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中的中国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如何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理性认识我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发挥其优越性,在对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超越中构建既立足实际,又前瞻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许雅静 《学理论》2013,(22):172-173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可谓势不可挡。文化全球化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双重影响,既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采取何种对策建设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够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先进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宋源 《行政论坛》2003,(5):72-75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进程带来的文化的普遍交往使得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进行本土文化的战略选择有着显而易见的紧迫性和现实价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文化建设,建设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正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而文化全球化亦是大势所趋。一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特征,亦是一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全球化进程将加快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推动文化更新和融合。因此,在提升文化的世界性的同时确保其民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殖民主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海静 《理论导刊》2006,1(2):77-80
全球化的文化发展表现为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对立统一。文化殖民主义是指强势文化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和传媒等优势,向弱势文化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价值、文化观念等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文化殖民主义并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但全球文化的普遍性发展有利于推行文化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7.
吉登斯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曾经作为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重要作《超越左与右》一书中,提出了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世界主义秩序”理论。这个理论是他全球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进程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经济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同时,反映到政治和文化层面,霸权主义使不同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进而危害着人类文明的缔造。人类文化精神的形成取决于各个民族的全球文明意识,取决于关系到全球化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的化解。针对西方文化霸权,中国必须建设一种立足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的先进文化,并与人类文化精神走向具有高度一致,以促进全球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埃亮 《理论探讨》2005,3(1):125-126
文化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全球化强调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对话和交流机制,它突出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和抉择。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冲突,理性至上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矛盾,本土化、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冲突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合,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略论"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全社 《理论导刊》2004,(10):40-4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至的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的统一,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是全球化的良性发展要求。面对全球化这把“新的双刃剑”和“文化霸权”的挑战,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是理性的抉择。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则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民族文化得以沿续与发展、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王建英 《学理论》2009,(30):195-196
全球化给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引起了文化的焦虑。如果不吸收现代技术,就谈不上生产力,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很容易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吸收,因此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焦虑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卫红  卢政 《学理论》2009,(17):160-161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党提出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思想,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定位和走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我们应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思想的指导下,处理好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多样化之间的关系,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去。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剑 《理论导刊》2004,1(7):34-37
人们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元主义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一元化,多元主义者则把文化全球化看成是不同文化间的互动。我们认为,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种文化能够消融世界上的其它多种文化而取得王者至尊的地位,或者不同的文化会自觉放弃自身的生存空间而最终相互融合成一种单一的文化。相反,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对话和沟通机会的增加,意味着由所有文化交响与合奏构建的文化百花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魂;在企业文化实践中,要胸怀全球化视野,自觉借鉴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企业文化的灵魂作用在鹤煤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全球化框架下的文化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晓丹 《理论探讨》2004,(2):116-11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正在日益被人们所瞩目。跨文化交际的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这就使全球化框架下的文化整合被提到重要位置。要想实现文化整合,首先必须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次要认清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及跨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挑战;最后要明晰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对策和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整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09,(18):38-38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化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在全球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正和”奇迹,参与全球化的国家普遍享有低通胀、高增长,高技术产品迅速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高晓斌 《学理论》2013,(9):315-3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当今世界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全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又一次高涨和突出起来。全球化文化思潮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青年大学生,使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了许多新动向,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国青年的问题已经成为众人十分关注的大事,与之相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手段、机制的创新也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文化全球化对孔子学院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挑战方面,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挑战、多元文化的挑战以及各国教育机构激烈竞争的挑战;提出孔子学院应对这些挑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国面临着各种广泛、深刻、尖锐的问题,本文以“全球化与转型中的法国”国际研讨会中法两国学者的观点为基础,从法国的社会经济模式、法国政治与民主制度,法国文化、外交等方面,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转型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之间的博弈方式发生倾斜,文化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软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文化软实力即是形成于这种背景下的文化竞争力和认同力。强弱势文化的存在导致了全球化时代文化落差的出现,这种文化的落差致使文化软实力呈现出高低不同的态势,即为衡量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般性依据。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不仅表现为各文化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全球性共同生活的文化表达,是全球化文化整合过程中解决共同问题的一种文化诉求,即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本质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