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楚天 《当代世界》2021,(12):41-45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阿塔)"兵不血刃"占领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由此进入"阿塔时刻".阿富汗也因这一重大变局,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关注的焦点.一方面,美国过去20年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以事实上的失败告终,这再次唤起国际社会对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的思考.另一方面,新生的阿塔临时政府面临获得国际承认、推动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和平发展的政策选择尤为关键.中国作为重要邻国,在推动实现阿富汗和平、稳定和发展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闫伟 《当代世界》2021,(10):31-36
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能够再度崛起并夺取政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阿富汗国内长期存在的社会冲突以及由此塑造的身份政治.阿塔上台后仍然利用身份政治构筑统治的合法性和社会基础.但是这种固化和缺乏包容性的身份政治将影响阿塔政权的稳定性,并且其他政治力量很可能会与外部力量相勾连,增加阿富汗社会和解与融入国际社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袭击巴西北部重镇白沙瓦的一个军队公立学校,造成149人死亡,其中133人是儿童。这是七年来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最大的恐怖袭击,不仅震惊了世界,而且使得巴基斯坦的反恐形势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巴基斯坦塔利班正在经历重大变化一、"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历史演变巴基斯坦塔利班原来是阿富汗塔利班(简称阿塔)的延伸。阿塔于1996年攻占喀布尔,建立了阿富汗  相似文献   

4.
王凤 《当代世界》2021,(10):37-42
20年前,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政权被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一举推翻.20年后,在驻阿美军仓皇撤离的背景下,阿塔击败阿富汗政府军,重新夺回全国政权.与20年前相比,再度夺权的阿塔向国内外传递出迥然不同的政策信号,极力展现温和、包容和开放等形象.当前,阿塔已成为唯一能够驾驭阿富汗全局的政治军事力量,如何深入认识阿塔并评估阿塔的这些变化,对于研判和把握今后阿富汗局势的走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长达20年的战争使阿富汗民众饱经磨难.美国和北约军队仓皇撤退后,阿富汗政府军即刻溃败,国家陷入失序的边缘,阿富汗塔利班(以下简称"阿塔")则再次夺回了政权.20年间,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耗资2.3万亿美元,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成果,只留下一片废墟.国际社会在思考解决阿富汗问题时,应正视西方国家对阿政策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设身处地从阿富汗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真正提供能够解决当前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及未来发展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国际反恐斗争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未来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在反恐旗号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前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大成功;后者却遭到激烈的反对,自身也陷入了泥潭,并引起了恐怖主义的巨大反弹.  相似文献   

7.
从阿富汗到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一直被美国称为“反恐战争”,美国和西方大多数政治家及军事领导人也一直毫不犹豫地将国际反恐活动称之为“这是一场战争”。我们不妨也以战争的角度来观察自“9.11”以来的反恐行动:从阿富汗塔利班的垮台,到萨达姆的就擒,这  相似文献   

