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贺晓薇 《法制博览》2015,(4):124-125
作为"商法肢体"的商事代理制度,为促进交易达成的便捷与安全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虽然它脱胎于传统的民事代理制度,但在诸多方面,它都表现出与民事代理截然不同的特点。然而,我国现行法的一大缺失,即是其中并未见对商事代理的专章规定。要解决好商事代理的相关问题,仅靠某一部法律是不可行的,只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商事代理法律体系,商事代理才能在实践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交易达成,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效代理是我国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我国各大专院校使用的民法教材中,代理的实施及其效果问题并没有放在独立的章节里做过完整意义的阐述。本文从无效代理的实施与代理权行使的区别,无权代理与无效代理的区别,代理的实施及其效果以及所对应产生的法律责任三个方面做出分析。本文就此以上问题浅述笔者的不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学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岳树江 《工会博览》2011,(4):116-116
信访代理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企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明确代理范围,确定代理工作程序,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才能为做好信访代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德国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历史发展、基本内涵及相关法条的介绍,来评析无因性与有因性理论各自的优劣,并分析德国选择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中德两国的社会、法制现状,在衡量制度本身的价值目的和自洽性、延展性的同时结合法律传统、立法技术等因素作出选择。指出中国应当有取舍的继受德国代理授权行为无因性理论,选择一条坚持独立性、坚持有因性加表见代理作为替代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胡雯欣 《法制博览》2023,(33):118-120
为了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推进市场监管转型,需基于市场主体的实际需求和市场监管转型情况,全面推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当前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在立法上较为散乱,运行效率和监督管理尚存在诸多缺陷,难以适应商事登记制度发展完善需求。基于此,本文梳理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功能,深入全面剖析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现存问题,提出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完善建议,实现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立法革新。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分析了委托代理关系基本矛盾在国有企业中四个方面的特殊表现 ,即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行为的特殊性及行使监督权的委托人行为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矛盾 ,进而提高企业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梁文卿 《法制博览》2015,(6):210+209
在民法体系中,无权代理内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义的无权代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两者具有不同的特征。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对实践中运用无权代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蕊 《法制博览》2023,(7):127-129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实际上在表见代理的行为之外,独立确立了一种职务代理制度。但基于法律文字性的理解不一,不完整的表述导致了文义理解的偏离。本文旨在通过对“代表”和“代理”权源的探究,对《民法典》前后文进行体系分析,提出法定代表人、非法人组织负责人不应适用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此外,作为一类特殊的“代理”模式,建议将该法条进行适当的调整,作为代理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加以规定,方能更好体现民法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现实学校的管理能力受到师少生多,比例失衡的制约,以及民事赔偿能力受到经费短缺限制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的《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了学校对未成年在校学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不承担监护人的责任,只承担过错责任。这一规定自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存在着致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监护责任的不明和受监护的缺失,同时还致追究学校某种过错责任时难以获得法理上的支持。如何消除现行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这一缺憾,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确立未成年在校学生监护代理制度的构想,并论证了以该制度取代现行规定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兰志龙 《法制博览》2023,(5):112-114
在经济市场中,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对经济市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关系到资本市场发展,对立法也会有很大影响。然而在实际当中,民商法在推进与实施过程会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针对这一情形,为确保民商法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对民商事信用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使其更加贴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此,本文就针对完善商事信用民商法制度展开研究,文章对民商法先进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为完善商事信用民商法制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研究为该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