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6月30日,一则消息让上海金山工业区治安联防队的队员们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因盗窃被发觉而残酷溺杀了他们伙伴杨群利的凶手翁明华经上海市一中院一审判决了死刑,盗窃同伙刘某被判有期徒刑2后.  相似文献   

2.
丁咚  陈扬 《检察风云》2004,(15):40-41
在上海国际珠宝展期间,由一伙南美籍窃贼实施的“5·12”涉外盗窃案、“5·13”特大钻石盗窃案和“5·17”涉外盗窃案日前被上海警方一举告破。破案中,上海警方表现出的神勇善战令世人瞩目,仅百余小时便将25名外籍犯罪嫌疑人擒拿归案,并追回全部被盗赃物。这是建国以来,在上海作案规模最大、涉案总值最高、犯罪团伙外籍成员最多、涉及国家最广的跨国流窜盗窃案件。6月23日,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批准,25名涉案嫌犯被执行逮捕。据上海警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这个盗窃团伙分别于5月12日在上海某银行盗窃一居民现金8万余元、5月13日在…  相似文献   

3.
<正> 以据为己有为目的对财产的非法侵占,这种行为被认为是盗窃。从侦查的观点来看,盗窃最本质的分类有两种:1.由有权管理被窃财产的人作案(职务上的盗窃);2.局外人作案。职务上的盗窃,就是利用职务上的地位作案并且通常进行得极其隐蔽。因此,侦查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发现盗窃的事实和盗窃的手段,然后查明有罪的人就不困难了。他们大都是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东盗窃汽车犯罪活动十分猖獗,汽车被盗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92年,全省被盗汽车1527辆,比1991年翻了一番;1993年,全省被盗汽车4256辆,又比1992年增长1.8倍,高居全国首位,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十多亿元.为了有效地与盗窃汽车犯罪作斗争,笔者对当前盗窃汽车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作些探讨.一、盗窃汽车犯罪的特点1、发案地区主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汽车比比皆是,客观上为犯罪分子盗窃汽车提供了较多的作案车源,是盗窃汽车犯罪的“重灾区”.据统计,在1993年全省被盗的4256辆汽车中,就有3193辆发生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  相似文献   

5.
应定惯窃罪     
读了内蒙古太仆寺旗公安局预审股关于《是否构成惯窃罪?》一文,我对旗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杨×有不同看法。他们不予批捕的理由是:杨×是在校学生,不是以盗窃为业;本人无独立生活能力,谈不上以盗窃所得为生;杨刚满十四周岁,才过一个月零二十四天,这样短的时间虽然盗窃作案七次,不能视为已养成盗窃习性。  相似文献   

6.
<正> “功”和“罪”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名称,现在居然有人把这二者混淆起来,弄得是非不明,黑白颠倒。君不见:在一些国家机关和企业干部中,有少数腐化变质分子,乘搞活经济之机,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幌子,大挖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墙脚,大搞投机、诈骗、贿赂、盗窃等犯罪活动。而有的领导干部还替他们辩护,说什么:“来路虽不明,用途却正当;手  相似文献   

7.
刘翔 《检察纵横》2012,(5):30-31
三个青年男子经过一番密谋,不远千里从湖南岳阳驾车来到上海“捞偏门”(湖南方言,抢劫)。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闯入一幢别墅盗窃,被房东发觉,他们挥刀砍死一人、砍伤三人。然后迅即仓惶逃离。上海青浦警方循迹追踪。奋战两天,终将嫌犯全部抓获。  相似文献   

8.
盗窃罪的新课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与扒窃的行为类型,使盗窃罪的对象既包括具有客观价值(经济价值)的财物,也包括具有主观价值(使用价值)的财物;对于入户盗窃与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不能简单地采用入户抢劫、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标准;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对盗窃罪的着手,应当根据具体行为类型分别判断;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仍以行为人取得了值得刑法保护的财物为既遂标准;特殊类型的盗窃,使得罪数的认定也产生了变化;此外,盗窃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是量刑规则,而不是加重的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9.
<正> 盗窃与诈骗是侵犯社会主义财产与公民个人财产的两种独立的犯罪。但是,有时犯罪人在进行盗窃时运用欺骗手段,使受害人或其他人发生误解,从而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鉴别这类犯罪时便发生了困难。  相似文献   

10.
王培杰 《法制与社会》2012,(27):256-257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当前以各种公私财物为侵害对象的盗窃犯罪已相当突出,不但占的比例大、数额大、危害大,而且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严重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当前盗窃犯罪的特点及原因,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对于遏制盗窃犯罪,保护国家、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及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案例启示:《刑法修正案(八)》中"入户盗窃"的"户"需要具备两大特征,即功能特征和场所特征,包括日常生活性、久居性和封闭性与排他性。"入户盗窃"未窃得财物以及窃得的财物不具有经济价值的,倘若"入户盗窃"针对的是有价值的财物,即使最终未得逞,也  相似文献   

