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信贷的发展是印度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五年计划中,印度政府都重视农业投资,除“一五”计划外,直到“七五”计划,农业费用一般占计划总费用的20%到25%左右。但是,农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50—51年度到1985—86年度平均占46.87%,1986—87年度仍占36.9%。可见,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印度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农业的计划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印度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信贷。一、农村信贷的来源和类型独立初,印度农村信贷主要由私人高利贷者所控制。1949年1月印度储备银行收归国有后,积极从事农村信贷发展工作,1951年8月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对农村信贷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短讯     
建民 《东南亚》2004,(3):13-13
●柬埔寨成立国家旅游机构。柬埔寨政府决定成立柬埔寨国家旅游机构。柬埔寨国家旅游机构隶属首相府 ,由柬埔寨副首相兼内阁办公厅大卧索安亲自主管。其主要职责是 :协助政府拟定旅游发展计划与国家战略政策 ;负责监管并协调国家旅游发展项目的实践工作 ;向政府呈报旅游发展项目或各项投资计划 ;指导旅游部跟踪、调查并反映实行旅游发展项目实践计划、国家战略政策的工作成绩 ;规划旅游发展项目的优先计划 ;负责拟定并规划旅游宣传项目和旅游市场与旅游形势分析 ;负责拟定并规划旅游安全工作和保护旅客的安全措施 ;负责与各有关部门、机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巴尔干共产党人执政前后提出了建立巴尔干联邦的设想.该设想由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铁托和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倡议推动,第一步是建立保南联邦,在此基础上商讨建立巴尔干联邦的可能性.在得到苏联当局和斯大林的肯定与指示后,保南联邦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进展大体分为两大阶段.从1944年年底索非亚会谈到19...  相似文献   

4.
印度有近60万个村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69%的人以农业为生。七十年代初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八十年代中期仍占40%,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印出口价值的35%。因此,农村发展一直受到独立后印度历届政府的重视,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执行不同的农村发展计划。研究印度农村发展计划,如同研究印度农业经济一样对研究印度政治、经济现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印度农村发展战略及其转变、印度农村发展的具体内容及成就和印度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前景等作一粗略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一、《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同方案的研究阶段和成果最近几年,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和一些大城市明显加快了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文件的速度,优化了这方面工作的信息条件。特别是对西伯利亚联邦区来说,完善战略规划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不能正确选择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在规划项目布局时出现失误,各地区的投资项目重  相似文献   

6.
智利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国内其他经济部门,处于落后地位,其原因是封建犬庄园制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智利独立后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殖民时期的土地制度——大庄园制。土地大量集中在大庄园主、大地主及教会手里,广大农民则处于无地和少地的状况中。据1965年的调查,占全国地产总数4.2%的大地产拥有全国79%的农业土地面积。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形式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尖锐的社会问题。智利自己19世纪下半叶开始,农业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建立在资本主义租赁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农业在马来西亚经济中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1979年,农业占国内总产值的24%,占出口的41%。该部门有劳动力2∞多万,占成年人的43%。虽然在发展农业方面国家和本地资产阶级一年比一年积极,但外国资本仍然在农业中占有牢固的地位。据土地及农村发展部付部长苏列曼·达乌德宣称,在种植橡胶、棕榈、椰子、茶叶、可可等作物的280万公顷耕地中,约有48万公顷属于外国大公司。其中,32.12万公  相似文献   

8.
拉·甘地总理1986年8月15日在红堡的讲话中强调要发起一场反对贫穷的新战争。五天后,计划执行部长 A·B·A·周达里向议会递交了题为“消灭贫困”的二十点纲领。其内容是:1.向农村贫穷发起进攻。2.实行旱地农业战略。3.更好地利用灌溉设施。4.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5.实行土地改革。6.为农村劳动力制订特别计划。7.提供清洁饮水。8.为了全体人民的健康普及医疗。9.规定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9.
印度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孙瑶印度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印度农村面临着严重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40多年的有计划的发展使印度经济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80%多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约占75%的社会劳动力,创造了近一半的国民收入。我国农业的起点是小生产,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太少,土地使用效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畜牧饲养水平和劳动效率都很低,对比本区域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关于“政治局10号决议”实施状况的评论从越共六大至今,可以说农业是执行党的改革路线取得成就最显著的部门。一是从执行改革路线至今,农业持续保持稳定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1988年的195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学者对印尼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问题发表了许多文章,文章的观点大相径庭。或说印尼农村基本上仍然保持传统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建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或说印尼农村自六十年代末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已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占主导地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是以粮食作物种植业的生产关系作为考察和论证对象的,是非曲直还在争论中,笔者也想谈谈不成熟的看法。凡是考察过印尼农业经济结构中的种植业部门者,很自然地会注意到粮食作物和经  相似文献   

