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武铉总统提出“均衡”外交,意在发展同美国关系的同时,推进同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关系,以提高其外交自主性。执政一年以来,卢武铉政府在战略上配合布什政府的同时,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采取了一些自主行动,但韩美同盟的主轴和基础没有变,同盟关系并未削弱。同时,韩国在继续发展同美国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以求在国际关系、特别是在东北亚关系中发挥应有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析卢武铉政府的"均衡者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韩国卢武铉政府提出"东北亚均衡者外交"战略,其主要内容为维系、发展韩美同盟关系,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深化韩朝和解合作,平衡发展与中、日、俄的双边关系,谋求建立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这一战略的实施主要缘于卢武铉政府对往届政府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和卢武铉总统独特的地缘政治观,同时也是韩在综合研判自身国力及其战略环境后做出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的推行将给朝鲜半岛形势、韩美同盟关系及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东北亚国际关系波谲云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探寻东北亚区域秩序变迁的历史轨迹,三篇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从帝国到霸权:东北亚区域秩序的现代转型"以帝国与霸权为切入点,解读了两者在东北亚区域秩序的形成及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的民族主义与区域秩序"从民族主义入手,探讨了东北亚各国民族主义对塑造东亚均势秩序的影响,以及走向法理秩序的可能;"中华帝国转型与东北亚区域形成"回溯近代以来中华帝国与区域世界的互动,中国从农业帝国向现代主权国家的转变是东北亚区域形成的核心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行政改革曾经是卢武铉政府执政伊始即推出的众多雄心勃勃的施政目标之一。早在2003年2月25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卢武铉即提出了建立"参与式政府"的愿望,为此新政府将严格奉行"原则与信任、公正与透明、对话与妥协、分权和自律"四大原则进行施政。为了将"参与式政府"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卢武铉政府设立了五大行政改革目标,即效率的行政、服务的行政、透明的行政、清廉的行政和参与的行政。构筑参与式政府实质是卢武铉政府在新世纪初通过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通盘考量,将民众要求完善民主、参与国家政治、获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的要求与政府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目标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青年论坛”是中韩日三国青年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地区长远合作的一个平台和渠道。该论坛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均由国际道德重整韩国协会主办.中国全国青联、国际道德重整韩国协会议员联盟和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协办。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青年为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繁荣应发挥的作用”,第二届论坛的主题是“探索未来东北亚合作”。今年8月24日-29日在韩国首尔和天安市举行了第三届“东北亚青年论坛”,来自中韩日三国的70多名青年出席。与前两届论坛相比较。本届论坛主题“中韩日青年网民文化及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更为专业和具体。旨在通过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19—24日,应国际道德重整韩国协会邀请,我出席了在汉城举行的“东北亚青年论坛”。论坛的主题是“青年为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繁荣应发挥的作用”,旨在通过青年之间的研讨和文化交流,提高地区合作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来自中、日、韩三国的40多名青年大学生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7.
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台湾逢甲大学联合举办的《东北亚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3日在长春举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参加会议的有外研片的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所、朝韩所、俄罗斯所4个单位,还有应用片的经济所、软科学所、农发所、社会学所4个单位,以及科研处和外事处。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参加会议的有科教社会处和产业处。此外,长春税务学院副院长宋冬林教授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要求有更为实质性的步骤和制度安排的出现,但目前,该区域的一体化进程还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困扰。这其中,建立一体化的贸易自由区和快速、大量地引入大型跨国公司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先行建立投资合作区,再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理论是可行的,目前最适宜建立区域投资合作区的地域就是大图们江流域地区。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东北亚国际战略格局韵“百慕大三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半岛因其位于大陆边缘和几个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中、日、俄、美等大国利益交织与摩擦的焦点。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难测,2000年朝鲜南北关系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时隔一年即转为停滞不前。半岛局势的发展与演变不仅关系到各大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会牵动东北亚、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地区在地缘上连结着欧亚大陆的中心与边缘 ,自古就是陆权国与海权国的必争之地 ;1 9世纪以来 ,东西方文明又在此交汇 ,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地区各国对外关系的选择 ;冷战结束后 ,以中韩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本地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家和市场机制已比较完善的国家都在此竞争共处 ,这些多样化的“连结”将不可避免地对本地区各国对外关系的走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卢武铉将如何延续金大中的经济政策--从金大中“求变存活”,到“新鲜希望”、更加快速进步的网络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于今年2月25日就任的韩国新当选总统卢武铉将实行何种经济政策,成为各国关心的焦点。