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问题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科学的常规议题,而是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融合的互动性话题。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既承认自然对人类的制约,又提供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机图景。新时代中国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破坏的惩戒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不能囿于经济体、地域的视角限制,而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去看待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共存,看待人类有机体的生态依存,去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不是把校园建设得富丽堂皇,而是需要校园内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共存。要实现这一目标,校园内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增加经费投入来实现,而和谐的心理环境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不仅需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而且需要诉诸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过去我们常将人类视为大自然的“主宰者”和“统治者”。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主张的是一种“控制型”自然观,其实质是将人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对立起来。要改变上述错误观念,就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大自然中的生物,不是人类可以任意驱使和宰割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关于党内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社会和谐主要体现于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践证明,只有人际和谐,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充分地激发创造力,形成凝聚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天人友好,共生共荣,让大自然永续造福人类,为社会不断进步留下空间。从历史上来看,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我们今天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是传统文化所想象的“大同”社会,也不是马克思当年论述的“未来社会”,更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贫穷的社会,而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确立和谐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人在自然界的各种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行为,而是有着一定的社会属性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而且要按照社会规范要求加以衡量。从道德意义上说,维护环境方面的基本伦理原则要求有以下几方面:一、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可持续发展旨在创造一个人与自然能够相互融洽、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风 《探索》2006,(1):116-118
人类自身永远只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部分。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李晓华  邓晓明 《奋斗》2006,(4):19-21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不是大自然的正常进化。而是人类自身不断谋求进取、打破现状、发明新技术、制造新产品、创造新生活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风 《探索》2008,(1):115-118
无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到何等程度,都必须记住,人类自身永远只能是大自然的产物和部分.在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心愿,指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目标依托于人类最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统一的:社会和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法治中国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三个文明并进建设节约型社会,从目标上看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但从落实手段上看,又需要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注意三点。一是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在5000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在人与自然相和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礼记》等大量传统典籍中,对渔猎采伐等消耗自然资源的行为,都有合乎自然规律、讲求节制、约束人们自身欲望的规范。这种规范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与自然共存、保护资源的价值观基础,与现代观念不谋而合,值得学习、继承。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11.
追求自由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目标。而思想是人类的灵魂,因此思想自由也自然成为自由理想的核心。思想自由,包括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科学研究的自由,它是现代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从根本上来看,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冲突,而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文明的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的内在价值严重低估,生态环境遭受任意践踏.在后工业社会里,人们已开始警醒和呼唤生态文明的到来.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大自然的厚重的内在价值,测度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及人类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重构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维护生态正义与环境正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自然"的新生态伦理观,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郭庆海 《新长征》2013,(1):36-37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摈弃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人类文明形态和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肯定。"共生昭示了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与生存方式"[1]。和谐共生是一种要求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世界观,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  相似文献   

15.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内部关系、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类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地生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平与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要求,就是要确保人类社会内部关系和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能够和谐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进行阐述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的新一代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具有相通性,也具有差异性,这构成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宏大背景。所以,在软实力的建设中,从国家内部角度看,既包括形成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形成国家的凝聚力,也包括尊重国家内部各个民族的特性与差异性;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既要在文化的冲突中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在文化的融合中追求文化的共存与共赢。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和谐共存的必由之路。本文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确立与维护离不开对大自然价值的正确认识。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根源,是生命存续的基础性前提,是人类文化的“底基”,我们应该从“根”和“源”的意义上定位大自然的价值。自然具有其内在价值,也具有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道德价值等诸多表现形态。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让“荒野”显“朴”,让大地留“白”,让祖国大地更“绿”,是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绿色底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治国口号、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与经济和谐互为条件、互补共存。近百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形成一套把社会矛盾用经济方法熨平、把经济危机用政治手段化解的治国方略。马克思预言的资本主义丧钟之所以在这些国家没有敲  相似文献   

20.
李长健  禹慧 《唯实》2007,1(12):35-38
网络社会是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人类生存空间,它与现实社会一道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以技术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通过制度和谐、利益和谐,实现和谐利益,最终达到安全、发展、公平、民主、文明和法治的和谐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