8.
张力 《当代世界》2015,(1):60-63
<正>自冷战结束以来,地区多边机制在解决本地区的危机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富汗的情况并不例外。自美国发动阿富汗反恐战争以来,国际社会已举行多次阿富汗问题会议,就阿富汗的稳定与重建、地区安全以及协调各方努力达成诸多共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之后,美国以武力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随后开启并主导了阿富汗国家重建进程。阿富汗国家重建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曾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时间推移,上述重建领域面临日益严峻的问题和挑战,甚至陷入停滞。究其原因,阿富汗塔利班卷土重来是症结所在。作为拥有相当民众基础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塔利班坚持以武力打击阿富汗政府,抵抗美军等在阿富汗驻扎的外国军事力量,导致阿富汗战火持续至今。在此情势下,美国的阿富汗战略重心转向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并最终与塔利班签署了和平协议。展望未来,阿富汗局势能否向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与塔利班落实和平协议以及阿富汗内部政治谈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继在阿富汗的反恐战初步得手后,今年初,美即以菲律宾为突破口,在东南亚迅速开辟了"反恐战争第二前线".驻菲美军规模不断扩大,旧有军事基地重新启用.美与印尼的军事关系也开始解冻,双方军事合作正逐渐展开.在反恐的旗帜下,美军事重返东南亚的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震惊了全世界。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阿富汗发动了第一场反恐战争,局部反恐的军事行动逐渐升级为全面的反恐战争。CCTV数字电视"国防军事"频道9月引领您走进反恐背后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媒体在反恐战争中的政治功能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媒体向来标榜"客观""真实""自由""独立".其实,媒体承载政治功能,任何国家概莫能外,美国媒体亦然.在"9·11"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反恐战争中,其媒体表现出的服务反恐政治的倾向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2021年8月15日,在美军加速撤离阿富汗之际,阿富汗塔利班兵不血刃进入首都喀布尔,华盛顿曾经大力扶植的阿富汗前总统加尼随之出走他国.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赶下台20年之后,阿富汗塔利班再次取得国家主导权. 尽管阿富汗塔利班在争取国家权力方面已经取得初步胜利,但是国家重建的艰难任务也立即摆在了其面前.在此过程中,阿富汗塔利班需要注重对恐怖主义的遏制与打击.2021年8月26日,同时视阿富汗塔利班和美国为敌人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horasan),在喀布尔机场外发动了导致数百人伤亡的恐怖袭击,这充分说明阿富汗塔利班面临的反恐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万,由此,驻阿美军的数量将达到5.5万,7月16日,国防部长盖茨又称美国2009年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美军人数可能高于原定计划;2009年6月31日,美国根据2008年底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签署的“驻军地位协议”,从伊拉克城镇撤出战斗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撤军任务。撤兵伊拉克和增兵阿富汗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反恐战略调整进入实施阶段,同样是反恐战场,美国却分别采取了撤兵和增兵两项截然不同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0月7日,美军对阿富汗发动了空袭行动,就此拉开了"反恐战争"的序幕.在阿富汗北方联盟配合下,美军迅速推翻了塔利班.2002年11月,在联合国特使普拉西米主持下,阿富汗问题多方磋商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阿富汗四个主要派别的代表参加会议,并于12月5日签署了关于建立阿过渡政府的协议,阿富汗重建正式启动.5年来,美国一直把阿富汗标榜为"向民主过渡的典范",将阿富汗重建作为用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的"样板工程".然而,5年过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主法治"局面仅能维持在首都喀布尔,其他地区同塔利班统治时期无甚区别.那些5年前曾经对国家前途寄予厚望的阿富汗人,如今发现西方人为他们描绘的自由民主的阿富汗不过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16.
土耳其位于西亚尽头,连接欧洲,人口约6500万,国内生产总值1800余亿美元,军事力量在北约中位居第二,是北约唯一的伊斯兰国家和具有实力与影响力的地区大国."9·11"事件至今,土耳其由于其特有的地缘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以及与美国的独特关系,在美反恐行动、稳定阿富汗局势、解决伊拉克问题和日益严重的巴以冲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影响,为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7.
几年以来,伴随着自阿富汗到伊拉克的枪炮声, 包括美国部分学者在内的人士一直在不遣余力地呼吁:美国式的军事反恐战略与国际反恐战争并非应对基地组织式的大规模国际恐怖袭击的正途,而由于大规模国际恐怖主义的特征,且美国在执行反恐战略时注入了太多的地缘与其他战略涵义, 从而分散理应集中的力量,模糊乃至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应有的重心,因此,国际恐怖主义将以很大的力度实行反击,并很可能得手。此次伦敦连环爆炸袭击可谓不幸而言中。  相似文献   

18.
荣鹰 《当代世界》2011,(6):35-37
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积极进展”,也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十年来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但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犹存,“后拉登”时代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局势更趋复杂动荡。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底到6月,美弱化单边主义反恐倾向,布什利用出席八国峰会、纪念诺曼底登陆等机会极力弥补与其它大国之间的嫌隙,反常志地大力吹捧联合国的作用,这反应了布什穷于应对当前反恐困境和伊拉克泥潭,急于为赢得国内大选和继续推进美对外政策铺路搭桥.回顾从"911"至今的国际反恐进程,尽管国际社会取得一些经验,但实际效果糟糕透顺.单边和霸权主义的反恐道路急需迷选知返,急需回归联合国和国际多边合作轨道.  相似文献   

20.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控制首都喀布尔,这不仅意味着阿富汗政府倒台,也意味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全面失败.因为美国非但未能按计划完成"体面的撤军",反而向世界暴露了其极不负责任的一面,并遭到美国国内舆论、盟友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指责.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表示,执政7个月来,拜登政府最大的政策败笔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阿富汗的迅速崩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