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四十年前在新四军当女兵时,我就对叶飞师长的名字很熟悉,因为他是陈毅军长手下三大骁将之一。但我和很多人一样,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归国华侨。后来我当了记者,一直想访问他而没有机会,直到最近才实现了这一夙愿。他原是一位书生当我步入将军朴素而明亮的客厅时,看到迎面墙上挂有一幅很大的世界地图;在沙发旁的茶几上摆着几盆含翠吐艳的花卉,不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在客厅北侧一大排书柜中,有只金光烁烁的「陈毅杯」  相似文献   

2.
如今人们圣女兵大概不会感到稀奇了;然而,在六十年前,中国多数妇女,还是梳大辫子、裹小脚的年代,戎装女子却如凤毛麟角。在武汉黄埔同学会的一次聚会中,我见到了两个当年的女兵「奇女子」史明恕、王容箴。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年方十九岁的史明恕和王容箴考进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属黄埔六期。在黄埔军校的历史上只招了这一次女生,共二百一十二人)。  相似文献   

3.
上期「江西政报」上刊登了熊林和同志的「为了阔气」和高景春同志的「扫除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的垃圾」二文,我细细地读了两遍。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此,我也把工作中的一点感想写出来。我是搞收发工作的,每天收到的文件总不下100件。这些文件中的大多数都写得很清楚,问题明确,叫人一看就懂得了。但是,也有一些是叫人读过一两遍之后仍不明  相似文献   

4.
白猴求偶     
一九八○年七月五日,台湾报纸公开为一只年满四岁,取名「美迪」的雌白猴,向全世界征求配偶。同年九月中旬,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喜获了一只年龄三岁半的雄性白猴,为「美迪」带来了佳音。访研究所所长潘清华希望云南和台湾两地动物研究工作者为这一对白猴「完婚」。或迎「新娘」回云南,或送「新郎」去台湾,使这对白猴在遗传学和生物医学上发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所要介绍的谢秋涵,是一位女中豪杰。像新中国许多有才能的女性那样,她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成绩卓著。当我向她表示敬意的时候,她急忙摆摆手,郑重其事地说:「说真的,我并没有什么……」谢秋涵已是四十岁的人了,中等身材,一双眸子闪着一股灵气,深色的衣服衬得皮肤更加白皙。她走路快,说话快,思维快,做事快。她描述自己的秉性说:「当我骑车拐弯的时候,如果后面来了汽车,我会加快速度从它前边闯过去。」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5,(1)
一那时,彭总在囹圄中,而我,则是他的「看守」之一。一九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星期二,下午。部队在进行「擒敌技术」训练。我正忙于整理近年间学习历史的心得笔记。「六班长,提审去。」排长风风火火闯进屋来。我有点愣了。按惯例,提审都是上午的事儿。「几号?」「二号。」一号是彭总房间的编号,我们都是按房间编号称谓的。推开了一号房门,彭总木然站着,那眼神,似乎说:什么事?「到专案组。」他「唔」了声,大步走出了房间。「提审」的地点在北京西郊的一个军营里。两个专案人员在那儿候着,他们是「三办」的,即审查委员会第三办公室,是康生负责的。「提审」的时间有时相当长。这次倒是例外,约抽一支香烟的时间,门就开了。彭总大步走出来,边走边说:「要写的我都写了,既是组织的决定,我服从好了。」一个瘦高个说:「着重写入党前后的历任职务。」一个胖大个说:「从八岁写起,不写不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从来不懂得什么叫做友谊,更不懂得什么叫做爱情。只有「君臣」、「主奴」,没有「夫妻」、「朋友」。如今,我有了朋友,有了真正的伴侣。一九六二年的五一节,我和李淑贤建立起了我们温暖的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有了真正的  相似文献   

8.
军营魂系女兵情张百顺女兵作为军队的一分子,她们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战场。那时的女兵虽不乏自愿从戎者,但大部分则象“花木兰”那样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在历代中国农民革命的大军中,女性的身影到处可以寻觅到,但那更是长期饱受不平等待遇的女性一种对现实的强烈抗争。大量的有计划的征集女兵和女性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从军的愿望,则是近、现代的事情……公元1991年2月,在海湾战争最激烈的时刻,世界一些重要新闻媒介几乎同时报道了一则令世人震惊的消息:美军特种部队中,失踪的15名军人,有3名是女军人。时隔几日后,来自多国部队各个领域女军人的报道,铺天盖地接踵而来。有人由此甚至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大量女兵全方位的介入海湾战争,预示着一个空前的女子男性化和军营女子化时代的到来。军营呼唤着女兵90年代的中国女兵也背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她们所涉猎的范畴也早已逾越出人们定向思维框定的传统模式──保障服务业。在当今的中国军营,尽管她们的数量并不太多,但作为女军人所特有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已深深烙印在了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在世界屋脊的喀喇昆仑采访,一位部队领导这样责问我们:为数不多的女兵为什么都集聚在繁华的闹市附近?要知道越是艰苦  相似文献   

9.
据我所知,基层民政工作者并非人人吃「皇粮」,还有为数不少的人是r乡补贴制」干部,有些甚至是合同工、临时工。「人往高处走」,招工、转干是这些同志渴望已久的梦。去年,某县在县级和乡镇工作人员中考试招聘干部,这给了「土八路二次难得的机遇。那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老民政」是望尘莫及了,而*些年轻有为者经过一番准备,欣然应试,有的成绩名列前茅。令人遗憾和费解的是,考归考,招归招,结果一公布,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喜中「是榜」,而应招的所有民政考生」个个「落第」,银羽而归,依然是「乡补贴」、合同工、临时工…  相似文献   

