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品,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其安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问题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供求大体平衡,略有节余。但从长远看,我国农业既面临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巨大需求压力,又面临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从1978—1994年,全国耕地  相似文献   

2.
段秀萍  李岩 《新长征》2011,(11):11-13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粮食生产的有生力量日益减少,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逐步显现。虽然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丰收,但粮食生产难以适应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在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占用耕地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保证95%的粮食消费国内自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发展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目前农村绝对过剩的劳动力仍至少有1.5亿。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发展,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农业就业实际上已进入不增反降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价格压力,农民收入已不可能通过农业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0,(11):4-5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和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求实》2013,(12)
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保障主要是政府推动,不考虑经济成本以及生态环境与资源压力,强调基本自给的粮食数量安全,这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一味强调粮食自给不但没能体现出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也在逐年提高,强调粮食自给除了推高我国粮食生产的边际成本外还给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而粮食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将影响到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种新的经济成本更低、生态上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宗林 《新湘评论》2014,(20):10-13
农业是与自然生态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农业的特质决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湖南农业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6%的粮食。但湖南面临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低等发展压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需求不断扩张、资源要素约束不断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完成农业劳动力分化转移的过程,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使现代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少,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据测算,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有1.3亿。如  相似文献   

8.
着力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成功地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用世界上不足9%的耕地养活世界上近21%的人口的辉煌成就。但要看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稳固,投入比较少,抗灾能力弱。特别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粮食需求将不断增长,而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粮食供求偏紧运行,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种常…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中国发展小城镇的特殊性 中国发展小城镇的选择,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其特点表现在:1、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高。目前中国人口已达12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耕地却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均耕地不到1.2亩。中国又是世界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高达9亿,农业人均耕地1.6亩。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进一步紧张。靠有限土地去承担如此众多的人口,是不可能的。2、我国目前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吸收不了这支宠大的剩余劳动队伍。首先,由于我国城市经济本身内部劳动生产率不高,城市待业青年也不少,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是要求劳动力的数量大量增加,而是要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虽然城市由于人口多、规模大、其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但人口规模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还要受城市本身性质、发展方向、经济水平、经济效率,以及城市市民的收入水平,乃至居民的生活社会化程  相似文献   

10.
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春蕾 《学习论坛》2006,(11):32-34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的消费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但粮食供给能力却在持续减弱。从长远来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应从耕地保护机制、农业科技进步机制、粮农激励机制三方面入手,建立长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3,(16):22-28
中国人正越来越养活不了自己:城镇化促进了粮食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种粮利润低,使得粮食主产区追求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GDP冲动”从未停止;土地失控,使得耕地流失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耕地“18亿亩红线”难守;此外,耕地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都直接危及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较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资源日益受到挤压,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不断流失,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业劳动力原来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称为"农民工"。河南的农业劳动力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后出现流动,由就地消化到大量输出,目前正在形成良性的复合流动。今后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科学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可耕地少,而农业人口众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江浙地区,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江苏全省现有2600万个农村劳动力,平均每个劳动力只拥有耕地2.8亩,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每个劳动力可以经营5亩土地,如果达到这个水平,全省就有1100万个劳动力剩余。将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每个劳动力可以经营10—15亩土地,还会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产生。从全国来看,“七五”期间大约有1亿4千万个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其中,农村  相似文献   

15.
城郊农业是面向城市、工矿,直接为工业化、城市化服务的商品农业。它主要解决城市居民的“菜蓝子”问题,为城市提供大量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关系到大小城市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需求逐渐转向对粮食的间接消费需求上,即对粮食转化品——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势头.这无疑使我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关系到农村亿万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摆在我们面前要搞好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1、剩余劳动力多及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72.3%在业劳动者在农村。农村4.68亿劳动力占农村总人口56.11%,富余劳动力则达1.4亿。据测算,到2000年,农业对劳动力需求将只增加1.6773亿,而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将使潜在的失业达到3.1663亿。劳动力供给量持续增长和劳动力素质过低产生的巨大就业压力日益突出,并继续加重,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究其原因,一是人口基数大,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只有1.2亩;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地位,使农户重新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生产经营自主权、收益分配权和资金、劳动等  相似文献   

17.
建立水权转让制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水资源现状的认识 在世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水资源问题继粮食问题和能源问题之后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类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将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照此下去每15年用水量就要翻一番,预计到2030年以前地球上将有1/3的人面临淡水资源的危机,未来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业消费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即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优质化。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着与国外优质农产品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将从受资源约束发展到受资源和市场的“双  相似文献   

1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提高粮食总产量.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上升到3048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169%,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水平.自1978年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引发了农村生产力的飞跃,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于1996年-1999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并且连续四年粮食丰收,其中三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吨,粮食供求关系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加之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也不断提高,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有所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阶段要求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提高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科技的应用和提高则又依赖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