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的故事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历史上因对联而产生和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很多。在宋朝的时候,就发生过一起因对联而引发的奇案。  相似文献   

2.
审判对联例话周瑞春对联在中国源远流长,雅俗共赏。不论是宫殿厅堂、园林亭榭,还是寺庙道观、门宅店市,都随处可见。在各种对联中,反映行业特点、特色的对联别具一格,它既可供人欣赏,又可用来进行宣传教育,历来为人们所喜用。在行业对联中,有不少反映审判工作的好...  相似文献   

3.
柳新 《政府法制》2011,(20):34-34
对联是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千姿百态的联苑中,将人名以各种形态嵌入对联中的人名联,构思巧妙,形态各异,尤具特色,读来别有情趣。如广东省揭阳市关帝庙有一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相似文献   

4.
赖某深 《政府法制》2010,(12):19-19
封建时代,许多官员往往在各自官署门口贴上自撰的对联。这类对联多有施政纲领的味道。南于撰写者的经历不同,抱负不同,处世态度不同,所撰对联内容也大异其趣:有的提醒自己要廉洁奉公,有的告诫所属要安分守己,有的申明要秉公执法,也有的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嘴里讲清正廉明,背后却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5.
对联亦称楹联,是一种特别的文学形式。千百年来,在对联的百花园里,群芳争艳,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其中,不乏评论官员的对联,读来颇具警示意义。如杭州岳飞坟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到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两副名联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和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因而广为流传。由于封建社会实质上无法制可言,政治的清明与黑暗,百姓的安乐与痛苦主要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一个贪官可以把一个地方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民不聊生,所以,人民大众对贪官污吏特别痛恨。乾隆年间,有一年因发大水,百姓衣食无着。而某…  相似文献   

6.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7.
同书法、诗词等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对联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中兴之兆.不仅对联组织遍布各地,征联活动此起彼伏,而且对联报刊林立,对联书籍也竞相问世.  相似文献   

8.
两幅对联     
两幅对联付平在检察战线摸爬滚打了近五年,最难忘怀的还是在林村工作的那段艰苦日子。在偏僻的小山村,被淳朴山民们称之为“啄木鸟”的我们,逮住了一条吸吮农民血汗的“吸血虫”,交了一张令山里人满意的答卷……奇怪的对联林村座落在距县城70余公里的大山深处,环形...  相似文献   

9.
人无欲则刚     
周广宇 《政府法制》2014,(32):54-55
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  相似文献   

10.
奉承     
人大多喜欢听好话,也就是喜欢别人奉承。我结婚的时候,大号对联写得非常动听,我看后很是高兴。这是因为、那对联对我是说的奉承话。上联是:周游列国名扬四海;下联是:捷报频传誉播九洲。简直奉承得不着边际,看了当然昏昏然。其实,我乃一介足不出户的文弱书生。“周游列国”从何说起?“名扬四海”更谈不上了。尽管写了几篇狗屁文章,但发表的甚少,所以知我名者一定不多。况且自认为有几分迂腐之气,脑子不容易转过弯来,怎么可能“名扬四海”“誉播九洲”呢?细想来十分名不符实,真让人觉得有几分羞愧和荒唐。我明知结婚对联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里,梦中的贾宝玉遇到了袅娜翩跹的警幻仙姑。仙姑邀请宝玉到她居住的太虚幻境一游,“忽见前面有一座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特别是上半联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可谓是《红楼梦》最有名的偈语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遭讽     
李芳 《政府法制》2008,(13):63-63
清光绪三年,南京自然灾害严重,加之贪官污吏盘剥勒索,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当时安徽合肥人李鸿章主政,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任户部尚书。于是有人用双关语写成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13.
幽默大王     
刘师亮改对联刘师亮聪明好学,善于吟诗作对。当时,反动政客袁世凯夺去辛亥革命胜利来实,军阀连年混战,杀人放火,各霸一方,民不聊生。某县府衙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民国万岁天下太平刘师亮见了,便把对联改了两字,改  相似文献   

14.
张斌 《政府法制》2011,(20):14-14
沙田戏台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东沙田万寿宫门前的圩坪上。台柱上有对联"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据传,这副对联还有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5.
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测自消从古用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相似文献   

16.
《政府法制》2013,(3):32-32
南京六合区长芦街道拆迁边门口有一副对联霸气十足,上联“拆天拆地拆天地”,下联“安民安心安民心”。街道分管重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工委副书记王小康说,长芦街道位于南京化园区内、  相似文献   

17.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许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相似文献   

18.
古人有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处变不惊;视功名利禄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相似文献   

19.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4,(10):25-27
在土地神庙门前,人们常能见到这样两副对联:一副是—— 上联:黄酒白酒都不论下联:公鸡母鸡总要肥横批:尽管端来  相似文献   

20.
杨玉辰 《中国监察》2010,(21):62-63
前些年闲游山西平遥古城,许多古迹景观今已印象淡淡,唯有古县衙一副对联至今历历在目,印象颇深:上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