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独具特色,被称做“鬼斧神工”、“中国一绝”。目前笔者在衡水市参观了“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有三个“没想到”:首先没想到在衡水有专为内画建立的大型私人展馆,琳琅满目的内画艺术品晶莹剔透,美仑美奂,令人目不暇接,据知以京城之大尚无一家。再是没想到冀派内画在当地的繁荣.从业者达四万余人,为国内外之翘楚。衡水有艺术传统.一般人可能不知:北京琉璃厂原来就叫“衡水街”。三是堪称冀派内画泰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级美术师王习三先生就在衡水。  相似文献   

2.
古川裕,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语学副教授,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古川”是他的姓,“裕”是名字,在日本专门教汉语,研究汉语。他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同中国人开地道的玩笑,个头不高,白白净净,交谈起来,常伴着朗声大笑,不知道的,一定以为他是一位爽快的南方人。初识古川裕是在北京的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上。他站在讲台上用清晰、准确而有感染力的汉语发表他的学术论文。“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的名词一般都可以受到数词和量词的修饰,如‘一个人、两张票、三本书。四条腿……’等等。表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的姓名,往往是很耐琢磨的。第一次听人们悦起著名归侨医学家“应元岳”这个名字,我心中就突然涌出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应当”说他是一座“高高”的“──”。是的,应一元一岳一应当说他是一座高高的山峰2尽管当我接到采写这位医学界一代宗师的任务时,他已经悄然离去,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尽管听说他在第二军医大学校庆35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一生中最后一篇讲话时,谦虚地声称自己在9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无非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地从事医疗。教学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之服务而已,别无其它可言。……人生…  相似文献   

4.
师恩浩瀚     
忆往昔,峥嵘岁月无限。走在大学校园,阵阵花香把我带回到高中时代,难忘我的语文老师。他是个爱花成痴的人,校园里的花多是他亲手栽培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园丁。我想,或许我们在他眼中也是花吧。他以自己高雅的情趣熏陶着我们,然而顽皮的我们忍不住美丽的诱惑,经常去做“采花大盗”。一次,正采得不亦乐乎,恰巧他经过,几个人便立刻蹲到花丛里。这时,不知是谁笑出声来,他听到转身回来,发现了满身是土和叶子的我们。而我们立身垂首地等待他的教训,他好气又好笑地说:“你们啊,蓦然回首……”我们立即回答:“我们却在丛中笑。”我…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一)     
暗中一吻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得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愿亲老太婆却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早已料到小幽默吃过晚饭,亭台鬼带着他儿子到街上散步。走到半路上,他忽然想起家里的油灯没吹灭,于是对)L子说:“糟糕,一个第纳尔白白丢了。”他…  相似文献   

6.
张大干以锲而不舍的毅力,使自己的艺术开始在世界崛起,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他是一个旅行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大使”,他使世界上无数的人知道:“艺术在中国”,使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3,(1)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人认为芥末是甜的,于是舀了满满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怎么了?”“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就在2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他的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的一勺芥末放进嘴里骤然,泪水如泉。第一位佯装无事地问他:“你怎么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20年前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第二个答道迟钝有个农夫跌断了腿,去看医生。医生问他是怎么把腿跌断的,他说:“25年前,我在一个财主家当长工。有一天晚上,财…  相似文献   

8.
在复交以来的中日关系历史长河中,尽管一再出现曲折、低谷、令人不愉快的历史时 期,但周恩来、邓小平和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中日两国领导人所缔造的中日友好关系为未来长远 的中日关系指明了历史大方向。1979 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在“脱苏入欧”的同时并未“脱亚 入欧”,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身旁出现了一个从战败废墟上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值得我们关 注和学习的日本。在邓小平的提议下,始于1981 年的“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迄今已举行了31 届年会,成为中国学习日本发展经验和中日相互交流发展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从1979 年到2006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等对华经济援助对中国和日本都有利,是一项双赢的事业。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二战后日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感”受到挑战应该说是好事,这会促使日本人平等地对待中国,但日本人也不必 因为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被中国超过,而使它的感情文化从“希望”变成“恐惧”,日本国民应以理性态度对待邻国与世界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学校和廖爸爸 有时周来看我们事先不打招呼,然而职工们好像总是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自从周来后,他们的态度不一样了。如果他们有些人还不知道我们究竟是谁的话,毫无疑问,他们知道我们是周直接负责的。因此他们明显感到,他们的任务是非常特殊的。紧张的关系得到了一些缓和。 当我听到周的脚步声时,我就奔到院子门口,给他一个拥抱,按惯例把他领进客厅。 “不久你要去泰国吗?”我问,“你要去那里,是不是?” 周慢悠悠地回答说:“我从你父亲那里收到了泰国政府请我在曼谷停留的正式邀请。”可是,他又说:“我不去了。虽然我希望能访…  相似文献   

