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瞭望》2000,(10)
从各地社会发展水平的总得分排序看,居前10位的基本上为东部沿海地区,居后10位的则大多为西部地区。上海与贵州相比,得分相差2.4倍。若与10年前的1988年相比,甘肃、新疆、吉林降低了5位,宁夏降了6位,青海降了10位;而沿海的广东、福建、山东在 10年中提高了4——7位,都已跻身于前10位。从主要指标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海为贵州的倍数,由 1991年的 7 .3倍扩大至 1998年的12倍,居民消费水平由4.3倍扩大至6.1倍,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均科研经费上海是贵州的10倍和5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  相似文献   

2.
善待生命     
《党政论坛》2011,(22):11-11
人来世上是偶然的,而走向死亡是必然的。 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但很:步有人懂得善待生命。 除了生与死能引起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健康生活在世上的人很:步会想起生命、认为拥有生命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3.
陆徵祥曾因受袁世凯的派遣,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而被千夫所指。他选择后半生在异国他乡过着清苦的、长达22年的隐修生活以忏悔。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我救赎,陆徵祥带着微笑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一个不断寻找理由往前走的过程。能找个理由颓废,也能找个理由奋发:能找个理由难过,也能找个理由快乐。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开始,但可以选择若干理由走好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1127年,汴梁被攻破,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皇子、公主和朝廷公卿等几千人被金人掳掠北上,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屈辱生活.在这些苦命人中,最终脱离苦海的只有极少的几人,其中一个便是一度沦落风尘、半生欢喜半生愁的宋高宗生母韦太后.  相似文献   

6.
李玉山 《学理论》2008,(3):74-76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之中。发生于六千年前的中华龙文化.揭示了中华民族生殖崇拜的历史、中华民族对初生生命的崇拜、中华民族对生命创造力的崇拜。从“生龙”和“卫龙”到“神龙”的演化历史表明.有着六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绵延起伏、生生不息、和谐万古,成为横亘世界人类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伟大文明,充分体现了中华龙文化的高贵气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各界都在思考改革、呼吁改革。广东作为改革大省,也在各地推行大部制等各种改革试验。应当说,中国前30年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但是,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要求启动新一轮改革,那么,我们必须搞清楚后30年的改革与前30年改革有什么不同。这就需要新的改革思维。  相似文献   

8.
孟向荣 《民主》2006,(11):39-41
末代皇帝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问世四十余年以来,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作为群众出版社第一大书,已累计发行一百八十六万七千余册,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兼长销书。但,受读者青睐的这本书,文学性稍弱,史实也欠丰富——因为,比较而言,还有一本文学性更强、史实更丰富的《我的前半生》。说起这件事,就要浏览一下《我的前半生》的版本沿革。最早的《我的前半生》,充满了对自我罪恶的声讨、谴责、嘲讽,而缺乏生动的真情实录。溥仪先生以及帮助他写书的溥杰、伪满大臣等,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参考的《清宫演义》等笔记小说,大多不可靠,就连溥仪本身…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因为来往的人多,他们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在我们这个时代,总有一群人在我们后面追赶着,使我们心头没有片刻宁静。 现代人的生活被匆忙、焦虑和排挤三者所包围,每天都是这样紧张,神经都绷得这样紧,生命似乎悬在半空中,老是在那里蹦蹦跳跳。  相似文献   

10.
张景臣 《党政论坛》2008,(16):57-57
有个年轻人忍受不了父辈们平庸而清贫的生活,决定远离故乡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本族的老族长知道了,特意写下“不要怕”3个字送给他:“这是人生六字真言的前3个字,已足够你半生享用。”年轻人顿时信心十足,从此便凭借着非凡的勇气战胜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人到中年的他逐渐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秉默 《团结》2002,(5):44-46,48
侯镜如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今年是侯镜如诞辰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是位将军,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半生戎马驰骋疆场。他是位卓越的军事家,战术、战绩曾让周恩来倚重,蒋介石刮目相看;他是位卓识的政治家,懂得选择放弃,在解放战争中他征而不战、退而不守的作为曾使周恩来赞叹不已,蒋介石大为恼怒。  相似文献   

12.
王茜 《学理论》2010,(5):142-143
美好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却并不感觉幸福,从大学生入学前对大学的认识误区,到研究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时间管理能力的缺乏,以及缺乏幸福能力与适应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们处于不佳状态的原因,最终提出解决的建议,号召我们高校教师从各方面更加关注教育的生活层面,帮助学生获得更充实幸福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李光濂 《各界》2013,(2):9-11
吃 江青,这位自称“旗手”和“战士”的人,在当时中国人生活艰难的年代,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从当时报刊公开发表的,关于她吃穿玩乐的文章,就知晓了。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9,(14):52-52
20世纪已经离我们而去,当回头凝望它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得不感慨在这一百年里。人类生活发生了多大的改变。尽管科技和财富使大多数人受益匪浅,然而梦寐以求的幸福似乎并没有随之而来,相反,倒是数次经历了心灵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冯雪娇 《学理论》2015,(1):243-245
道德学习作为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养成,所要学习的不是物之理,而是人之理;不是人之所是之理,而是人之应是之理。它不能仅仅依靠认知来获得抽象的道德知识,它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人对人的理解、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生活的认识、反省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感悟。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内在于生活,它的存在形态、结构、过程等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抽象理性的原则。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展开的,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从生活与交往的视角对道德学习进行研究是与当前道德学习方式转换的时代要求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曾志杨 《民主》2011,(5):51-51
温家宝总理说:我以为对于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据2011年3月14日《新华网》消息)。  相似文献   

17.
重归鄱阳湖     
陈世旭 《党政论坛》2008,(22):58-58
鄱阳湖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是属于它的。在鄱阳湖口的一个小沙洲上,我曾经生活了将近十年。生活,用巨大的,甚至是可怖的风暴和洪水,同时也用暖人的阳光和鼓动帆的风,粗暴而又温柔、无情而又宽厚地铸造了我的生命之舟。在那之后,我的关于欢乐与痛苦的最深切的经验,我的最热烈与最低沉的情感,乃至我创作灵感的源泉、我的审美理想以及艺术追求的激情和情致,都是同它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党史学界对于大革命失败前党内民主生活的看法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一般认为大革命失败前存在着陈独秀的家长制、一言堂等等。这种观点最早出自党中央的文献,即《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里。其要点:一是中央不受群众监督;二是“首领”专断;三是党内民主完全变成空话。笔者对此三点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为了认清大革命失败以前党内政治生活的全貌,必须结合当时的实践,看一下党内政治生活哪些方面表现不足,哪些方面还是很正常的,这样,才能得出一个较合乎实际的公允结论。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意义     
生活远远不仅是活着。生命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交替的无情延续。我们的父母其实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自己则将永生于我们的孩子之中。人类创造了社会及其制度,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将由此而代代相续。人们创造的美,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黯然失色。无疑,我们的躯体总有一天必将腐烂,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看一组有关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对10万住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依国际惯例,以占家庭总数20%的高收入户和20%的低收入户收入差距为比较点,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1978年为1.8倍,到1993年扩大为2.9倍:农民的收入差距在1987年是2.9倍,到1993年扩大为6.6倍。资料还显示,这种收入差距明显地反映在地区格局当中。以西部地区收入水平为1,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1993年为1.37:0.93:1,而到1994年,变化为1、41:0、95:1。上述两类数据反映的是宏观格局中的收入差距,这一点在各阶层公众的个人的或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