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魏敏生 《廉政瞭望》2011,(11):45-46
人们有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我从小就相信,因为父母给我讲过,老师也给我讲过。作为自小就是一个乖娃娃和好学生的我,自然是深信不疑。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了,也为人父了,要讲给我的子女听,也要讲给我的学生听。如果像我的老师和父母那样讲,又有一点不甘心。哪一点不甘心呢?可能是认为照样讲太简单了吧。难道这道理有变化?想来想去,现实中有许多现象不是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说得清楚的。  相似文献   

2.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3.
麦嘈 《理论导报》2012,(10):35-35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并非周星驰电影桥段,也非网友恶搞,而是电视节目中的一段对话。对话视频被放上网络,迅速走红,继“我是来打酱油的”“我可以说脏话吗”之后,被许多网友封为又一电视采访“神回复”。  相似文献   

4.
“集体”利益与法不责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来到社会上都会成为某个集体的一员,集体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代表着我们的价值取向。但是一旦集体利益成为某些别有用心者的工具时,集体行为所体现的力量就很可怕了。比如时下难以从根本上取缔的小金库私设问题,也是单位集体利益至上滋生的产物。再如学术活动中以“集体”名义进行的学术腐败活动。因为有了维护“集体利益”的托词,这些人可以到处请客送礼,看起来不是谋一己之私利,倒像是一种“为公”的行为,他们也会抱着一种近乎“崇高”的精神,不遗余力地进行学术腐败活动且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5.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春节之前,又见过一个”严禁在春节期间用公款请客送礼”的文件。如要问这个“禁令”这次起了多大作用?从人们的摆谈中就可知道情况不令人乐观。据本人记忆,这几年来对此事年年都在“三申五令”,“三申五令”之后还在“三申五令”。这不禁让人纳闷:  相似文献   

6.
赫鲁晓夫当上前苏联“一把手”后,一次去参观一个抽象派画展。看着看着,这位大人物便大骂起来:“这叫什么画,一头驴子用它的尾巴可以画得比这更好。”他还嫌不解气,又把负责画展的恩斯特叫来,臭骂了一顿。不料这个恩斯特不买他的账,竞反唇相讥:“你不是艺术家,也不懂美学,你对美术作品一窍不通。”赫鲁晓夫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又说出一番令世人“大开眼界”的话:“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干部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党的领袖,因此,我现在当然懂得。”说完,他又…  相似文献   

7.
日,去某镇党委办公室为一份新闻稿件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属实”,执掌公章者问我这稿件“老板”看过么?我莫名其妙至极,“老板”?老板是谁?他见我连老板是谁都不知道,仿佛见到了外星来客,随即客气地说:“是咱书记嘛,你先请他看一下我再给你办”。我方才明白,“老板”者书记也,心里咯噔一下,若骨鲠在喉,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我们伟大的党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解放天下无产者为己任,凡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一切仁人志士,不论国家与肤色皆视为“同志”,“同志”者,志同道合者也。在战火纷飞、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获得…  相似文献   

8.
去年“7·21”的一场大暴雨,让北京人记住了趴在水中清理下水道雨算子的海淀环卫工人李成友,他当时被称为“最美清洁工”。如今,李师傅又入围了“身边的雷锋”标兵评选。“选啥不重要,把活儿干好,我心里才踏实。”李师傅淡定地说。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日前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也是这100%的学生承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两年100%”看似奇怪,实际上正触及到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现象:缺乏一种对人和对己一致的普遍的公共道德标准。不少人一方面对别人乱穿马路扰乱交通大不为然,另一方面也不影响他自己去闯红灯破坏交通规则。甚至有的人一面对行贿受贿义愤填膺,另一方面自己又去请客送礼并“笑纳”他人送来的礼物。就拿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不正之风来说,根…  相似文献   

10.
汪金友  贲迅 《前线》2008,(4):58-58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制定了10条“家规”,具体内容是:“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我,只能出差顺路来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丁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我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8.生活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相似文献   

11.
赵亚兴 《奋斗》2006,(1):63-63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辛弃疾在他的一阙词中满怀悲愤的一句语.或许他一生坎坷,壮志难酬,有个儿子又常惹他生气。才发出这般多少有些凄苦的感叹吧。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的人生,自然难以让人快乐。不过。似乎也有例外,同样面对“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客观存在,民国元老于佑任淡泊名利,荣辱自安。写出这样一首勉励自己的对联:“不问八九,常想一二”。横批是“如意”。对呀,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剩下的一二,自然是如意之事,“常想一二”。 那结果不就是“如意”吗?  相似文献   

