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乌当区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先进科技应用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园区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孵化"作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盛夏时节,走进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新堡休闲观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炼苗大棚内绿意盎然,移动苗床上新移植的铁皮石斛郁郁葱葱。"有‘中华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是传统的名贵保健药材,目前鲜草收购价每公斤1000元左右,加工成枫斗铁皮石斛,市场零售价每公斤可达两三万元。"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筑说,照此计算,亩地可产铁皮石斛鲜品300公斤,产值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4月7日,笔者从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投资200万元在三师四十四团、四十六团、四十八团新建了1000亩红枣"优质高效"示范园,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引导团场职工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为广大职工种植管理提供"样板田"。据悉,"优质高效"示范园建成后,预计亩产500公斤  相似文献   

3.
古河镇通过上网促销脐橙150余万公斤,价格由每公斤0.4元攀升至每公斤1.6元,农民增收180余万元;三元乡上网促销绿色食品--竹海田螺,引来了成都、泸州、内江、乐山、重庆、云南等地的经销商和养殖户,推动全县竹海田螺养殖规模由300余亩迅速发展到2000余亩;竹海长裙竹荪通过上网发布信息,由滞销转为畅销再到脱销,大量客户仍在陆续发来订单……这是长宁县大力实施"农村信息致富工程",建立乡镇农经网后传出的一条条喜讯.  相似文献   

4.
媒体称龙江县清秀水稻产业技术协会会长孙清秀为"水稻大王",显然不是根据他区区30亩的种植面积,而是由于他在当地推广旱育稀植、超稀植、无公害水稻所产生的巨大示范效应:全县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后亩产翻两番,超稀植推广技术后每亩增产150多公斤;他率先种植的无公害水稻已超过1万亩,每公斤米高于普通大米0.30元仍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全乡稻农年增收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我家去年种植了100亩地的滴灌打瓜,单产达到了150公斤,市场价格是13元,卖了近20万元,除去成本,100亩地净挣了10万元以上,每亩净收入达到了1000元以上,取得这么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嗜酒,把酒吹得天花乱坠,既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誉,还有酒可入药,舒筋活血,散寒祛风的赞词。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思忖之后,眼前的白酒便不再甘美,令人忧心忡忡!碗底:一盏红灯一瓶白酒意味着什么?是十几元、几十元或几百元?让我们来看下面这组数据:酱香型白酒每公斤耗粮5公斤多,一般的白酒每公斤耗粮2.5公斤多。据统计,1995年生产白酒所用掉的粮食为250多亿公斤,相当于北京1100万人口4年多的全部口粮数。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局面: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由建国初的27亩下降到1.19亩,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22%…  相似文献   

7.
冬日的骄阳沐浴蜀中大地,走在天府之国的乡间地头,处处都能看到乡亲们喜悦的笑脸,深刻感受到扶农富农政策的魅力…… 搞了多年水稻制种的种植大户田开林这段时间老是满面春风,逢人便乐呵呵地说:"去年我种植的10亩种稻获得了好收成,制种产量每亩达到了384公斤,比往年每亩提高产量50公斤.加之国家对农业的扶持、稻种价格的上涨(每公斤比前年上涨1.6元),光制种一项,就卖了2.2万元,比前年增加了8000多元!"  相似文献   

8.
"这0.2亩地,至少能挖出40公斤沙参,按每公斤10元计算,也有400元收入,减去种苗成本100元,纯赚300元."看着即将收获的沙参,武胜县鼓匠乡东园村年过六旬的王德胜,高兴得合不上嘴.  相似文献   

9.
<正>农九师一六三团南区农五连女职工黄春花,自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以来,今年用所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经过科学投入,精心管理,在承包土地和大棚种植上都喜获丰收,她种植的20亩红小片打瓜,单产120公斤,纯收入1.4万元,20亩饲料玉米单产达1000公斤,纯收入1.5元,庭院大棚纯收入达7000元,累计收入达3.6万元。  相似文献   