10.
从前有句老话:「人过中年万事休」,而我的人生却是从四十岁后才真正开始的。近几年,除工作之外,在美国出版了我用英文撰写的两本书,在国内也出版了几本我编译的书,此外还为海内外报刊写了不少文章。记得前些年曾有人给我看过「手相」,说我「大器晚成」。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玩笑罢了。了解我底细的人都知道,我今天能够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一些成绩,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九五一年搬到北京。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龍江省東北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滙流之處有一塊三角地帶,人們稱它為三江平原伸兜靥庍吔?又廣布沼澤,千百年來,三江平原一直是塊「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鷄飛到飯鍋裏」的「富饒」的處女地,故又以「北大荒」聞名全國。一九四七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萬人(其中包括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歸來的數千名  相似文献   

12.
11张存折     
1999年4月14日上午10时许,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储蓄所。 储蓄所的大门又一次被推开了,走进来的是一名30多岁的中年妇女和一位年纪大约60岁上下的阿婆,阿婆手里还拿着一大叠存折。“她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保安员小孔看着阿婆手里摸得紧紧的那些存折,不禁心生疑惑。说她们是母女吧,看着又不是那么亲近,说她们是陌路,两人又时不常搭一句话,莫非…… 两人已经走到了填写单据的桌子旁,开始填写取款单了。一张、两张、三张……小孔不错眼珠地看着,一张一张地数着,一共11张。一下子取光11张存折,其中一定有缘故。这时…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一个人旷达到万事不萦于怀,对自己生长的故乡却是无论如何也忘情不了的西方哲人有「人是乡土动物」的名言,中国先贤也有「月是故乡明」的佳句,可见对故乡的依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故乡的名字是多么地令人神往啊!月三更,人万里!大海茫茫鸿雁无消息。  相似文献   

14.
我的伯父和父亲都诞生于清末,他们那代人,俗话称做「宣统仔」,由于他们幸运地受过两年私塾教育,又被称做「蒙馆仔」。到了我这代人,堂兄们都是民国后出生的,被称为「民国仔」。我们这代人比上一代人更为不幸,出生后,耳朵里听到的是枪炮声,眼睛里看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相似文献   

15.
打小,我就喜欢顶着父亲那硕大的军帽晃晃荡荡地到处乱跑,骄傲地告诉每个见到我的人:“我是女兵!”虽没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大志,但轶了心要穿制服的气势还确实不小。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5,(5)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书画展。——因为,它的十位作者,都是巾帼丈夫。她们,曾是烽火年代的战士,共和国的忠良老臣,离休后作了家庭主妇。她们的「艺术之路」,是在锅碗瓢勺的交响和儿孙绕膝的缠闹中,铺设的,延伸的。若说创作,那是纯「业余」的业余。  相似文献   

17.
来自河南省桐柏县的22岁姑娘李明凤,被称为中国散打第一人。这位曾梦想当一名“花木兰”式的女兵的山妹子,在先后三届中国功夫与美国拳击对抗赛中,勇夺三连冠。美国人终于领略了中国功夫的神威!1998年10月,首届中国功夫与美国拳击对抗赛在北京举行,初上国际赛场的李明凤以山妹子特有的“一览众山小”的勇气,以3:0的绝对优势战胜美国选手莎拉,夺得了冠军。中国功夫在同规则下同西洋拳较量首战告捷,李明凤一鸣惊人。曾想当一名女兵李明凤的家乡河南省桐柏县是著名的苏区和革命根据地,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李明凤的二爷当年是…  相似文献   

18.
在一群白鸽和成片花草中,一位天真的小女孩抱起一只白鸽亲吻着;两个男孩在给两头相斗的公牛劝架,同声喊道:「不许打仗!」……眼前这些出自中国少年儿童之手的绘画,以不同的题材和手法,表达了他们与世界各国小朋友的共同心愿:「我爱和平」。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北京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这个以「我爱和平」为主题的儿童画展。包括本刊选登的儿童画在内的一百八十三幅画,是从全国各地幼儿园、少年宫、小学校征集的四千幅作品中评选出来的。作者最小的只有三岁,最大的十四岁。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的美术教师龙念南说:这些作品描述了和平的生活、建设,表现了孩  相似文献   

19.
欲海"百慕大"安欣当我提起笔来,一张张俏丽的面孔便在眼前浮动,而她们的言谈举止又是那样的放荡不羁,以至我竟然说不清是咖啡屋、酒吧误了她们,还是为她们所误。几个十八九岁的姑娘,从乡野走来,很快使与那个环境融为一体。是得是失,是非黑白,如何评说。当我与朋...  相似文献   

20.
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觅获一块玉璞,恭敬地奉献给楚厉王。怎奈愚君把珍宝说成是一块普通的山石,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脚。武王即位时,卞和又跛着腿进宫献宝不料武王也不识宝,仍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文王即位以后,卞和抱玉跪哭于楚山下,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流着泪说:「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足而悲伤,痛心的是,珍宝被人看作石头;贞洁的人背了个『说谎』的罪名。」文王令人琢其璞,果真得了一颗罕世的美玉,故命名为「和氏璧」。后这个无价之宝辗转馈赠,又传到了赵惠文王手里。秦昭王得知,愿拿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璧玉。由此又引出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动人的历史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