即将离任的现任总统金大中凭借以“大家一起求变才能存活”为成功要素的“大中经济学”为韩国建立了随时变化的动因与环境,而卢武铉这位金大中的接班人、善于体察时势的“网络民粹运动家”,将会以网络的优势,带动一个更加快速变化与进步的韩国。具体而言,笔者预料卢武铉将会继续金大中总统的改革财阀集团等经济政策,但基于年轻人的支持而当选的他也深切体认到网络对他的重要性,且作为“激进改革派”的卢武铉将会提出自己的新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的现象频繁发生。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非孤立现象,与美国历史上一贯的单边主义倾向和"美国例外论"传统密切相关,但也体现出抨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反对美国过度战略扩张、排斥多边贸易协定以及推卸全球治理责任等有别于二战后美国历届总统的发展变化。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频频退出多边条约和国际组织,深层次源于美国对既有国际制度认知的重大转变,根本上是为了迎合美国内选举政治和民意变化的需要,还与其本人的外交理念和执政风格密不可分。针对特朗普的退出举动,美国内不光忧虑,担心损害美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冲击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国际社会普遍持批判态度,认为这不利于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也损害了国际组织的合法性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性等。中国应客观理性看待特朗普的退出举动,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8 0年代初 ,随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趋于活跃。东北如何适应这一机遇 ,迎接挑战 ,已成为当务之急。但从东北地区目前的情况看 ,其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硬”环境包括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科技力量的发挥、社会基础设施、资金筹措的状况等还很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很多 ,因此 ,找出症结所在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加强国际合作、振兴本国经济的道路。有人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实践证明,经济全球化是最大限度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实现本国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它不会因为某个国家或组织的缺席而停止发展。因此,更好地利用机遇、争取最大获益,跟上经济全球化潮流, 相似文献
16.
拜登政府上台后发布了《新冠应对和大流行防范的国家战略》《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和《国家生物防御战略和实施计划》等聚焦生物安全的系列文件和倡议,标志着生物安全战略已经上升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政策议程。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物安全危机,拜登政府通过调整国内生物安全治理机制、加大生物安全领域的投资和开展卫生外交三种路径来推行其生物安全战略。该战略呈现出“全社会”“伪多边主义”和“地缘政治化”等特点,其目标在于:以促进美国生物安全强化美国整体国家安全、以生物安全为议题重塑美国国际领导力、以发展生物产业巩固美国生物技术霸权。在美国已确立对中国实施全面“竞赢”战略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治理领域不可避免地成为中美竞争的场域。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制度和生物技术经济两个方面。拜登政府基于地缘政治考量和以“竞赢”为基调的生物安全战略使得中美生物安全合作前景黯淡。 相似文献
17.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断将中国高科技公司与机构列入美方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技术出口管制已成为美国对中国实施极限施压和战略遏制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GTAP评估了美国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经济影响,模拟分析中国采取各种对策的效果,研究表明:第一,美国不断加强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中美两国GDP、居民消费支出和资本回流净收益率、社会福利、进出口贸易遭受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加大。第二,采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方式来应对美国技术出口管制,中国不但能够获得更多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中国出口所遭受的负面影响与扩大中国进口,但可能对美国宏观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第三,美方加强对中国技术出口管制,对中美两国生产部门产出影响较小;中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助于提高美国总产出水平,更有助于提高中国的总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不少国家出现了把公营企业“私有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发展迅猛,不仅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实行,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采取类似措施。去年,美国国际开发署提供资金,在华盛顿设立了“私有化中心”,并于今年3月召开了有四十多个国家五百名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专门讨论“私有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构建“供应链联盟”是拜登政府对华制衡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强化美国对印太地区供应链的控制力,削弱中国影响力。拜登政府无视供应链权力结构的本质特征,利用地区各国对其安全、经济依赖,推动供应链由“经济驱动”向“政治驱动”方向调整。然而,权力来源多元、环节复杂交叉、相互依赖导致一国控制供应链的难度愈加提高。面对供应链复杂性与中国生产、资源、市场优势,“联盟”难以精确确定对华“断链脱钩”范围,亦无法根本性降低对华依赖。而在分散化供应链权力结构下,美国的伙伴国势必在发展与安全间寻求平衡,拜登政府协调联盟的难度持续加大。供应链权力结构调整的结构性动力来自于中美实力差距变化,所谓“联盟”难以实质性强化美国的供应链权力,中国与域内各国所形成的供应链黏性成为反制美国单方面对印太供应链塑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上各种正反面的评说也纷至沓来.由于中国政府不懈地宣示与践行和平外交路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基本能持一种平和与理解态度,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的刺耳鼓噪也时有所闻,什么中国"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能源威胁论"、"文化威胁论"、"技术威胁论"等等,不一而足.在各色各样的表演中,美国的一些鹰派人物和日本的右翼势力及其媒体无疑是充当了吹鼓手的角色,很有一股子"谎言重复千次就成真理"的韧劲.究竟是谁在让世界感到不安,是谁在让别人感到威胁,还得让事实来说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