10.
像我们安岳县天马乡贤庄村这样没有地理和资源优势的村子,要想在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特种产业. 这个念头在我心中已有20多年了.当时,我在自家2亩稻田里养鱼,虽然是小规模养殖,也比单胂水稻每亩多收入1000多元.尝到甜头后,我不断摸索经验,掌握技术,将养鱼苗和养成鱼相结合,滚动发展.目前,已投资16万元承包山堰塘50亩,年产鱼苗和成鱼各5万公斤,纯收入10万元;承包巴中井坝水库400亩养成鱼,年产成鱼10多万公斤,纯收入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11月22日,农八师一二一团五连职工李晓燕手捧着团场刚刚兑现的7.4万元棉花款高兴地说:“今年我种植的40亩彩棉,单产达到了330公斤,团场除了无偿为我提供棉种和土地利费减半外,还以每公斤高出白色棉1元钱的高价收购了彩棉,细算一下,40亩13000公斤彩棉,团场让我增收了21000多元”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农八师一二一团一连承包户王振东种植的55亩山药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全部售出。王振东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的山药亩产达3吨,总产达150吨,亩利润高达1.5万元,这55亩山药为他带来70万元的纯利润。王振东去年已经是第三年种植山药了。2007年他听说种植山药利润高,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可见种菜效益之高。但如今,张村镇农民韩振杰种草的效益却远远超过了种菜。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河南省邓州市的牛、羊存栏量不断增多,可一个致命的问题是饲草短缺。2002年,菜农韩振杰断然将自家的3亩菜地辟出来,按照轮作的种植模式,种上了苜蓿、鲁梅克斯等牧草,长成后出售给周围养殖户,结果当年牧草产量达10多万公斤,按每公斤0.2元的价格计算,韩振杰仅此一项就收入2万元,远远超过了种菜的收入。之后,韩振杰扩大牧草种植面积,现在已达40余亩。种草效益超种菜@张海涛  相似文献   

14.
<正>8月初,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金西红粱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都在忙着收割、加工红高粱。"今年,我家的红高粱要卖8000多元。"看着红彤彤的有机高粱,雪骡村三组村民杨恩林一脸喜悦地说,"种子、肥料、杀虫灯等都是酒厂免费提供的,我们出点劳力就行了。"据杨恩林介绍,他家今年栽种了3亩红高粱,可收高粱900公斤,按照订单价格每公斤9元计算,能收入8100元,比种玉米每亩增收2000元。龙马潭区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近年来,以政府补助、科技投入、订单销售和  相似文献   

15.
4月26日星期五晴我到禄丰县恐龙山镇九渡村委会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已经整整60天。今天,我带着几名队员来到川街村委会沐香花树村和小武庄村走访。由于连年干旱,沐香花树村村民已经两三年没有满栽满插了,最多只是在靠近河边的田里打井抽水种上1亩左右的口粮田。在村民沐春富家,我们共同算了一笔账:他家种一亩水稻,成本约2100元,其中光是抽水费就需900元。而按照亩产400公斤大米、每公斤4.5元计算,水稻亩产值约合1800元。也就是说,他家辛辛苦苦种1亩水稻,到头来还得倒贴300元,听起来很心酸。但他们在无奈中仍然持有乐观态度,因为他们知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道理。他们说种田是自己的工作,不能总  相似文献   

16.
持之以恒,三大措施打造石榴强村 "一村一品",产业富民."要想富,种果树".铜矿村立足本地资源,坚持发展石榴产业,截至2005年底,全村种植石榴8790亩,投产面积5000亩,果品年产量525万公斤,石榴产值1098.7万元,人均产值1.02万元,人均纯收入7279元.石榴销售现金收入超过20万元的农户有3户,10至20万元的有9户,5至10万元的有44户,1至5万元的有184户.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收入增加了,农民富裕了.  相似文献   

17.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党史博采》2013,(12):4
雄县化强广通农业示范园建立于2009年3月,法人代表化强,注册资金1100万元,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园位于雄县民营科技园区内(雄县城东3公里大步村西旅游路北),占地面积2000亩,主要从事农林牧产品种植、销售、仓储、加工,盛产无公害温室蔬菜、有机黄桃、名优园林花卉和名特肉羊;园区秉承"以诚信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理念,按照"企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4日,八师石河子总场泉水地五连职工郭玉霞看着自己手机刚刚收到的短信高兴地说:"太好了,2.6万元棉花补贴款到账了!今年收成不错,94亩棉花兑现近30万元。明年更要好好干,用实际行动支持团场改革。"据了解,石河子总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款5796万元这几天开始陆续发放,凡交售的籽棉八师党委每公斤预补贴0.7元,这让广大植棉户又实实在在获得了一份改革红利。2018年,石河子总场种植棉花22.6万亩,面积较去年增加5.75万亩;银力集团银北棉业两个轧花厂累计收花8.44万吨,总产量较去年增加2.18万吨,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20.
<正>王继春自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种植红枣实现致富。这个梦他做了许多年,终于实现了。2014年,王继春承包的65亩红枣总产达30000公斤,每公斤售价高达15元,纯收入达45万元,多年想致富的梦想终于实现,脸上的笑容如菊花盛开。今年36岁的王继春,生长在塔里木这块土地上。中等个,眉清目秀,精明能干。干什么事都肯动脑筋,干什么都能成功,令许多人佩服。2000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