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平行进口具有合法性,但在允许平行进口的同时应对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予以限制,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上海利华诉广州进出口贸易公司商标平行进口案,再次向立法机关提出对这一问题进行立法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问题,竞争法的本质是用来处理经济效果不确定的经济现象,其保护客体是“市场竞争所涉及的各方面主体的合法利益”,包括竞争者利益、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而这恰恰是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的特点,因此尝试用竞争法来规制商标商品平行进口行为不仅具有可行性,亦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未对商标“平行进口”作出明确规定。依“权利穷竭理论”和“地域性理论”,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立法时对商标“平行进口”是禁止还是允许,一定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国际公约、条约的有关规定。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的立法倾向应有所不同,对商标“平行进口”应允许并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4.
有关商品商标平行进口的争议由来已久,至今各国对此仍没有达成统一认识。我国也未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在分析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概念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地域性”理论和“权利用尽”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利益权衡是判断平行进口合法性的依据;在分析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对我国利益的影响后,认为允许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对我国利大于弊,并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对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标平行进口是涉及知识产权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问题,各国对此的规定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规定许可平行进口,有的国家规定区域内许可商标平行进口.有的国家规定禁止平行进口。可从法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提出我国商标平行进口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6.
权利用尽原则、地域性原则与商标平行进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是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其相关的理论主要是商标权人的“权利用尽”原则和商标权的“地域性”原则。“权利用尽”原则往往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肯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而“地域性”原则是对商标平行进口持否定态度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一直是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法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欧盟有关该问题的立法与实践对我国具有颇多的借鉴意义.欧盟在立法中明确允许欧盟范围内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而对于欧盟范围外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争议很大,通过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窥探到欧盟立法者的态度及欧盟立法动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贸易的激增,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日益凸显与严重。国际法以及各国法律对该问题尚无统一观点,而我国不论是在立法领域还是司法实践上都对该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使得这一问题成了法律上的空白。商标平行进口不同于商标法上的侵权行为,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适当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在我国会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而我国尚未对此进行法律规制。本文认为 ,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地域性理论 ,在理论基础上有其不科学性 ,同时借鉴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并从商标法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贸易政策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应在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如 :《商标法》时 ) ,适用商标权国际穷竭理论 ,允许平行进口 ,但对平行进口商故意的“搭便车”行为则予禁止。  相似文献   

10.
商标平行进口不仅是知识产权问题,它涉及诸多问题,各国要综合考虑进出口贸易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确定对平行进口的认同与否。因此,对国外立法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吸收,可以为我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依据,以避免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浅论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平行进口的理论研究平行进口(Parallelimport)指知识产权在本国受保护的情况下,一进口商在未获外国知识产权人授权或许可而将购得商品输入本国。平行进口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其特点是:其一,发生前提是第三人从一国进口到另一国的产品是通过购买等合法方式取得的。假冒他人商标或者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制造的产品,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不属于平行进口的范畴;其二,涉及两个地域:第三方从一国得到知识产权产品后进口到另一国,这两个地域的法律是否允许平行进口要依国内法律决定;其三,有两层法律关系:一是知识产权人和…  相似文献   

12.
平行进口作为目前国际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领域广泛存在。由于世贸组织的TRIPS协议没有提出较为统一的原则,因此各国采取了不同立场。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由平行进口引发的纠纷也日渐增多。我国在对待平行进口问题上,应区分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分别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揭示商标权领域平行进口产生的原因及问题,并在分析有关国际公约、欧盟以及美、日等国对此问题的态度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并阐释了我国在商标权领域应根据国情及对外贸易的需要,以允许平行进口为原则,以禁止为例外的立法和应对策略。最后从法理上论证了国际贸易中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的合理性及赋予其合法地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商标商品权利穷竭是解决贸易过程中的商标权与物权冲突的利益平衡机制 ,它与平行进口问题相伴而生 ,成为知识产权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商品商标权利穷竭的可行性、究竟穷竭了什么权利、空间效力范围以及对其进一步的延伸思考等方面 ,对商品商标权利穷竭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欧盟在欧盟条约、商标法体系等法律中已经确立了平行进口的一般合法性。在考虑平行进口的例外时,欧盟2002年的一个案例表明要考虑下列条件:平行进口商的行为是否受欧盟条约竞争规则保护,是否属于“客观必要性”,是否具有一般必要性的情形,是否履行了重贴标签的通知义务。这对研究我国平行进口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当某一知识产权人的知识产权获得两个以上国家的保护时,未经知识产权人或者独占许可证持有人的许可,第三者所进行的进口并销售该知识产权产品的行为。支持平行进口的学者所持的权力用尽原则理论和反对平行进口的学者所持的地域性原则理论在解释这一问题时都有一定缺陷。平行进口问题的背景实际是贸易自由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我国应根据国情对这一问题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7.
浅析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产品的流通使得平行进口的情况越来越多,平行进口是否会侵犯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平行进口涉及的基本问题入手,对平行进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国情对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对平行进口应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及其法律构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反竞争协议与来自欧盟市场外的平行进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自欧洲联盟外的平行进口问题一直是欧洲法院关注的问题,欧洲法院的判例法允许未经过知识产权人同意的平行进口,目的是为了维护商品在欧盟市场内自由流通,促进欧盟市场的一体化。知识产权人可以利用知识产权的垄断特性维护自己在商品中的权利。如果知识产权人通过和其他当事人签订协议或采取统一行为阻止来自欧盟市场外的平行进口,目的是为了分割市场,阻碍市场内的竞争,这可能违反欧共体条约第81条。  相似文献   

19.
商标权的权利穷竭是商标法领域中颇具争议的问题。笔者以商标权权利穷竭的制度价值为基点,对商标权穷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坚持商标权的穷竭其实质就是承认商标权的国际穷竭,这也是解决平行进口的关键。笔者还对我国的商标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立法与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是否允许平行进口关系到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200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采取了允许平行进口的立场。本文以《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一)项为视角,着重介绍了平行进口的概念、产生平行进口的原因及我国允许平行进口的理由,并对该条的理解与适用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