12.
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四种特殊盗窃的对象,可以是客观价值不大而主观价值较大的财物;特殊盗窃不是行为犯、举动犯、危险犯,而仍是结果犯,以取得财物为既遂;入户盗窃的着手为侵入住宅时,既遂为财物出户时;普通盗窃与特殊盗窃竞合及并存时,除非符合《盗窃解释》第6条的适用条件,否则应在盗窃累计数额所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或者适用同种数罪并罚;应在"住宅"意义上把握"户",违反住居者意思即非法侵入住宅的,即为入户目的的非法性;除非盗窃作案工具本身具有相当的杀伤力,而且行为人具有用之对付被害人反抗的意思,否则不成其为"凶器";职业性佩戴的器具,除非行为人盗窃前意识到带有凶器,否则不成其为"携带";扒窃并非保护所谓的"贴身禁忌",而是着眼空间上的公共场所与对象上的随身携带的财物。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特别是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和多次盗窃、盗窃数额较大的相并列。目前不论是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对于入户盗窃和扒窃的认定并没有多大的争议,但对于如何认定携带凶器盗窃,刑法学界争议却比较大,并且严重影响了司法实践的认定。因此,本文从刑法学界对携带凶器盗窃的争议出发,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希望能对司法实践的认定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4.
犯盗窃罪的未成年人在少年犯和少管人员中所占比例相当大,而在盗窃犯罪的少年中团伙盗窃居多,这是近两年犯罪中出现的新特点。根据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新近在犯罪少年中的调查,其中属于团伙盗窃的占71.6%,单独作案仅占28.4%。少年团伙盗窃多,这是一个亟需重视、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少年犯管教干部而言,这些少年是怎样形成团伙,为什么盗窃?弄清这些问题,是为今后对他们开展改造教育的基础。 警官王之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系列性盗窃案件有一定的规律,一人或一伙人在实施多起盗窃犯罪时,在选择作案时间、侵害对象、作案工具、作案手法和过程、猎取目标等等,都有其同一性,并保持相对稳定,在不受外界冲击和影响时,一般不会改变。其基本规律是:□作案时间不变。在我们侦破的20串系列盗窃案件中,选择夜间作案的13串,占65%;白天作案的7串,占35%。一人或一伙人一旦选择某一时间作案并频频得手,他们就认为是作案的最佳时间,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建昌大盗苏桂纯,从1990年11月至1991年11月的一年时间里,在建昌县的12个乡镇盗窃农户作案102起,盗窃现金和有价证券4.3万元。他从第一起案件得手到最后一起案件被查获,每次作案都选择集日上午9时,趁人们赶集之机作案,作案时间始终没变。□侵害对象一致。在20串系列盗窃案件中,以住户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分子,一般不盗窃企、事业单位;选择侵害对象是医院的,一般不盗窃供销社。系列性盗窃案件的侵害对象一般都保持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陈伯山 《中外法学》1993,(5):62-66,58
<正> 笔者最近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的海伦、肇东、绥化、明水等八个市县500个村屯的调查了解,发现近几年来农村犯罪日益增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犯罪的主要类型、特点、原因做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农村犯罪的主要类型1.盗窃它在农村犯罪中比例最高。在调查的500个村屯中,1989年至1992年经司法机关判处和定罪免予刑事处罚的农村犯罪案件中,盗窃占63%,高于其他犯罪。其中两类盗窃犯罪比较突出,并有上升趋势。一类是盗窃大牧畜案件占73%;另一类是盗窃电力设备案件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上海外国人入境犯罪案件总量上升,尤以侵财类案件数量为多。2005年1-6月发生的外国人(包括疑似外国人)侵财案件数比2004年全年发案数上升70%,是2003年全年发案数的1.6倍。外国人在上海侵财犯罪的现状作案的几种主要形式 1.抽夹板盗窃犯罪分子利用大面额人民币假装购物,以  相似文献   

18.
论盗窃故意的认识内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明楷 《法学》2004,(11):62-72
盗窃故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盗窃的是财物 ;要求认识到所盗窃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 ,但不要求认识到财物的他人所有性 ;要求认识到所盗窃的可能是数额较大的财物 ,但不要求绝对肯定与精确的认识 ;多次盗窃中的“多次”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 ,不需要行为人对此具有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杨×的行为不构成惯窃罪。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惯窃。所谓「惯窃」,是指以盗窃为常业。以盗窃所得为其主要生活来源或供其挥霍之用的;或者是不务正业,一贯进行盗窃活动,已养成盗窃习性的。惯窃一般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以盗窃为常业。 这是区别于一般盗窃的主要之点。以盗窃为常业,就是多次的、经常地进行盗窃,以盗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各种普通刑事犯罪中,盗窃犯罪数量大,常占首位。其中,有些盗窃活动是二人以上共同进行的。对于共同盗窃犯的刑事责任,目前有不同看法。概括说来,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共同盗窃的结果是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