12.
印度农村信贷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投入物之一。从“一五”开始,印度政府为了加速农村发展,“消灭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在继续增加农业计划投资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村信贷的政策,不断扩大农村信贷机构和增加信贷额,并在实施过程中制定措施,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巴西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演进及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除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于农业和非农部门间的二元结构以外,巴西的二元经济结构还表现出农业二元、地区二元、城市二元(非农产业内部的二元结构)等特征。巴西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形成于工业化过程,虽然自然地理、土地制度、农业发展政策、城市化进程等都是影响巴西二元经济结构的因素,但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元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均衡、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代化进程要求经济结构由二元转变为一元。多年来巴西政府的政策使转变的效果出现一定的波动性。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获得独立的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大都面临着严重的农村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各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农村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进行土地改革,改变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为此目的,各国政府都制订了不同的政策,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和平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印度就是一个例证。一、土改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农村严重形势迫使印度统治者加紧推行土地改革。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的这一改革有多方面的目的。首先,缓和业已紧张的地主和农民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立法适当满足农民的某些要求;其次,改革田赋征收制度,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经济建设计划积累资金;第三,废除包税制,让新型地主取得土地所有权,成为农村的支持者;最后,通过土改促使地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具有债务驱动特征,其经常项目收支长期保持逆差,联邦财政长期保持年度赤字.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私人部门债务萎缩,而联邦债务大幅上升,造成债务风险从私人部门向联邦政府债券转移.同时,经济金融危机加剧美国社会贫富分化,政治经济矛盾激化,民主、共和两党以债务问题为砝码,不断挑起政治斗争,从而使美国主权债务问题成为影响未来美国和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的一大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韩国工农业政策(50~80年代)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韩国工业政策由在官方直接控制下执行转变为一套与市场相联的鼓励性政策 ;农业政策由原来很少涉及对发展的扶持转变为对农业的直接作用远超出工业 ,不仅规定信贷与投资 ,而且执行了大量的扶持计划。 70年代面对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又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调整。从而使韩国经济实现了由农业向工业、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与印度农村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一、何为印度农村发展印度自独立后非常重视农村发展,制定了乡村建设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等政策性计划。随着这些有关农村发展计划的执行,“农村发展”这个概念也就逐步清晰起来。农村发展不单是指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是牵涉到农林牧副渔业、乡村工业等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 非正规经济的起源、发展与现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非正规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区产业结构失衡。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城市工业快速发展 ,农业发展被忽视 ,大量农村人口或因没有土地无以谋生 ,或者为改善生活状况纷纷涌入城市。而城市中的生产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不足 ,移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找不到就业机会 ,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谋生形式大致可分为微型企业 (包括摆摊、开小铺、小手工作坊、小修理店、小运输站 ,等等 )、家庭佣工和自谋职业 3大类。从这种意义上说 ,非正规…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的俄罗斯远东开发,虽然与亚太地区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但实质是俄罗斯国内的地区发展项目.本轮远东开发由俄联邦中央主导,远东地区的各项新制度的创设、大型项目的推进,乃至地方政府的财政、州长的去留,都掌握在联邦中央手中.此种安排利弊兼有.优点是联邦中央以稳健、连续的政策布局,集中国家力量来开发辽阔但落后的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于1992年在对其宪法第27条修改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农业法,从而结束了实行接近80年的土地分配制度,放松了对集体所有制土地的限制并允许其部分私有化。土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农业的发展,促使农民走出贫困和农村。本文通过对农村与城市贫困指数平均水平的比较以及各州贫困状态的变化两个方面的分析,评估墨西哥在1992~2014年期间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分析认为,尽管土地制度和贫困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区分;同时可以看到,由于在此期间农村的贫困状况变化不明显,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在提高农民收入并进而使其贫困状况得到改善方面所产生的效果甚微,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目的;另外,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土地制度改革需要与其他的必要措施配套,这不仅包括有效的农业发展政策,而且还有其他的宏观调整手段,使经济获得全面而正常的稳定发展,贫困问题才有可能逐渐地得到根本性解决。鉴于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分析农村贫困发生的内在机制,以期找到农村地区脱贫和农民致富的真正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