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11日,辛亥百年。重回1911年,我们想在历史的幽深处,看到历史的不同侧面。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辛亥百年,我们纪念什么?审视辛亥以来百年的成败得失,历史给予我们最大的遗产,就是以节制的、渐进的却是坚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促成民族融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基石,辛亥革命纪念也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辛亥开展“逢十”大庆,纪念形式呈现出常规效力性纪念大会和延长效力标志性纪念品的双重选择;纪念宗旨则是立足历史,照亮现实与未来.建国以来的辛亥纪念以辛亥革命为历史文化载体,力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1911》     
《当代贵州》2011,(11):65-65
《中国1911》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民国史学者伍立杨的最新学术著作。回顾当年中国的重要时刻,作者在书中重建辛亥记忆,唤起辛亥话题,让历史反思转化为历史智慧,在当今正面临新走向的中国,有着历史与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特别是近年,更加关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对“辛亥革命”历史名词概念的模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前,在大清帝国落日余晖已经黯然退去的古老中华大地上,爆发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辛亥革命。这是苦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一百年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百年来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艰苦历程,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更加弥足珍贵、带给我们的启示更加深刻清晰。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标志着中国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健 《湘潮》2013,(1):55
《风雨欲来—辛亥革命历史地图重绘》一书,以北京、广州、成都等八座城市为历史地标,深入研究了在上述地区发生的与辛亥革命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全景式地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华大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大潮汹涌,锦江潮、岷江潮、长江潮势不可挡。一批胸怀实业救国大志的四川留日学生,毅然抛下学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僻处内地的川南小域荣县先声夺人,率先建立起了共和新政权……  相似文献   

8.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9.
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这一年,四川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推翻了清皇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闸门是四川人民首先打开的。辛亥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以湖北新军为主力发动武昌起义,并迅速获得成功,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局限、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以及怎样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有关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进行了评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梅宁华 《共产党人》2010,(14):50-55
本文核心观点如何看待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百年历史,不但是身历其中的全体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和探索的世界性历史现象,更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应做出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革命。两次革命虽性质有别、结局迥异,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命运,其历史功绩,必将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15.
90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它在武昌首揭义旗,然后迅速得到各省的响应,一举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并  相似文献   

16.
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评价 ,涉及到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待中国历史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问题 ,关系到正确全面评价20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问题 ,因而中国共产党人 ,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非常重视科学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他们十分重视革命史的研究 ,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 ,建立了真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提出了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领导发动了一场具有20世纪历史性巨变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17.
胡德明 《世纪桥》2011,(19):3-4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举行开幕会。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将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辛亥不仅只是一个回顾,通过反思,整理清楚自己思路才是开拓未来的重要契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代表性事件,本文尝试探讨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自辛亥革命发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都进行了客观地历史地评价.这些评价,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党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10,(13)
<正>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一个关乎国家兴亡的大是大非问题。当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但在一部分人当中也存在着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  相似文献   

20.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末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