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伦敦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6月7日起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德国统一、欧洲前途和裁军等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这是撒切尔夫人和戈尔巴乔夫近5年来的第七次会晤。 撒切尔夫人这次苏联之行,是在苏美首脑会晤后不几天进行的。访问前夕,她和戈尔巴乔夫又分别参  相似文献   

2.
杨翊 《瞭望》1984,(16)
伦敦专电今春以来英国外交出现的新动向,特别是它对苏联政策的变化,是近来伦敦新闻界人士见面时的一个经常性话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匈牙利后,接着亲赴莫斯科参加安德罗波夫葬礼。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斯德哥尔摩会晤葛罗米柯之后,又宣布订于七月初访苏。苏联第一副外长科尔尼延科三月底访问了伦敦,同豪等英国高级  相似文献   

3.
伦敦专电 在中东地区外交上相对平静的九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了埃及和约旦。这是她首次出访中东,也是英国首相自二次大战期间丘吉尔访埃以来第一次正式访问埃及和首次访问约旦。 今年二月,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达成了约巴协议,提出了公正和平  相似文献   

4.
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二月初对匈牙利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匈荚外交史上第一位英国首相访匈,也是撒切尔夫人自一丸七九年执政以来对华约成员国的第一次访问。在目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东西方关系处于紧张的情况下,分属于两个对峙军事集团成员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谈,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目。正如匈牙  相似文献   

5.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飞抵北京。她此行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是她将不得不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正式会谈。她的对手是邓小平。毛泽东生前曾赞扬邓小平“原则性强”,“开钢铁公司”,“柔中寓刚,棉里藏针。”撒切尔夫人则是继丘吉尔后英国政界的铁腕人物,人称“铁娘子”,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向以强硬和变通著称。9月24日,她正式与邓小平进行会谈。撒切尔夫人胸有成竹地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第一张牌,更为主要的是她自以为挟着英国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的胜利余威前来中国的。因此,她以强硬的态度提出,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于谷 《瞭望》1984,(51)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前往北京正式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前夕,向本刊驻伦敦特约记者发表书面谈话,表示希望《联合声明》将为加强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机会。她对这次访问抱有巨大期望,愿能加速发展两国新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布什4月13日在北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首府哈密尔顿举行会晤。双方就欧洲当前形势以及东西方关系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会后白宫发言人说,双方在所有问题上表示了“相互支持”的态度。 这次美英最高级会谈是在欧洲形势,特别是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美英传统的“特殊关系”面临考验的背景下举行的。 百慕大虽然是个只有  相似文献   

8.
伦敦专电 在西方国家领导人的表现中,对于德国统一问题,谁最积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谁最忧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这两位往往各执一辞、意见相左的领导人3月30日在伦敦举行了会晤,中心议題是德国统一和欧洲共同体一体化问题。经过会谈,他们在德国统一问题上取得了某种和解,而在欧洲共同体一体化问题上却分歧犹在。  相似文献   

9.
伦敦专电 3月10日,英法国防部长在巴黎达成了两国在武器装备采购和核防务上加强合作的协议。3月16日,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布鲁塞尔的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了关于欧洲防务的演说。3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问莫斯科前夕分别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进行政策磋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就象一辆列车,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轨道上顺利行进。赵紫阳总理六月二日至十九日对英国、联邦德国和荷兰的正式友好访问,为这个前进中的中国西欧友好列车增加了新的动力。 访问期间,赵紫阳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双方对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友伟  成集 《瞭望》1985,(44)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重要的时刻,历史性的时刻。十月二十四日,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庆祝活动达到了最高潮。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发言都安排在这天的上午。先后的次序是:美国总统里根、中国总理赵紫阳、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法国外长迪马。此外还有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和新西兰总理朗伊。  相似文献   

12.
岳世平 《党政论坛》2011,(23):57-58
一、国家高层领导人重视并成立“专门小组” 英国:作为行政改革的先驱,1979年撒切尔夫人一上任英国首相,马克·斯宾塞连锁店的主管雷纳即被调任为她的效率顾问,并在首相力公室设立了一个效率小组即“雷纳效率评审”。1991年梅杰继任首相后,继续推行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做法。  相似文献   

13.
伦敦专电 英国自玛·撒切尔的保守党政府执政以来已经整整六年了。特别是撒切尔夫人一九八三年大选获胜连任首相以来的两年中,英国的外交颇为活跃,在国际上甚是引人注目。 在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头四年中,英国采取了对苏强硬的政策,英苏双边关系一直处于僵冷状态。 一九八三年十月,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年会上发出了要与苏联对话的信号,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翌年二月,她亲自出马,对匈牙利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4.
李国平  晓梅 《侨园》2008,(1):22-23
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怪人".他是个平民百姓,却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有着不错的交情.他应邀访问过美、日、韩、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电视台、《华盛顿邮报》、BBC等众多国际知名媒体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年纪轻轻,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就是被西方艺术界称为中国"内画毕加索"的高东开.  相似文献   

15.
巴黎专电 一月二十日上午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法国北部的里尔市宣布:一九九三年法英两国将建成穿过英吉利海峡的铁路隧道。 自从去年圣诞节以来,人们就传闻着、期待着这一重大的新闻。一月二十日上午撒切尔夫人专程从伦敦飞来里尔,笑容满面高举香槟酒祝贺英法两国达成的这一重大协议,重申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16.
持家治国     
美国杂志《世界报》不久前向世界各地刊物的主编,撰稿人和发行人征询意见,要求他们推选1978—1988年“最代表时代精神的名人”,结果得票最多的是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他们被称为“务实精神的化身”。 中国读者对邓小平的事绩是熟知的。这里来谈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何得到众多报界人士的好评。 今年62岁的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就任首相时,英国国势衰落,民气消沉,工业管理不善,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而历届政府沿袭下来的所谓“福利国家”的重负,已使财政不堪负担。外国人不无嘲弄地说大不列颠得了“英国病”,似乎已病入膏肓,回春  相似文献   

17.
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是从1982年开始的。从小平同志在当年9月与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谈为标志,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正式签字,实际上谈了整整两年。开头8轮谈判的中方团长是姚广,我在幕后。  相似文献   

18.
香港问题的正式谈判是从1982年开始的。从小平同志在当年9月与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谈为标志,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正式签字,实际上谈了整整两年。开头8轮谈判的中方团长是姚广,我在幕后。  相似文献   

19.
鲍信 《瞭望》1993,(41)
吾兄:9月23日新华社播发了邓小平1982年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在这个时候首次公开发表这篇重要的谈话,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这是中国政府阐明自己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一份重要历史文献。现在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0.
巴黎专电 东欧政局的风云变幻使整个欧洲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心。位居西欧地理中心的法国,经过一段短暂的“沉寂”之后,最近在外交舞台上又活跃起来:4月19日,密特朗总统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会晤布什总统,同一天,他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就加速欧洲政治一体化建设发表了联合声明,4月25日和26日,密特朗和科尔举行高级磋商;4月28日,密特朗前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欧洲共同体12国首脑特别会议,讨论欧共体政治联盟和德国统一等问题。前不久,法国总理罗卡尔也到伦敦,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进行了会谈。透过这一系列频繁的外交活动,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