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并要求“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给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新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以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为社会理想 ,表明他决非是拒斥“人的自由”的经济决定论者 ,但也并不因此意味着他是一位“个人本位”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在描述“自由人的联合体”时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指的是个人重新驾驭由于私有制而转化为物的力量的社会关系 ,这样 ,它才构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也因此才需要以真正的共同体的建立为前提 ,从而使他的自由学说与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并最终实现国家消亡的学说联系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中所讲的“先进生产力” ,既体现着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又体现着生产力经济学的深刻内容 ;“三个代表”中所讲的“先进文化” ,作为思想道德的部分 ,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 ,作为体现现代生产力的科学技术部分 ,又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代表”中所讲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黎石秋 《民主》2004,(3):4-5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古往今来,治国兴邦,安全是关键。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观念决定出路。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这一重大部署,开创新时期安全工作新局面,关键是树立科学的安全观。民安为天人民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遏制重大事故,是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抓安全生产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树立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大于天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从根本上消灭了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所造成的少数人富有而多数人贫困的状况。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目的,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共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本刊为配合宣传学习十六大需要,特约请了一批专家撰写了学习文章。 周叔莲:《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该文总结了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方面的十大创新观点,即包括提出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今后我国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制制度,明确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等。这些新的理论观点是今后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2,(1)
所有制问题是共产党人一切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个人所有制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之上,是所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个人所有制的完成大体要历经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重建个人所有制三个阶段。其中消灭私有制是实现个人所有制的必要前提;建立公有制是过渡到个人所有制的存在基础;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所有制完成的最终目标。全面理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有利于指导和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实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有利于为中国进一步完善所有制制度提供方向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一种议论,认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公有制实际上是“无人所有”。其根据是,只有财产归私人所有,人们才关心其有效的使用、保存、而公有制条件下由于所有权模糊,名义上人人都是所有者而实际上谁也不是所有者,因此,得出结论公有制是“无人所有”。  相似文献   

9.
刘玲  陈娟 《学理论》2010,(19):68-70
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批判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公平观的内容和实质。马克思的公平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其实质内容是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公平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莫如 《瞭望》1987,(4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所作的报告中,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讲过这样一段话:“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完成,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党的文件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坚决清除现行经济体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和旧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的标准。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能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这对进一步清除“左”的遗毒,毫不动摇地贯彻执行党的富民政策,集中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预言,社会主义在消灭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必然能够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隐藏在高昂的政府成本背后的是惊人的政府浪费。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降低行政成本的问题,并将其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从政府成本的基本理论着手,分析了如今政府浪费的现状和成因,诸如行政权力运行缺乏透明度、职能错位、权责分离等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成因提出了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政务公开,建立合同外包制度以及确定合理的管理半径和密度等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必然要触及对财富、劳动、要素贡献等的价值判断。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里连续用了“五个一切”,充分体现了新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依据。劳动者没有财产就不是社会主义 FORTUNE在英文中至少有“财产”和“幸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再次强调:“我们党始终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我们党在自身性质认识上达到的新境界,也是我们党不断与时俱进得出的科学结论,值得全党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实现形式改革历程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五十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此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宗旨。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按照前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上走进理论和实践的误区:其一,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维护社会主义所有制,就是维护社会主义,就是革命的。其二,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设模式是“一大、二公。三纯”,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上…  相似文献   

16.
首先感到十分荣幸,没有想到能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盛会,能亲自聆听江泽民同志的有激情的、高瞻远瞩的、震撼人心的、震撼世界的报告。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十六大,这是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可以说这个世纪之初,世界并不平静,各个国家都在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而我国是风景这边独好,充满着希望,在这样一个时间召开党的十六大,对全世界关心中国建设的人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十六大报告是一个划时代的宏伟纲领,报告全面阐述了党的成熟的理论、思想、政策、纲领,本身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P11)这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怎样正确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呢?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消灭了生产社会化和生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还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什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想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目前的分配问题作了精确的论述。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又切合中国的实际。这些论述进一步清除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空想,切切实实地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意愿,本身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一、资本参与分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马克思强调人在生产力中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