12.
陈忠实 《党员文摘》2023,(19):54-56
在巷子的水果摊上看到红枣摆上来,自然想到又快到枣月了,也自然想到该回家折枣了。妻子肯定也知道了枣子开始上市,催促我说,抽空回家折枣。在关中乡村,用“摘”字的地方,大多数时候用“折”,警如折豆夹、折桑叶、折棉花菜,摘一切水果都说“折”。  相似文献   

13.
“党是一面旗,我是一盏灯,我的责任就是为党旗增辉,做一盏明亮的灯”。在今年“七·一”前夕,听到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说的这句话,深受启发和联想。每一位党员,确实应当成为一盏“灯”。一面鲜红的党旗,是由千万盏“灯”映红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在“灯”的亮度上。取得了党员称号的人,并不一定都能成为“灯”。“灯”有明亮的,有暗淡的,也有失去了光和热的“死灯”。只有明亮的“灯”,才是优秀、合格的共产党员。对暗淡的“灯”,应当加强教育,使其明亮起来。而对于成为腐败分子的“死灯”,则应进行斗争、清理,不要…  相似文献   

14.
苦涩的“新闻”徐恒足前不久,《经济参考报》报道了一条"新闻",辽宁省省长闻世震近日在千人干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省内有关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方主义严重、办事效率低下以及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有感于省长的",点名批评",该报还同时刊登了评论文章,赞扬了闻省...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既作为一项重大的实践课题又作为一项重大的理论课题为学术界广泛关注,近几年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多维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且关于“实事求是”的总体界定。学者们一般从词源上“实事求是”一词进行了追溯。“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及其有关注释。《汉书·河间献王传》称赞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定事来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直,加会角赐以报文。”唐朝颜师古对这段话作了注解:“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这里“实事求是”指作学问要讲求实际、真切,不能望文生义和随便…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当代党员》2007,(8):19-19
编辑同志:你好!最近,我们这里掀起了学习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高潮,“一圈两翼”成为大家谈论的热门话题。作为渝东北区县的一名机关干部,我既兴奋,又有些担忧。以前,全市打“库区牌”,我们县因为不在三峡库区的范围内而与很多优惠政策擦肩而过。现在提出“一圈两翼”的构想,这对我们来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可兴奋之余,我也有一点担心:“一圈”加速跑起来了,“两翼”又该咋办呢?  相似文献   

17.
代理“妈妈”○张桂荣“我又有妈妈了,我又有家了,我又可以上学了!”这是长春市妇联救助的首批特困儿童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声。去年春天,长春市妇联在一次社会调查中发现,全市有相当一批特困儿童正面临着失学的危险。这些特困儿童中,有的是父母双亡的孤儿,有的是单亲...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国庆长假又到了,“假日廉政文化”建设应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放长假期间因正当的文化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沉迷于打牌、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有的甚至赌博,追求低级趣味,出入不健康娱乐场所;也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节假日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行贿受贿……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长假已成了滋生违规、违纪和腐败现象的温床。“假日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帮助党员干部科学安排好长假期间的生活,满足党员干部正当的娱乐需求,防止违纪违…  相似文献   

19.
蹇庐氏 《先锋队》2011,(11):61-61
“我是从骨子里热爱党的……”乍听之下,一定会觉得,这定是哪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发誓。然而,接着听下一句:“……我身上还有好多好的品质。”忽然又觉得,这是在辨白什么。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老同学难得一次小聚,彼此问及双休日如何度过。轮到我发言,自然实话直说,无非是在家看看书。不料话音刚落,几位仁兄竟把我当“外星人”一般,从上到下打量一番后,不无惊异地说:“有没有搞错?如今还兴双休日呆在家里读书?!”至于到底谁搞错了,我的确说不清。我只晓得自已生来不善交际、不善应酬,也无琴棋书画等特别的个人爱好,还是安心读点书的好。这次小聚,几位混得还算“成功”的仁兄,十分坦诚地规劝我别再轻言“读书”。他们说,不读书更容易获得某方面的“成功”,原因简而言之有二:有了文凭在手,不读或少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