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必军 《湘潮》2011,(11):36-39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境内曾创办过诸如《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时事动态》等宣传抗日为主题的报刊。在诸多的抗战宣传报刊中,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洪江晚报》。  相似文献   

2.
十九路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有影响的一支队伍,且不说它早先因淞沪抗战而远播声名,进而以发动“福建事变”而留芳青史;就是在文化事业上,也是颇有建树的。淞沪时期,它曾积极资助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社团——神州国光社开展活动。淞沪抗战后,蒋介石令十九路军入闽进剿红军。1932年6月初至7月中旬,十九路军各部,分批入闽,开始了十九路军兴衰史上,极不平凡的最后一段历程。十九路军在闽活动前后将近两年,进行复杂、痛苦的转变。这期间,在文化方面他们也继续开展活动,办刊办报,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有的文章认为,一九三三年底,“福建人民政府”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时“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有了“唇亡齿寒”之感,因此再命以红三军团为主力的东方军第二次入闽援助十九路军,但为时已晚。那么,红三军团再次入闽的使命果真是为了支援十九路军吗?我认为这种观点缺乏根据。一九三三年底,中革军委在《关于五、七、九军团部署、任务的指示》中指出:“十九路军的兵力非常薄弱,并经不住蒋介石军队的攻击,为要掩护我们福建领土及在十九路军的部队中进行我们的政治工作起见,我们决定向东南延伸我们的战线并准备太宁以北及以东的  相似文献   

4.
“一·二八”抗战后,蒋介石本打算肢解十九路军,但由于蒋光鼐、蔡廷锴据理力争,加上全国各界强烈声援,才改调十九路军入闽“剿共”。这是一箭双雕的计策.既可以让十九路军削平福建的地方杂牌军队,又使十九路军和红军在拼斗中两败俱伤,蒋介石坐收渔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四年一月月初周思来电召红三军团政治委员杨尚昆到瑞金,对东方军第二次入闽作了指示,并给其配备一个炮兵营,以加强作战能力。应十九路军方面的请求,我方派张云逸为军事联络员入闽,加强双方的军事联络。十九路军派参谋处长尹时中为军事代表,在赖祖烈、王羡华的陪同下赴瑞金,向我党中央请求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6.
1932年6月,十九路军入闽后,驻扎在泉属各县,原驻泉州一带的省防军第一旅陈国辉部无立足之地,便将所部移驻仙游。一时间,万余人马云集仙游,仙游顿时成了大兵营。军阀掠夺,苛捐暴政,使十室九空的仙游地区更加民不聊生。特别是“东沙惨案”事发,省防军第三旅何显祖大开杀戒,震惊全国,但在国民党福建当局的袒护下,凶手逍遥法外。所以,福建人民深知官官相护,沆瀣一气,便将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十九路军身上。而十九路军自松沪抗战之后,名声大振,颇为全国人民所敬仰,尤其是海外侨胞更是寄予莫大希望,纷给致电,“要求十九路军清除福建地方恶势力,与闽人合作,共同建设新福建”。闽南侨胞对陈国辉的暴行早已怨声载道,十九路军入闽后,“从海外控告陈国辉的文电,有如雪片飞来,数月不断”。而十  相似文献   

7.
游毓桢是福州凤岗里凤泽村(今福州郊区建新镇冯宅村)人。1925年就学于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时,经高照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赴粤参加北伐。1928年在黄埔军校当教官,联系10余名革命同志,集体投奔十九路军。在十九路军,游毓桢担任中共总支部书记,曾参加上海淞沪抗日战争。 1932年秋十九路军入闽,中共福建省委派军委书记蔡协民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从中央到地方组织,对于曾在上海抗日又入闽“剿共”的十九路军,试图通过下层统一战线、号召兵变,并配合前线红军予以改造或消灭之。十九路军入闽初期,屠杀部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清洗众多遭受怀疑的官兵;在社会上镇压由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反日爱国的“肃劣(注:指劣货,即由日本及其殖民地榆出的物品)”运动,制造了“郑维新事件”。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十九路军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纪事》笼统以“三条件宣言”已有上层统战精神为依据,指认东方军以十九路军为对手入闽作战是决策错误,为共产国际辩护,归责毛泽东等统战诸说均难成立。“三条件宣言”仍属下层统战路线,是中共争取士兵、民众,调整宣传策略的产物。其上层统战价值是因应形势变化,依据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获得同盟者策略调适、补充的结果。闽变时期,有两种理解。一是同“国民党军阀”“外交”,在军事、经济上获得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实际利益。二是同“反动营垒中真正爱国的分子”抗日统战。前者当时尚属共识,亦有实践。后者是张闻天的主张,真正体现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贡献。东方军入闽作战决策时,深具国民党色彩的十九路军首次上门谈判,远东局及中共均很谨慎。东方军回师江西前,已推动同十九路军“外交”。复盘全过程,是先打后谈。共产国际当时亦有肯定。《中国纪事》统战诸说是基于第五次反“围剿”结果的事后偏见。  相似文献   

