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面对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家乐福在消费不振的经济环境下,无论在营业额还是利润方面都以超出预期的增长完成了年度的经营指标。这样亮眼的成绩,人力资源也扮演了战略伙伴的角色。本期《人力资源》杂志特约记者王慧仪对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孟宜燕女士进行了专访,与我们一起分享家乐福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公司     
《小康》2020,(19)
正苏宁家乐福首家餐厅开业苏宁家乐福首家餐厅将于6月16日在上海开业,餐厅名为"MR.福",为家乐福自主运营的项目。店面装潢、菜单设计、菜品定制都由家乐福团队独立完成。上海首店开幕后,位于重庆的第二家店也将紧随其后。家乐福计划快速复制餐厅模式,预计年内开设100家门店。在电商和新零售业态的影响下,传统超市也在谋求转型,超市+餐饮业态的模式也成了这两年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一体化使地球成了一个村落,在享受越来越便利的联络沟通的同时,人们也在承受"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到2009年希腊债务问题引起的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中国作为世界一员,毫无疑问地被波及和影响,尤其是在出口方面。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5.
《人权》2010,(5):10-18
前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遏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同时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潘毅刚 《今日浙江》2011,(24):40-40
"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历史总是在螺旋式上升,看似面目相似,本质却不同。早在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同样提出过"稳中求进"的基调方针。相同的是,两次"稳中求进"的提出都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只是1998年中国遭遇的仅仅是亚洲局部性危机的冲击,诸多领域的未完全开放在国内经济与外部危机之间筑起了一道天然防火墙,那次危机不但没有动摇中国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反而增强了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似乎永远是个谜,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跟百姓的实际感受似乎总是相差甚远。而且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数据结果,结果差异之大让人莫哀一是。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相似文献   

8.
2008年秋.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猛蔓延全球;由其引发的经济危机更是在2009年以席卷之势,汹汹而来。面对危机,中国政府果断推出以四万亿元投资来扩大内需、保证增长的战略决策,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回升的积极力量。作为一名中国的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在2009年3月初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我通过媒体庄严地承诺:直面危机.克服困难,勇于承担.共克时艰.努力做到不减薪、不裁员。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以来,希腊债务危机急剧恶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形势严峻,引起全球股市暴跌,欧元大幅贬值。欧元区危机的进一步走向,不仅影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对中国也会产生相关的冲击。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教训,也对中国公共债务规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经历了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国这艘"巨型航母"驶入了一片更为广阔的海域。这次大会,就是要为此制定出一幅新的"航线图"。  相似文献   

11.
读《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20期《中国式养老》一文,记者对中国养老面临的问题、出现的危机、难题及养老出路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欧债危机毫无疑问是继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又一关键经济事件,自2009年底爆发以来,迄今已两年,现在非但没有显著的平息迹象,而且随着不断有新的国家卷入,仍在某种程度上的恶化进程当中。考虑到欧债危机的重要性,其对欧元的影响、治理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世界旅游业发展回顾和2004年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义 《思想战线》2004,30(4):134-137
20 0 3年世界旅游发展的情况证实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形势变化、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突发事件等危机的出现 ,都会影响世界旅游的发展。 2 0 0 4年世界入境旅游发展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尤其是世界旅游业将在应对危机中产生新的突破 ,出现新的格局。我们应不断增强旅游业的抗干扰能力 ,减轻世界旅游的敏感性和波动性影响 ,这样 ,世界旅游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4.
外事往来     
4月11日副市长谢小军在市外事大楼会见了法国家乐福中国西部地区经理何融沛一行,对家乐福欲进一步在渝投资发展表示感谢。4月25日我市在市外事大楼就非典型肺炎情况向驻渝外籍人员举行专门通报会。副市长陈际瓦向外国友人表明,我市防治非典的工作是得力的。同日,我市外国专家局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国国际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物流市场在中国入世之后竞争开始加剧,不仅快递、零售领域一下子出现了诸如UPS、FedEx、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在传统的码头和航运领域,马士基、新加坡港务、和记黄埔等重量级国际企业也加快抢滩布点,意在抢夺中国总额巨大、年增长速度在30%以上的物流市场。中国的国际物流企业如何守住国内的市场,又加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进入环境问题敏感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海燕 《小康》2010,(5):48-51
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十年前有所退化,八成人担心十年以后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经历7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的接连爆发,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更加敏感和警觉,垃圾危机一触即发,1/3以上受访者表示有过环保抗议行动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2,(11):94-94
皇娟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公共危机呈现频发的态势。危机状态下,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政治动员是中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工具。针对突发性灾害,中国以开放式政治动员为主、内控式政治动员为辅进行动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面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冲击。中国在巨大挑战面前,一方面在国内采取全方位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在国际层面展开广泛的国际协调和合作。中国应对危机的举措,从多个方面减少危机的冲击,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从此登上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0,(4):93-93
吴忠民在《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撰文认为,大力推进社会政策体系的建设,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乃至确保中国未来长远发展,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犹如海啸从天而降,席卷全球。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人们终于看到了复苏的曙光。这次危机教给我们什么?寻求防范危机再次发生的正确途径,使世界经济走上安全发展之路,是后危机时代每一个关心经济全球化前景、关心世界经济未来的人都不能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