄公仍不准。结果楚军一俟列阵便发起猛攻,杀得宋军丢盔卸甲。宋襄公大腿受伤,当时逃得性命,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  相似文献   

5.
阿杕 《法制博览》2011,(5):35-35
“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 这是一幅古人的对联,联中的“汉祖”指的就是刘邦。他对儒人的讨厌到了非常厉害的程度,他自己也并不掩饰这一点,他还要宣扬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09,(21):66-69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地位显赫的开国布衣皇帝:一是汉高祖刘邦,再是明太祖朱元璋,刘、朱二人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汉朝与明朝都成为中国的“大朝”、“盛朝”。朱元璋也为此自豪,称“惟公与我起布衣而有天下”,其中的“公”,即指汉高祖刘邦。  相似文献   

7.
周膺 《法制博览》2010,(9):48-48
程颐是一代重儒,严毅庄重,很拘泥于礼仪。有一次年幼的皇帝折了根柳枝,他就说,正当春和之时,万物生长,不可坏了天地间的和气。国忌日时,程颐在相国寺主持祈祷仪式,叫吃素时,苏轼便讥讽他:“你不好佛,怎么吃素的?”司马光死的时候,正值朝廷有重大庆典,百官在庆典后想去凭吊,程颐阻拦说:“你们今天既然要哭司马光,就不能在庆典上欢歌。”苏轼忍不住说:“这是那个活见鬼的叔孙通制订的礼仪。”  相似文献   

8.
对于房……     
蜗牛:对于房,咱是坐地户,生来就有的! 蚂蚁:对于房,咱是公务员,咱有“公”寓,运气好,还能分个高层看看远处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赵玫 《法制博览》2008,(13):13-14
一直有着强烈的想写高阳公主的欲望。一种难抑的思绪。这思绪就一直纠缠着我。  相似文献   

10.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三十一)  相似文献   

11.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5):30-31
奇迹一:“七年三状元” 我国科举史上,一连三科的状元被同一县的士子所蝉联,只有一个永泰县。可谓空前绝后。 萧国梁是永泰岭路乡陈山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丙戌科状元。该科状元本是皇族赵汝愚,按当时制度,开科取士是为选拔民间人才,凡已列官籍、挂了仕版的就应回避,因此升国梁为榜首。所以他在殿试时有“名传玉陛星辰晓,泽沛金芝雨露春”之句,在谢恩奏章中说:“豫龙飞之选,淮安序次已当先;无汗马之劳,邯侯何功而居上。”  相似文献   

12.
西安碑林堪称一个石质的书库,每一块碑石之上都镌刻着一段历史,演绎着一个个人生的不朽。为官者观赏西安碑林,“官箴碑”自不能落下:“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此碑乃明代贤相张聪贤所撰,恭定年公在山东做巡抚时所刻。  相似文献   

13.
《法制博览》2011,(1):24-25
《赵氏孤儿》中程婴墓的地点,有三种说法:阳泉的盂县、临汾的襄汾和翼城。一切争论的根本是在于程婴墓所在地方,“献公古城”的今天位置以及赵盾故里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孙承宗是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请经略蓟辽,到职后亲自勘察关外的山川关隘.支持抗清名将袁崇焕、祖大寿等将领,练兵屯田强化边塞。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绕道人长城,深入京都南,进攻高阳城。他率家人及全城乡民守城抗清,终因清兵势众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誓不降清,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5.
钱可通神     
耕斋 《法制博览》2009,(9):20-20
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戒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须了。”明旦视事案上,有一小帖子、曰:“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公大怒,更促之。明日帖子复来,曰:“钱五万贯”公益怒,命两日须毕。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美女,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东二乔”了。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在《吴书·周瑜传》只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  相似文献   

17.
韩少功 《法制博览》2010,(20):45-45
任何传统都充斥着内部的差异和矛盾,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也常常同自己过不去。孔子主张“谋道不谋食”,一会儿又说:“学也,禄在其中”,还是惦念着钱。一个人尚且这样,说话没个准,何况一个学派,何况一个文化传统呢?所谓“传统”是这么大,文史哲,儒佛道,从先秦发展到晚清,实在是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所以我们谈传统经常只是大体而言,是简化的叙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23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某公同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北京市一中15岁的富家学生郑卫建被人捅伤,凶手是他的同学游醒。游醒的父母都来自河南,在北京以卖菜为生,他们千方百计把游醒从老家转到北京上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及加强检察预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基本情况(一)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在各类各类刑事案件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近年来,我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基本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司法四位一体的防控体系。虽然公、检、法机关按照“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慎捕、少诉、少判”,尽最大努力减少表一:  相似文献   

20.
《法制博览》2011,(11):17-17
1500年,后柏原天皇继位,但因为没钱,一直没能举行继位大典。拖了两年后,后柏原向管领细川政元请求捐献,细川说:“对于宫内来说,举行即位大典也是没有好处的。即使举行这种大典,没有教养的人也不会把天皇看作是国王。而不举行大典,我也会认为天皇是国王。因此一切大典都是与末世不相适应的。”遭到细川的拒绝后,后柏原也毫无办法,只得说:“诸家和公武说得很对,因此不再举行即位大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