10.
澳门传媒业比较发达,现有中文日报8家,葡文日报3家,葡文晚报1家,周报5家。中文日报为《大众报》、《华侨报》、《市民日报》、《澳门时报》、《星报》、《正报》、《现代澳门日报》等。有2个广播电台和1个电视台。据了解,澳门出版的报纸日销量9万多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信息。澳门报刊多由私人独立经营,发行量虽不大,但多数有声有色,生气勃勃。根据澳门法律,澳门居民有创办通讯社的自由,也可担任新闻机构的驻澳记者。新闻工作者有批评公共行政机关的自由,不受任何形式的检查,也有接近信息来源的自由及保守消息来源秘…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在投身政治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从本世纪初的《国民日日报》开始到《热潮》周刊为止,他创办的报刊多达十种以上,可以说他生命的一半年华都耗劳在报人生涯中。尽管他晚年创办了几种托派小报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全面研究陈独秀的整个报人生涯,不难看出,他所创办的报刊在鼓吹民主与科学、宣传革命和号召抗日救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常芝青(1911—1985),山西交城人,青年时代就投身报界,一生从事新闻报刊出版工作,与笔墨为伴,1935年入党。1940年3月,他奉命参与创办中共晋西区党委主管的《抗战日报》(后改为《晋绥日报》),先后担任总编辑、社长,并兼任新华社晋绥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3.
《1933:福建事变始末》一书共有十四章,其中直接叙述十九路军入闽过程和“福建事变”始末内容的那七章,主要是用“福建事变”参与者、知情者的回忆资料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文章集合而成.源自主客观诸因素,该书失实内容颇多.因此,对该书的失实内容及其成因作辨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1933:福建事变始末》一书共有十四章,其中直接叙述十九路军入闽过程和“福建事变”始末内容的那七章,主要是由“福建事变”参与者、知情者的回忆资料和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文章集合而成.源自主客观诸因素,该书失实内容颇多.因此,对该书的失实内容及其成因作辨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民国初年的江西新闻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成立不久,随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江西各地陆续创办了一批新的革命的报刊,一些分属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报刊也办了一些,主要集中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和港埠九江、赣南重镇赣州等地.这段时间报刊总的发展情况,以1913年8月18日江西讨袁军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虽然有一些是依附于军阀、政客、封建势力,但总的说来,革命派的报纸无论是数量还是声势均占了绝对优势.这一时期光是在南昌创办的报刊就有22种,主要有《晨钟报》、《大江报》、《新闻讯报》、《和平报》、《正义报》等.《大江报》社址在南昌荆波苑,为日报,对开8版.该报创办于辛亥革命前夜.后随形势发展,愈来愈表现出革命倾向.1912年4月,袁世凯  相似文献   

16.
朝东 《世纪风采》2020,(6):21-24
瞿秋白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创始人之一。从在中共三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担任《新青年》季刊主编起,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先后编辑、主编过《向导》周报、《前锋》月刊及《热血日报》。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党的地下报刊的首创者、领导者。在他倡导下,党创办了《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斗争》等一批重要报刊,在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成为《红色中华》的最后一任主编,为《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的使命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7.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党中央考虑到当时的《向导》周报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创办一张大型日报,及时报道 和指导"五卅运动"。1925年6月4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成立后出版的第一张日报,主编为瞿秋白。 《热血日报》创刊后,积极支持各地的工人运动和反帝斗争,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发行量达3万多份,超过当时已有10年历史的《民 国日报》。  相似文献   

18.
熊霞 《学习月刊》2011,(20):16-17
20世纪初叶,随着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学和新学的兴起,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渐产生和成长,并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反清排满、民主革命的思潮。他们十分重视报刊启发民智的精神教育功能,辛亥首义前夕一大批革命报刊因此大量发行。在林林总总的湖北人创办的革命报刊中,笔者拟通过透视三种影响突出、革命鲜明之报刊:《湖北学生界》、《江汉日报》和  相似文献   

19.
<正>(五)参与闽政的是是非非问:舅公,您前面所讲的,应该就是十九路军入闽"绥靖"的一项任务"处置杂色军队"。在这项任务中,除了采取组织措施外,还有禁绝烟赌、废除苛捐杂税。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20.
报刊宗旨     
主打新闻,深度报道,精作副刊、提高品质。(《天津日报》) 顶天立地。(《新华日报》) 联系常州实际,传播科学知识,反映群众呼声。(《常州日报》) 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终生的使命,让读者满意是最大的追求。(《潍坊日报》) 党报原则,晚报风格。(《马鞍山日报》) 传党号令,言民心声,服务经济,倡扬文明。(《即墨日报》) 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管理,改革家开拓,努力为民办实事,突出思想性,注重可读性。(《温州晚报》) 鲜明的党性、晚报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西宁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