10.
两千多年了,岁月悠悠,时光无情,然而,在易水岸边,人们还在等着,等着,等什么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的侠骨豪情永存天地,我们对精神不死的追求未了人间。听到陈坤炎同学曾经“回来”探亲访友的消息,不禁喜从中来。他1958年“回国”,回返第一祖国中国,1997年回返他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也是他的第二祖国。对一个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的炎黄子孙来说,他有两个祖国:一个是生母中国,不能忘本,这是从文化渊源的角度来说的。寻根探祖是一种崇高的品格。另一个是养母马来西亚,恩重如山,不能背叛。这是从国籍…  相似文献   

11.
有时一句话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1966年,姚美良11岁从马来西亚回国念书的时候,他父亲姚永芳有一句语重心长的嘱托:“炎黄子孙在海外不论怎样有地位,如果祖国不富强,也是抬不起头来的,更不用说扬眉吐气了。”就是这句话,成了姚美良一生的行动指南。中国改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至今还有三块地方由于历史的和人为的原因,与祖国大陆隔开了。它们是台湾、香港和澳门。从新中国成立的那天起,实现祖国统一就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心愿。1974年,sl岁高龄的毛泽东在书房里遗憾地告诉英国首相希思:中国统一这件事,我恐怕看不到了。他又指着一旁的邓小平说:这是他们的事了。几年后,邓小平说,实现和平统一需要一定时间,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总希望早日实现。不做这件事,后人写历史要责备我们。1986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丫0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向邓小平:“…  相似文献   

13.
有句法国谚语说:“无人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奉为先知圣人。”可是周恩来却是一个例外,他在自己的国家里深受人民敬仰,尤其受到年轻人们的崇拜。在他去世之时,整个中国泪雨滂论,一片悲声哀语,人们向他表达出I无限的崇敬、感激与深情。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没有任何领袖可以与之相比。在我所结识的世界领袖中,周恩来是我视为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以周恩来的才华与品德,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民族的领袖并建立卓越功勋。然而,让人颇感不解同时也最令人感叹的是,周恩来最伟大的美德是他一生都甘居…  相似文献   

14.
在京城每当我们谈论书法篆刻问题时,自然会提到“宿悦现象”和宿悦的成就。在书法篆刻界,老一辈人对他交口称赞,同辈人对他刮目相看,年轻人对他望洋兴叹。我们可以亳不夸张地说,宿悦是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难得之才。“宿悦现象”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神舟”号飞船上天 ,有他的一份功劳。但他却是一个“小人物” ,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几多稳秘……“三剑客”之一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他是一个铮铮的硬汉。第一次与他见面 ,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家招待所里。那天上午 ,是我的朋友把他领进我的屋子里的 ,介绍他说 :“你不是要采访航天专家吗?这也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你们谈吧。”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叫陈祖贵。他是航天领域内的一个控制专家。这次中国要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他是北京航天城指挥中心飞控组的一个负责人。在我们一上午的交谈中 ,他给我强烈的印象就是他的快人快语…  相似文献   

16.
大凡翻阅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清王朝开国初年,强调“国语骑射”。因而将中国的弓矢文化推上了一个高峰。北京聚元号弓箭铺的由来,也是始自满洲军入关以后。从杨福喜珍藏的一张大清王朝道光三年制作的老弓来看那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是大势所趋,它为世界所广泛关注。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今年5月在致电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时说:“中国加入WTO至关重要”,6月初他又说:“如果没有中国参加,我们就不会是一个‘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WTO,对WTO和它的成员更重要,因为没有中国的加入,世贸体制不可能真正完善。其实,中国加入WTO是一举多赢的大好事,是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长远发展的共同需要,完全符合中国以及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加入WTO,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20多年的必然结果;而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  相似文献   

18.
大凡翻阅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清王朝开国初年,强调“国语骑射”,因而将中国的弓矢文化推上了一个高峰。聚元号弓箭铺的由来,也是始自满洲军人关以后。从杨福喜保留的一张大清朝道光三年制作的老弓上所铭刻的文字来看,让人不难推断出:这家老字号该有三百年上下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9.
西方人看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人看中国的崛起阎学通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崛起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恐惧。早在19世纪初,拿破伦就告诫西方人要“让中国沉睡”。他说:“那里睡着一个巨人。让她睡着,因为她一旦醒来,将震撼整个世界”。到了20世纪90年代,拿破伦的这句话便成了许多西方人的...  相似文献   

20.
笑话十则     
哭 墙 一个美国游客到耶路撒冷后,想去看看哭墙。可他不知道这墙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于是,他对出租汽车司机说:“请把我带到你们犹太人哭泣、叫喊并且把头往墙上撞的地方。” 结果,司机把他带到了税务局的高楼前。 坏习惯 约翰对乔治抱怨说:“哎,有两个坏习惯,困扰着我……” 乔治:“是什么坏习惯呢?” 约翰:“第一个是裸睡。” 乔治:“还好呀!那第二个坏习惯呢?” 约翰:“梦游。” 日本人的姓氏 老师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