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孟红 《党史天地》2008,(6):17-23
徐悲鸿与齐白石均为蜚声画坛的著名画家。徐悲鸿十分敬重齐白石的为人和画德,极为赞赏齐白石的画风和画技。同样,齐白石对徐悲鸿也非常尊崇、倚重,信任有加,视他为真正德艺双馨的画坛英才。这两位相差30多岁的艺术巨匠,自20世纪20年代末一见如故之后,因共同的艺术旨趣,从此结为肝胆相照、互为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二人的情谊真挚深厚,终生不渝,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张大千画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张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  相似文献   

3.
笔歌墨舞气纵横──记解放战争时期的徐悲鸿、齐白石与一次济贫美展吴长江党的挚友──徐悲鸿徐悲鸿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牢记党的重托,在非常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在北平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他不怕威胁利诱,不顾...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成为一个画师,从一个偏远地区的画家成为京城的大画家,进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曾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艰难之路。这其中有两个人影响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个是清末名士陈宝箴之孙陈师曾,一个就是徐悲鸿。在齐白石的朋友中,陈师曾是第一个真正读懂齐白石并真心推介和宣传齐白石画的人;而齐白石又得益于徐悲鸿的尊重和推介,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5.
隔山 《党课》2014,(17):118-120
徐悲鸿既是一位绘画大师,又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在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他完善了科学的美术教学体系,为我国培育了许多美术人才。另一位国画大师齐白石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他的国画笔墨生动、天趣横生,书法篆刻自成一家,是近现代中国画坛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杨飞 《党课》2013,(2):72-75
李苦禅(1898--1983),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原名李英杰,字励公,后以同学林一尽所赠之“苦禅”名行世。李苦禅先后师从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作品雄浑厚朴,磅礴大气,天趣自然,个性鲜明,与国画大师潘天寿并列为当代两大写意花鸟画家。然鲜为人知的是,作为书画名家,李苦禅教子白有一套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7月12日,"周恩来与文化名人"图片展在重庆历史名人馆举行。展览精选了20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讲述了周恩来与郭沫若、老舍、齐白石、曹禺、徐悲鸿等26位文化名人之间的感人往事。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与开国领袖毛泽东同为湖南湘潭人,齐白石比毛泽东年长29岁,但二人坦诚相见、友谊甚深,留传下段段佳话。  相似文献   

9.
2010年6月25日,画家吴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返国。他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10.
傅宁军 《世纪风采》2007,(11):25-29
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代表性画作,均为20世纪40年代前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没有停笔的徐悲鸿,也留下了一些作品,包括一些素描、国画以及未完成的油画半成品。雄心勃勃的徐悲鸿,是想在新时代来临时进行最后的冲刺,是想用手中的画笔给自己的晚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广为人知。这位戴着圆圆眼镜、手拄着红漆拐杖的老人形象是如此的平凡,但是他笔下所描绘的小虾、小鱼等艺术形象却非常神奇,征服了国人。1953年齐白石寿诞之日,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在当时颁发的奖状上写着“齐白石先生是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创造上有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相似文献   

13.
隔山 《党课》2012,(1):119-120
艺术大师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人、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早在上世纪初,徐悲鸿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大师的作品,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4.
<正>占地11亩,总建筑面积19779平方米,高38米,内设6个展厅,展览面积共计2646.46平方米。馆藏历代中国绘画名家黄慎、郑板桥、董其昌、石涛、王原祁、任伯年、金农、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巨匠的精品。美术馆内设的神州版画博物馆收藏近现代国内外版画约8000幅……领略现代之美最早建于1992年5月23日的四川美术馆,历经近20年的风雨岁月,  相似文献   

15.
书架     
《当代贵州》2013,(1):61-61
徐悲鸿一生所画奔马图非常多,他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徐悲鸿早期画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  相似文献   

16.
旺旺 《党建文汇》2008,(4):43-43
我的祖父孙佩苍一生喜爱绘画,曾去法国留学生活过。在法国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徐悲鸿先生,他深知徐悲鸿的绘画天赋。徐悲鸿也赞赏他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9):123-123
文化 齐白石画的蜻蜓较照片更为细微,蜻蜓的翅膀画得很透明,有一触即掉的质感,翅膀上脉络历历可辨,跟拓印的实物一样。蜻蜓的身躯、眼睛乃至足都非常清晰.真是不可思议。齐白石不仅将草虫画到了极致,而且将草虫提到了很高的境界。他认为,草虫是一幅画的“眼睛”,是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18.
半世姻缘一世情──廖静文对徐悲鸿的特殊情爱唐伯藩七星岩前相遇相识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徐悲鸿纪念馆馆长的廖静文,青年时代即追随著名画家徐悲鸿从事艺术事业,并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后徐悲鸿英年早逝,廖静文矢志不渝,续展鸿图,描绘了一幅沉甸甸的人生画卷。出身于...  相似文献   

19.
正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画的重要代表,堪称大师级画家。21世纪初,"百年中国画展艺委会"发起一个无记名投票选举,最终选出了20世纪13名杰出的中国画家,排名依次为: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吴昌硕、林风眠、李可染、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蒋兆和、刘海粟、石鲁、黄胄。潘天寿出生在19世纪末,生活在20世纪,其艺术在21世纪依然闪烁耀眼的光芒,受到人们的尊敬。抗战时期,国立艺专西迁重庆,潘天寿随校来渝,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